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研究发现:道德品质判断可视为“投资” 判断
2017年05月12日 07: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12日1205期 作者:记者王悠然

  本报驻华盛顿5月10日电  (记者王悠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副教授克莱顿R.克里彻(Clayton R. Critcher)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凯利商学院助理教授埃里克·G.豪泽(Erik G. Helzer)合作研究发现,人们对于他人道德品质的判断在本质上是对是否要信任他人、是否要投资一段社会关系的判断。

  他们请186位本科生参与了实验,从两个维度对40个积极的个性特征进行评估,第一个维度是每个个性特征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道德品质,第二个维度是参与者是否愿意与缺乏这一个性特征的人建立社会关系。结果显示,这两个维度的关联性高达0.87,也就是说,如果参与者认为某一种个性特征是道德品质好的体现,那么他们有很大概率不愿意与不具备这种个性特征的人打交道。克里彻说,“0.87几乎是我在心理学研究中见到过的最高的关联性数值,这意味着道德品质的特殊性在于它的缺失是不能通融的,即使是与其他积极的个性特征相比。”

  不过,道德品质不像外在吸引力或社交礼仪,可以在初步接触时迅速观察判断出来;相反,若想知道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我们常常首先要信任这个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两难境地。那么,人们是如何避免陷入这个困境的呢?克里彻和豪泽通过另一项实验发现,初次遇到某个人时,人们倾向于采取“假定无罪”态度,即先选择相信这个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这是一种适应性的乐观态度,因为只有首先给予他人足够的信任,我们才有机会判断与其交往是否是一段值得投资的社会关系。

  这项研究题为《当我们评估道德品质时,究竟在评估什么?》,已被收录于美国吉尔福德出版社将于今年12月出版的新书《道德心理学地图集》之中。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