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合作惠及双方
——访印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理事会东亚研究项目高级顾问桑杰·普利帕卡
2016年07月29日 07: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7月29日第1018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媛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大发展中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两国经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未来如何加强两国经济贸易合作?如何通过学术交流深化双边理解?如何从印度的视角解读中国的战略与政策,并从中寻找新型合作机会?就此,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参加“2016年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的印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理事会东亚研究项目高级顾问桑杰·普利帕卡(Sanjay Pulipaka)。

  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双边合作

  桑杰的重点研究领域是印度外交政策以及中印外交关系。桑杰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印经贸、人员、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人员往来加深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桑杰谈到了1924年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时,与众多中国学者进行交流,走访各地并演讲,传播印度人民的友谊,掀起中印文化交流高潮的往事。泰戈尔的作品增进了印度对于中国文化的亲近感,他推动并促成中国学院在印度国际大学的建立。

  在谈到两国人员交流以及实地调研访学的意义时,桑杰表示,中印两国学者的交流互动,促进两国文明的互联互通,这种影响是历久弥新的,深化了两国的理解与邦交。亚洲地区团结、和平、稳定需要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印两国应携手推进学术交流,因为两国对相互理解的渴盼都是热切的。

  在对比两国发展时,桑杰表示,20世纪50年代,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而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人类发展指标强于印度。在印度年轻人眼中,中国的经济发展令人敬佩。尽管全球经济复苏疲弱,中印两国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两国贸易在近十年大幅增长。国际社会应认识到发展中国家的进步,并在国际舞台上给予发展中国家相应的话语权。中印两国在这一方面可以加深合作。

  “一带一路”可持续前景看好

  桑杰向记者介绍了其当下的研究课题: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 (以下简称“一带一路”)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的运营。桑杰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举世瞩目,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悠久,通过青年汉学家研修项目,我得以登上长城,一睹中国古代基础设施建设的辉煌成就。‘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了亚非欧大陆的互联互通。”

  桑杰从地缘角度研究“一带一路”,重点研究“中巴经济走廊”以及中欧经济往来。桑杰从印度的视角阐释了“一带一路”的成功及制约因素,“中国自身经济实力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是‘一带一路’倡议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从地缘因素看,中国西部地区如何发展对外贸易、与发达的海滨城市齐头并进也影响着倡议的推进与深入,‘一带一路’横跨亚非欧大陆,地形复杂等地理问题可以通过高新科技解决,但多文化、跨区域、跨民族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确实存在挑战”。桑杰对此总结了两点:“其一是沿线国家政治文化环境的挑战。一些沿线‘后冲突时期’国家本身政局动荡, 给项目对接和项目开展带来了挑战,同时当地利益群体的参与度也是一大影响因素,如在‘一带一路’的设计和实施中,当地企业如何参与并进行项目推进。其二是沿线国家经济局势的挑战。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各异,人力资源水平不同,如何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是‘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沿线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与水平也存在差异,这也是‘一带一路’实现互利共赢所面临的挑战。印度政府持续关注‘一带一路’研究,并相信‘一带一路’是动态可持续的倡议,将持续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

  基础设施建设为印度提供范例

  亚投行的组织机制架构是桑杰近期研究的重点之一。

  桑杰说,印度政府正在大力发展“印度制造”、“数字印度”等项目,进一步改善政治环境,加大力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推进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印度从乡镇到市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进外资引进,希望借助亚投行、G20等多边发展机制增强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印度政府将基础设施建设视为长期发展方向。”

  桑杰表示,在如何提高劳动力技能方面印度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印度政府通过在地方建立就业培训中心,为年轻人提供向企业家学习的机会,同时政府鼓励大众创新,简化创业申请手续,并提供一定的创业优惠政策,学校与企业对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以全面开发人口红利。

  对于中印交流,桑杰建议,外国学者应更多地浸润于中国文化和环境中,更好地了解中国。“这次研修向与会的世界各国青年汉学学者展现了中国的软实力,研修汇聚各个领域研究中国的外国青年学者,提供交流平台,创造机会让大家各抒己见,并结合自身的学术研究方向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中国的学术发展。”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