学者文章:呼吁澳大利亚提高原住民教育权益
只有不足1.6%的适龄学生进入大学
2017年06月30日 07: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6月30日第1238期 作者:本报记者 侯丽

  因历史原因,澳大利亚原住民群体一直与现代社会存在文化、教育和经济上的隔阂。6月27日,科技世界新闻资讯网和对话网发表学者文章提出,目前澳大利亚原住民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处于“绝对弱势”的境地,呼吁澳大利亚从多层面推动提升原住民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和质量。

  激发原住民受教育意愿

  据澳大利亚各大学综合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澳大利亚原住民中只有不足1.6%的适龄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教育。原住民群体在文化、信仰、社会支持系统上各成体系,这也造成他们对现代高等教育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

  过去十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和高校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原住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热情和比例。然而,有学者批评称,这些政策大部分是从提高原住民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出发的,而原住民学生的真实愿望和感受很大程度上却被忽视了。

  为解决相关问题,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近期进行的研究便把焦点集中在原住民学生的“愿望”上。研究发现,不管原住民还是非原住民儿童,从他们的职业理想和愿景来看,两者之间并无巨大差异。这些儿童都渴望长大后成为医生、教师、兽医和艺术家等。研究认为,提高原住民儿童教育权益的第一步便是要从小学阶段做起,发现并激发这些原住民儿童的真实愿望。

  然而,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教育学教授珍妮·戈尔(Jenny Gore)表示,等这些孩子长大,他们的理想一定会发生变化。这可能是他们出于家庭背景的考虑,也可能是出于职业前途的考虑。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越是在澳大利亚读写算术统考中表现好的原住民学生,反而放弃了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项目的研究数据显示,对非原住民学生来讲,在读写算术统考中表现好的学生中有72%会进入高等院校甚至是名校就读,但这一比例在原住民学生当中只有43%。但同时进行的调查又显示,原住民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的意愿并没有降低。“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反差,这正是我们开展研究的目的。”戈尔说。

  多种原因导致原住民入学率走低 

  研究发现,多种原因影响着原住民学生继续进修的选择。

  研究显示,文化和地理原因使得绝大多数原住民学生生活在偏远地区。在这些区域,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等社会金融服务效率偏低,加之家庭经济因素,使得很多孩子碍于学费等经济原因不愿意进入大城市学习,而更多选择就近就业。

  戈尔表示,社会上存在的种族偏见也会渗透至高校。虽然现在很多高校会出台校园指导项目来帮助原住民学生更好地融入新环境,但潜在的种族隔阂使得这些学生依然会感受到诸多不公和压力。从更广泛的层面上来说,一位出身中产阶级的非原住民学生和出身偏远地区的原住民学生在校园里面临着不同的境遇和机会。

  同时,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在原住民群体中的发展不过几十年时间,近十年来才有较大进展,这意味着很多原住民学生可能是家族中第一个进入高校的学生。他们缺乏在陌生都市环境里生活和学习的经验以及相应的指导,家庭和学生对陌生的求学环境存在一定的恐慌和抗拒心理。戈尔谈到,非原住民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会有来自财政、金融系统、家庭等各种途径的资金支持。但对于原住民学生来讲,即使除去家庭因素,各种社会服务配套也远滞后于其他学生。

  另外,目前原住民尚未看到高等教育可以给他们带来“明显的好处”,比如所获得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会显著提高。但他们却面临更高的风险和调整,家庭也要付出较高成本。此外,对政府机构过往的不信任使得原住民学生“牵连到”对高等教育的不信任。这些观念的转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

  尊重原住民文化

  戈尔表示,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障碍需要被打破。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多方面努力来解决,一方面,要关注早期原住民学生的愿望,了解他们的愿望是如何受到当地社会、文化、经济和种族影响的。另一方面,基于原住民家庭及学生本身对高校的误解,政府和高校要改进宣传策略,使原住民学生能够看到接受高等教育是实现自己职业抱负和人生理想的重要手段。

  另外,有学者指出,在加大原住民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尊重原住民文化,高校更加包容多元文化也极为重要。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一项数据显示,欧洲人刚开始移民时,原住民有约250种语言,但现在只剩下120—145种,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濒危语种。此前也有报告显示,原住民要想在澳大利亚获得成功,就必须面对丧失本民族文化的风险。这些问题使得原住民有种自有文化被侵袭之感,也成为他们抗拒与外界进行文化沟通的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