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
2016中东北非—经合组织部长会议召开
2016年10月14日 07: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0月14日第1066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媛

  10月4日,中东和北非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组织部长会议(2016 MENA-OECD Ministerial Meeting)在突尼斯召开。经合组织官网刊文表示,中东和北非地区应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改革,带动贸易投资增长,重塑民众信心,并为该地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中东和北非地区应如何推进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东和北非地区经济发展有何新特点?针对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中东北非面临经济新挑战

  在会议上,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Angel Gurría)赞扬了突尼斯自2011年以来的改革进程,并表示中东及北非国家应重点治理发展不平衡、青年失业率激增、妇女就业率低以及不平等现象严重等问题,上述问题导致了许多国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未能很好地参与经济活动。在中东、北非局势动乱的国家及地区,如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存在区域不稳定问题,前所未有的移民潮也向经济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古里亚表示,虽然中东和北非国家取得了改革进展,提高了经济开放程度,发展了经济多样性并加强了公共治理,但这些努力并未惠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社会不平等和贫困地区黯淡的工作前景依然困扰着整个社会,“只有万众一心努力改革,创造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经济体,改善国家治理,我们才能实现稳定、繁荣发展”。

  经合组织表示,2015年中东和北非地区的青年失业率上升至29%。失业率最严重的地区为偏远农村。由于技能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在当地女性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的背景下,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经济体并未有效发展女性就业市场。2014年,仅有21%的女性被雇用或在寻找带薪工作,这一比例远低于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54%),并远低于中东和北非地区男性的劳动力参与率(74%)。此外,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将成为推动经济复苏至关重要的因素,但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私营部门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低于经合组织平均水平(59%)。在利比亚,这一比例只有5%。

  改革提升投资吸引力

  2015年,中东及北非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为2.3%,同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4.0%。自2008年以来,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50%,达到历史低点,监管和行政问题是阻碍外国投资的关键。区域不稳定也抑制了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外来游客的旅游热情,突尼斯和埃及的旅游业急转直下。与此同时,区域内贸易呈现稀缺状态,中东和北非地区之间进行的贸易只占总贸易额的10%。

  为有效应对这一地区的监管以及行政问题,经合组织表示,中东和北非国家应签订贸易投资协议,增强市场准入条约效力,减少监管以及行政壁垒,保护投资者。此外,重要的是提高该区域的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以增强区域连接性。

  英国牛津大学互联网地理学教授马克·格雷厄姆(Mark Graham)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论上,增强区域连接性有助于脱节区域享有更平等的竞争环境。过去由于地理距离而发展受限的区域,今后可以更便捷地参与竞争。在实践中,增强区域连接性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同样重要,其中教育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加,以及强大的国家机构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十分关键。

  会议当天还发布了一项为期四年的“新欧盟—经合组织投资计划”,该计划致力于地中海区域、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经济投资。经合组织将与各国政府共同支持这些地区的投资改革与投资政策现代化,积极建立研究机构并吸引投资者。

  鼓励经济多样化发展

  经合组织的最新报告《推动中东北非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及一体化的优化政策》(Better Policies for Inclusive Growth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MENA Region)为中东以及北非的经合组织国家规划了发展蓝图,并提供了推进包容性可持续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改革建议。经合组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成立具有恢复力(resilient)的机构,特别是在局势不稳定或受冲突影响的国家及地区,以促进当地经济结构性改革。第二,提高公共管理部门标准,提高管理机制透明度。引进新型管理机制以增强公共管理部门人员素质,特别是在政府采购方面。第三,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第四,制定政策支持私营部门发展,包括减少繁琐的法规,改善公司治理,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渠道以及更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以便生产者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此外,鼓励石油交易之外的经济多样化发展。第五,加强税收征管,扩大纳税群体,在未推行增值税以及个人所得税的国家引入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与此同时,中东和北非地区需要推行更为灵活的劳动法规,开展对弱势群体的帮扶项目;提高中学入学率及教学水平,提升职业教育培训质量,以增加待就业群体的就业机会,应对成年劳动力市场技能不匹配问题。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