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里程
2017年04月21日 07: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4月21日第1191期 作者:本报驻波士顿记者 冯黛梅

  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和学生走向美国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美国学者以及学生也纷纷走入中国,寻求学习、合作研究等机会。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基金(China Fund)新任执行主任慕浩然(Daniel Murphy)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表示,中美关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哈佛大学学者希望能在这一历史时刻,增加对中国的了解、加强在中国的学术交流,并拓展在中国的学术影响。

  对中国的认识研究与时俱进

  慕浩然表示,哈佛大学于2006年成立中国基金。中国基金主要有三个目标:一是与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合作,从而推动相关研究与教学;二是通过多种项目加强学生教育,如资助学生到中国实习;三是提升在中国的影响力,在上海的哈佛中心发挥了作用。慕浩然强调,哈佛中国基金的实习项目尤其成功。2008年以来,已有超过300位哈佛大学本科生在中国60多家公司实习;每年会有15名学生参与四川大学语言与文化培训项目。今年暑期,将有35位学生去中国进行为期2个月的实习工作,实习单位包括企业、非政府组织等,领域非常广泛。

  “有着60年历史的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积累,也具有前瞻的视野。”慕浩然说,中心目前的研究战略重点包括:数字化中国——通过数字化手段研究中国的历史与现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环境中国,以及加强促进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在中国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领导力。

  慕浩然表示,“无论是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还是哈佛中国基金,他们进行的工作都令人激动”。哈佛大学拥有杰出的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整个哈佛大学的中国研究及教育水平。事实上,现在世界上并不缺乏研究中国的项目和基金,但是哈佛中国基金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有强大的学术资源和网络背景。其次,因为中国基金项目是哈佛大学发起成立的,所以可以更好地在全校层面上统筹资源。他表示,并不只是中国问题专家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有很多来自其他学科背景的科学家、工程师等,因为中国有他们的研究伙伴或工作对象,他们希望前往中国进行研究和工作。了解这个背景对中国基金项目运作非常重要。

  实体中心扩大交流影响力

  进入21世纪,国内外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自2004年英国诺丁汉大学在宁波成立分校后,美国纽约大学、杜克大学等相继与中国开展联合办学。而在中国,国内外教育、科研合作方式以创办合作中心居多,如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等。

  推进在各国的学术影响力、促进与其他国家同行学者的交流,是哈佛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慕浩然表示,2010年,哈佛中心(上海)以实体形式正式落地上海,“表明哈佛大学对中国这一最具变化活力的国家超乎寻常的关注,并传达出了解中国、与中国建立联系与投资等的重要性”。

  慕浩然说,在中国成立自己的办公机构,更便于与当地同行进行研究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中国活动的机会,特别是能随时捕捉当地社会快速变化及发展的信息。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底,四川大学西部中国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交流为合作提供更多机会

  慕浩然此前曾供职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公共知识分子项目”,并创办了耶鲁北京中心。他表示,20年前美国人去中国一般目标比较单一,大多是想要成为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或称作汉学家。然而,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前往中国的目的很多,如找工作、做生意或从事与自然科学相关的研究。因此,从事与中国研究相关的机构,要意识到这一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总之,在我看来,美中之间的学术交流更加多元、更加充满活力。学生对到中国实习总是充满期待。”

  中美学术互动增多,相关机构也越来越多。慕浩然表示,“随着美中交流的‘蛋糕’越来越大,我们永远不会缺少工作。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到这个领域中是好事,都有作出贡献的机会”。

  近30年来,哈佛大学很多学者与中国学界在各个学科领域都开展了紧密合作,慕浩然说,“这种合作关系之所以可以存续,是因为他们都能从研究与教学中获益”。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