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建议:重建金融风险防范框架体系
美国金融体系仍然脆弱
2017年02月17日 07: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2月17日第1149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琪

  2008年金融危机对美国和全球来说都是具有破坏性的事件。尽管美国比其他西方国家更快地走出了危机阴影,但它给美国经济和政治带来的“伤痕”还是显而易见的。为了预防类似危机再次发生,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些改革法案,以期提高美国金融系统的安全系数。但美国财政部前部长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对媒体表示,到目前为止,美国金融系统仍不安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美国金融体系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经济学院副教授丽萨·库克(Lisa Cook)。

  建立更广泛的金融监管

  美国不会在短期内再次遇到大的金融危机,但其金融体系肯定是存在问题的,盖特纳表示。目前,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不仅体现在其所涉及的政策无法有效保护美国经济、预防危机发生等方面,同时也让美国政府陷入一旦发生危机没有更多的自主权来处理危机的境地。就像人想要获得健康的身体不单要依靠自身免疫力、营养,同时还需要医院和护理等多重保障。

  库克对本报记者表示,想要确定美国金融体系是否安全需从三方面着手。首先,评估当前金融系统潜在的漏洞有多少,是否存在再次引发危机的导火索,例如查看是否还有很多银行和机构存在短期债务危险、民营资本在经济低迷时能够承担多大的冲击等。其次,评估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看其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缓冲危机带来的危害。最后,美国如何与其他国家携手共同预防全球性金融危机失控,例如,在发生紧急事件时,处理危机的最关键“工具”是什么。

  金融体系天生具有易恐慌和易逃离的特点。库克认为,美国金融监管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实质性地改进了美国资本的流动性,并扩大了对主要机构的监督范围。但目前在美国金融机构中还存在一个被称作“期限转换”(maturity transformation)的功能,指的是在金融实践中借款时间短于贷款时间。虽然这是一项重要的功能,但也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特别是当金融机构对经济市场过于乐观时,就会加大贷款比例。这种动态增加纸币短期流动性的做法,其实忽视了金融机构在融资中资产贬值的问题,而这种短期债务现象是美国经济活动中比较重要的,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大,所以建立更为广泛的金融监管十分重要。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金融体系比较容易受到冲击,还因为其具有扩散效应。库克举例说,某一家单独的银行倒闭就可能令其他银行倒闭风险上升、股市崩盘以及更大范围的金融机构资产价值下降等。美国目前的状况就是,一旦出现一家单独的金融机构破产,就会引发恶性循环和信贷紧缩,威胁金融市场稳定,把经济推向危机的边缘。要从政策入手打破这种扩散式的连锁反应,从根本上消除典型的能够威胁金融体系的事件。尽管恐慌很可怕,但如果有适当的政策,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控制住局势,并把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主要的做法就是让每个金融机构都对自己的资产进行准确的清算,并衡量其是否存在风险,进而让整个金融市场风险处于掌控之中,避免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这是一个动态的自我不断矫正的过程,政府要时刻关注那些风险程度较高、防范能力较为脆弱的金融机构,每个政策设定必须首先考虑到这类机构的反应。同时也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配合,使政府成为经济活动资金担保方,就可能避免政府在处理紧急情况时缺乏灵活性。

  库克表示,目前,流动性风险在美国金融市场上升使得一些资产的价格出现上涨,但一直保持低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使得美国非银行金融活动越来越多。没有任何金融机构能够确保自己长期不受风险所困扰,因此在金融体系处于恐慌中时,没有任何私人资金可以承担起这些损失,除了政府。

  此外,库克还提到,政府应该对私人或企业进行资金担保,这是信用体系和经济复苏的必备条件之一。目前美国政府并没有这样做,这降低了其对个人和企业救援的可能性,同时也放大了金融体系内在的脆弱性。事实上,有些时候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这样就能够让个人和企业在紧急情况下找到一个可靠的后盾,避免产生最坏的结果。

  盖特纳也提到,固有的体系脆弱性并不意味着不安全,其中重点在于如何选择好改革的目标。虽然不能完全消除个人或企业的风险,但要创建更加恰当的激励制度,刺激创新,提高效率。美国政府需要承担更多的由财政政策冲击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只有建立起一个完整框架体系才能预防危机。政府的责任是帮助个人和企业降低风险,同时还要让实体经济继续高速发展,对于这个标准,美国的金融体系仍有很大的差距。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