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辩论:对外政策之争
2016年10月21日 08: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0月21日第1071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俊美

  当地时间10月19日,美国总统大选两位候选人迎来第三场电视辩论,这也是两位候选人在大选日之前正面交锋的最后机会。特朗普与希拉里就债务与权利、移民、经济、最高法院、外交政策、候选人健康状况等议题展开辩论。

  外交政策历来是美国大选的重要辩题。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美国与欧洲中心研究员托马斯·莱特(Thomas Wright)10月10日在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官网发布《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与对外政策危机》分析报告,研究当前美国大选局势,并分析不同的大选结果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本报记者就报告提及的问题采访了有关学者。

  大选引发美国未来道路之争

  报告显示,在过去70年里,美国一直坚持开放的国际秩序原则。然而2016年美国大选中,特朗普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挑战了这一重要原则,他的独树一帜令美国与世界感到不安。报告提出,如果特朗普当选总统后追逐孤立与封闭,将引发一系列国际秩序危机。

  莱特表示,要想读懂特朗普的对外政策,就必须弄清楚他坚持的几项理念,包括反对美国的自由贸易政策,支持威权主义。如果他当选总统后对以上原则一以贯之,美国将会从一个“自由世界秩序的领导者”变成一个流氓强权国家,不再认真履行国际责任,不利于构建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无论哪位候选人当选,这场选举都引发了关于美国是否仍拥护自由主义的思考。莱特表示,二战以来,这是美国首次有如此多民众开始尝试接受孤立主义,或许未来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将支配整个国家的管理与统治。

  特朗普口中“美国优先”的说法代表了他整体的对内对外政策。莱特表示,特朗普认为美国当今的衰退正是因为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他认为美国领导的“自由国际秩序”损害了美国,美国应只关注于自身利益。在莱特看来,特朗普基本不会改变自己坚持了30多年的理念,哪怕付出再多的政治代价也在所不惜。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汤姆·斯威泽(Tom Switzer)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朗普缺乏核心竞选理念,他曾多次提出要在美国—墨西哥边境建一道墙,禁止穆斯林入境,同时对气候变化问题漠不关心。但莱特认为,特朗普在2013年也曾呼吁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在2016年8—9月曾表达过与反移民论调不一致的说法。

  维护国际秩序仍是关注重点

  总体来看,希拉里更符合美国传统的“国际主义者”形象。莱特认为,要想了解希拉里的对外政策,就要先从民主党对奥巴马的批判入手。民主党内部有批评的声音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总是优先考虑全球议题,而忽略了地区问题,因此建议美国的对外政策应转向“地缘政治的地区主义”,即美国要建立与传统盟友的良好关系,参与东亚、欧洲以及中东地区的秩序协调。

  斯威泽认为,对比希拉里与特朗普两人的竞选团队,前者对竞选的“游戏规则”更为熟稔。希拉里最棘手的任务便是说服民众相信美国仍会致力于维护自由的国际秩序,加强国家安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莱特表示,亚洲地区是希拉里与奥巴马共同关注的区域,如果希拉里当选,美国将继续加强与亚洲的接触,增强合作。希拉里可能会进一步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加强对货币流通等方面的关注,以应对竞选过程中民众提出的相关经济问题。

  在与欧洲关系的处理方面,报告显示,比起奥巴马,希拉里对跨大西洋联盟的好感度更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这一代美国人将欧洲视为保障美国安全的核心。此外,希拉里在担任国务卿期间与欧洲建立了密切联系,其团队把团结欧洲视为美国长期利益所在。而当下双方关系却面临危机,因此,其团队将会尝试寻找与欧盟增加接触的机会,探讨英国脱欧、难民危机等问题。

  过半民众认为管好内务即可

  莱特认为,2016年美国大选最能引发人们讨论的问题是,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浪潮是否会对美国产生长期的影响,美国是否回到了类似于二战以前难以定位自身角色的时期。

  报告显示,首位宣布参加2016年总统大选的竞选人特德·克鲁兹(Ted Cruz)将其对外政策定义为“美国优先”,确立了民族主义的立场。以民主党人身份参加美国大选的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意图削弱美国在世界上的作用,批判奥巴马此前对国际事务插手太多。克鲁兹与桑德斯都不愿看到美国再为维持国际安全秩序承担更多责任。

  莱特表示,不止总统竞选人有这样的想法,相当数量的普通民众也有类似的观点。2016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调查发现,仅有37%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应该帮助其他国家处理问题”,而57%的民众则认为美国管理好国内事务即可,其他国家的问题应当让各国自己解决。

  莱特表示,限制美国介入国际事务的观点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而是在美国政治传统中早已存在。虽然特朗普的对外政策看上去简单粗糙,甚至前后不一致,但确实引发了许多民众的共鸣。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