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制造业回归”困难重重
美经济学专家发问“把工作带回美国”
2016年12月21日 09: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21日第1114期 作者:本报记者 闫勇

  “把工作带回美国。”这句带有“盟誓”色彩的话语,被认为是唐纳德·特朗普胜选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就在特朗普上任前夕,美国经济学界专业人士不禁发问,他真的有办法把就业岗位带回美国吗?

  已不具备成本优势

  12月初,特朗普重申,他将惩罚那些从自身海外工厂进口产品和考虑将生产外迁的企业。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写道:“离开将成为亏本的生意,不要犯下代价高昂的错误。”不过,现实情况远比特朗普设想的更为复杂。一些学者表示,美国劳工就业岗位,尤其是制造业就业岗位的回归并非易事。他们认为,美国制造业还没有完全消失,只是因为相关贸易协定以及进口商品关税的存在。在制造业领域,美国已经不具备成本竞争优势。对此,美国波尔州立大学商务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尔·J. 希克斯(Michael J. Hicks)对记者表示,“接下来即使制造业再现繁荣景象,也没有理由表明新的工厂岗位能够实现2005年时的就业水平。”在此问题上,不少美国民众的看法与学者基本一致,甚至有悲观论调认为,不论特朗普作何承诺,美国制造业都很难再现过去的盛景。因此,部分民众坚持让他们的子女通过高等教育来谋求白领工作岗位。

  那么,美国的就业岗位,尤其是制造业岗位的回归为何困难重重?是政府没有远见或者疏于行动吗?其实,近年来,美国在制造业领域并非缺乏战略规划和实际行动。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帅官对记者说:“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希望通过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技术为核心,重新树立美国制造业在21世纪的竞争优势。现在看来,美国制造业正处于复苏阶段,尤其是在提高制造业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方面。”

  智能化是把双刃剑

  制造业智能化和信息化,虽然能够提高企业生产的效率和利润,但对于就业而言,则是一柄双刃剑。在美国,制造业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副作用,就是企业不再需要如过去一样多的一线工作岗位。比如,2012年,俄亥俄州某大型食品公司用一个全新的果酱生产厂取代了老厂,但由于“新技术和效率革新”的原因,同样的工作只需要过去70%的雇员就可以完成。在印第安纳州的科科莫,汽车部件生产商德尔福汽车公司曾雇佣数千名员工,但是前些年通用汽车接管了德尔福在当地的工厂以后,该工厂目前雇员人数仅有750人左右。面对工作岗位流失,许多美国民众将矛头指向了贸易协定,他们认为,贸易协定正在“杀死”美国的制造业。因此,特朗普在某种程度上顺应这部分民众的想法,宣布美国将在未来重新审视和签署此前的相关国际贸易协定。对此,希克斯表示,国际贸易协定并非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的主要原因,他说:“事实上,自1977年制造业就业达到峰值后,美国失去的80%—90%的制造业岗位,都是受到生产收益而非因为贸易协定的影响。”

  希克斯认为,当今大部分美国生产企业的效率取决于能耗和产品物流成本。而能耗和物流成本决定着美国老工业基地很难重新得到新的制造业岗位。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教授弗兰克·加拉塔尼(Frank Giarratani)表示,特朗普在竞选时对匹兹堡钢铁工人宣传,他将把钢铁行业的岗位带回来,但这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新的钢铁厂的生产已经高度自动化,仅仅需要几百名员工就可以运转,并不像过去那样可以提供数千个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新的钢铁厂更乐于选择工会组织不甚强大、电力成本相对低廉、周边人口快速增长的美国中西部、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像匹兹堡这样的老工业城市,很难得到新的大量的制造业岗位。

  “贸易战”非明智之举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进步,意味着即使美国制造业稳定发展甚至快速提升,它带来的对于中级技术岗位的需求也不会像过去一样多了。

  然而,对于中低端行业的保护性政策虽然能将部分岗位带回来,但其成本实际上非常高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加里·哈夫鲍尔(Gary Hufbauer)和肖恩·洛瑞(Sean Lowry)的研究成果表明,美国在2011年对中国轮胎征收的保护性关税,为美国轮胎制造业保留了1200个工作岗位,但是当年美国消费者却为此多付出了10亿美元的成本,这样,维持每个工作的成本每年高达90万美元。可见,在传统中低端制造领域,美国也不可能与新兴市场国家不计成本地“硬拼”。

  宋帅官表示,美国拥有数量庞大的技术人员以及信息产业等优势,因此美国可能以发展先进制造业,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和增加就业岗位。但是,与发展中国家打“贸易战”或者企图进行违背国际贸易规则的做法,皆非明智之举。

责任编辑:韩慧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