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盟共治”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应对无序扩展 拒绝“碳密集型生活”
2016年05月11日 08: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5月11日第963期 作者:本报记者 侯丽

  城市应当效率优先——人们在城市里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优质的食品、便捷的服务,容易接收到各种新观点新理念,这是人们在城市安居乐业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在许多国家,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正在大规模地无序扩张中,空气质量、交通状况、食品安全、居住环境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近日,环境智库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的学者提出,世界各国应当“结盟”起来,共同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转型迫在眉睫

  世界资源研究所近日撰文提出,随着许多城市的大规模扩张,城市不再是功能紧凑、生活便利的区域,交通状况和空气质量持续恶化,在这种“碳密集型生活方式”(carbon-intensive lifestyle)下,虽然世界城市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却“贡献”总量高达70%的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城市转型已迫在眉睫。

  幸运的是,关于城市发展研究的新视角越来越多。更多学者正在强调建设更加紧凑、互联互通、可协调的城市,以使城市发展更具效率,并且能兼顾公平。

  世界资源研究所罗斯可持续城市中心、新气候经济组织和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近日共同发起成立了“城市转型联盟”项目。该联盟致力于给全球城市发展领导者和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有数据支撑的城市发展方案,以及有效、安全、健康、低碳、可包容性的城市转型策略。世界资源研究所罗斯可持续城市中心总监阿尼鲁达·达斯古普塔(Aniruddha Dasgupta)表示,该联盟将是国际上第一个侧重于通过研究“经济方案”来解决城市转型问题的国际组织。

  低碳模式并非负担而是投资

  新气候经济组织发布的分析报告称,全球各大城市若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投入,建立高效和低成本管理的城市交通系统,那么到2050年,“能源节省”金额可达17万亿美元,可有效促进低碳城市的发展。

  达斯古普塔表示,一些基于实践的解决方案,如改善金融系统、更好地规划土地利用、利用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等,可更好地塑造稳定、可持续、经济型的活力城市。“优良的交通规划可每年为城市正常运行节省数千亿美元的成本,如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在成员国中倡导的‘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网络’便是一个平衡城市土地应用和交通网络布局的推动性政策。”

  城市设计师扬·盖尔(Jan Gehl)在《新城市空间》《个性化的城市》等书中也提到,城市规划和设计应提高普通市民出行的便捷性,尤其对于无法购买汽车的相对贫困人口,更应该提高他们出行的效率,以此为引擎促进他们为改善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而努力。例如哥本哈根,人们就鼓励步行和骑车问题讨论了几十年,最终形成了民众普遍认可的出行模式,人们逐渐接受了更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此,“城市转型联盟”建议,研究者与各国应联合制定城市的低碳发展蓝图,开发低碳发展工具,制定关键绩效指标,政府应对推动气候安全的行动给予大力支持。

  “联盟形式”提供转型方案

  达斯古普塔表示,“城市转型联盟”将坚持以数据为本,在注重开发地图、图表、数据集、信息图表等可视化工具的基础上,保证相关数据的公开透明与可获取性,使得企业、政府还有民众更清楚直观地看到人类在水资源、空气资源、粮食资源等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未来的机遇和解决方案。

  世界资源研究所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学者赛斯·舒尔茨(Seth Schultz)对记者表示,构建高效、低碳城市的难题在于,单个城市很难负担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巨额资金。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500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只有约4%的城市被评估为“国际金融市场拥有良好信誉”,可以获得相匹配的资金支持。舒尔茨建议各国政府联合国内外的经济力量,发挥城市的投资和创新潜能,共同对改造高效率的城市进行投入和联合经营。

  此外,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相关报告,以下方式亦可为建立低碳城市贡献策略:发展国家城市基础设施战略;减少或取消化石燃料补贴,以阻断对以汽车为依赖的出行方式的优惠,转而鼓励发展更多可持续性交通方式的开发和运用;改变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令,鼓励城市土地“混合用途”(mixed-use)的开发应用,分割城市功能;设立创新机制,以支持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等等。

  达斯古普塔称,“城市转型联盟”正在制定今后五年的经济增长和转型计划,在这种结盟共治的思路下,研究人员希望与各国城市政策制定者共同合作,研究并发布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案,制定城市发展蓝图并提供相关策略建议。

责任编辑:韩慧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