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
国际多边贸易并非零和博弈
2017年04月24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4月24日第1192期 作者:本报驻伦敦记者 姜红

  4月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提出,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以及制造业与贸易的周期性复苏,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由2016年的3.1%上升至2017年的3.5%,2018年的增长率预计为3.6%。然而从中期来看,结构性障碍不利于全球经济更有力的复苏,而且下行风险仍然存在。

  报告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合作性的全球经济秩序,对于世界经济尤其是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有利,但由于生产率增长低、收入差距大等顽固的结构性问题,发达经济体内采取内向型政策的压力持续增加,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合作性的全球经济秩序造成了威胁。

  保护主义损害全球经济

  报告提出,全球经济面临的许多挑战都需要各国在多边合作下开展行动。合作领域包括保持开放的贸易体系、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建立公正的税收体系、持续支持低收入国家达成发展目标、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奥伯斯费尔德(Maurice Obstfeld)认为,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一个突出威胁就是保护主义倾向,这容易造成贸易战。这一倾向主要体现在发达经济体内。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收入增长更为缓慢,再加上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被破坏,出现了对零和博弈政策方法的支持,而这会损害国际贸易伙伴关系及更广泛的多边合作。

  “金砖四国”概念首创者、英国财政部前商务大臣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对本报记者表示,全球化并非一个零和博弈,世界贸易对整个世界及全球人口都有益,全球化与世界贸易在减少贫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全球经济的基本信赖,有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国际贸易可以惠及各方,使各国状况得以改善、生产率得以提高。

  奥伯斯费尔德认为,近几十年内,富裕国家内部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未能显著惠及低收入群体。在较贫穷的国家,尽管也存在收入不平等现象,但在正确政策的支持下,赶超空间更多、增长更快,最贫穷群体收入得到显著提升,这其中国际贸易发挥了关键作用。

  多边合作抵御下行风险

  报告认为,造成世界经济下行风险的潜在因素包括:一些国家转向内向型经济政策,甚至有实行保护主义的倾向,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因贸易及跨境投资减少而放缓;美国的加息步伐快于预期,可能导致全球金融状况更快紧缩、美元急剧升值,从而给较脆弱的经济体带来不利影响;金融监管力度减弱,可能带来更多风险,使未来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增加;新兴经济体金融紧缩;一些发达经济体产能大量过剩,需求疲软、通胀低迷、生产率增长乏力之间形成不良循环。此外,还有一些非经济因素,如地缘政治紧张,一些国家内部的政治分歧带来风险,极端天气事件以及恐怖主义和安全问题。

  4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比利时布勒哲尔国际经济研究所发表演讲,倡导建立更具弹性及包容性的全球经济。她表示,目前全球经济既需要健全的国内政策作为基础,又需要各国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国际合作,需要国际国内双重因素促使全球经济更具弹性,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具可持续性、更坚韧、更包容。

  报告认为,要使增长更具包容性,可以采取多种政策,如增强累进课税、对技能和终身学习以及高质量教育进行投资、努力增强工人职业及地域流动性,从而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对结构性转型的调整。

  拉加德表示,目前世界经济增长势头正在增强,周期性复苏有望带来更多就业岗位、更高收入和更多繁荣。与此同时,在一些发达国家内,人们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益处存质疑。但要看到,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活动更为强劲,前景变得更好,而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的前景对全球增长也很有利。

  报告提出,为避免下行风险、确保世界经济复苏,采取何种经济政策很重要。在国内层面,应该采取政策促进需求,在必要及可行的情况下修复资产负债表;通过结构性改革及有利于供应的财政政策,提高生产率、增加劳动力供给及促进投资;升级公共基础设施,通过技术变革及全球化等结构性转型,对流离失所者提供支持。同时,一些国家需要采取可靠的战略,将公共债务置于可持续的水平上。对于一些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而言,对商品收入减少作出调试、应对金融脆弱性,仍然是重要挑战。要解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共同挑战,需要进行多边努力。

  拉加德认为,经济政策的重点应当体现在支持增长、强调生产率上;使经济增长的益处得到更为公平的分配;在多边框架下跨境合作,对世界有益。合作意味着共同努力,确保各国公平竞争,避免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及促成竞争优势的扭曲性政策。她说,限制贸易将是一种“自我伤害”,会破坏供应链,损害全球产出,抬高生产材料和消费品价格。

  (本报伦敦4月21日电)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