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热议:中国方案推动全球化再平衡
2017年05月26日 07: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26日第1215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媛

  5月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承办的“‘去全球化’、‘一带一路’与新全球化: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如何在“去全球化”的声音中承担更多大国责任?如何引领其他国家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论坛就上述问题展开了讨论。

  “去全球化”与新全球化并行

  习近平主席2017年1月在达沃斯论坛演讲中勾勒出新阶段全球化的框架,希望建立创新驱动的动态增长模式,开放互惠的合作模式以及均衡、公正和包容的发展模式。近日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更是中国为全球治理提供公共品的最好体现,进一步展现了中国将引领新一轮全球化的态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院院长肖逸夫(Yves Tiberghien)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拿大应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机遇,也必须面对可能的挑战,并寻求解决方案。

  肖逸夫表示,在全球国际治理中,“去全球化”与新全球化的力量同时进行,这两种力量一直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作用。首先,在全球层面,全球贸易、金融以及投资出现了不确定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一些国际组织的报告显示,国际体系中一些重要国家的贸易、内政出现不同程度的挑战,使得这些国家参与全球政治、经济、贸易、金融以及投资体系的行为变得更加无法预测,呈现非线性发展趋势。其次,二十国集团一些国家的国内政治出现动荡。例如,英国为“脱欧”困扰,法国等欧盟国家也为此牵扯精力,巴西、土耳其等国面临国内政治经济的巨大挑战。相比于其他面临国内政治经济不确定性的国家,中国、加拿大和德国更有能力和空间为创新全球治理作出贡献。再次,全球不平等趋势加剧。据法国国内一项调查显示,有4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从全球化中获益,但这40%的人都集中在法国15个大城市,而其余60%的受访者认为全球化将导致未来生活逐渐暗淡。

  “一带一路”为全球治理注入新希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谈到全球化的转向。他举例说,当下欧美关于全球化发出的一些声音、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美国推行经济改革发展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就体现了全球化的转向。庞中英认为,在全球化的转向中,中国的作用是推动全球化的再平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表示,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经济全球化遭遇了阻力,在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矛盾和挑战,催生了民粹主义、保护主义,似乎还出现了庞大的“逆全球化”潮流。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坚持全球化道路,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供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务实性的中国方案,推动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开创包容性的平台,推动产生协同效应。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胜军表示,中国在推进更加平衡的全球化过程中可能带来三方面改变:一是保持国家和市场间的平衡。二是保持社会与道德的平衡。重商主义的全球化存在一定弊端,如破坏环境、过分消耗能源等。在平衡社会和道德中,还要加强社会责任。三是全球平衡。应对全球不平等挑战,打造命运共同体。

  肖逸夫表示,虽然当下“逆全球化”势头有所增长,但是全球治理也透出了创新与希望。例如,二十国集团为改革全球治理、创新全球治理作出了努力。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巴黎协定》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贡献。此外,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等,为全球治理带来新希望。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