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心理学助力美好生活实现
2020年07月16日 09: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16日第1968期 作者:杨奎臣 相鹏

  

  城市心理学研究有助于推动城市发展和提升城市福祉。资料图片

   人类在创造城市的同时,其心理与行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环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心理属性,需要心理学的积极回应和学科贡献。因此,如何助推城市发展和提升城市福祉,便成为城市化背景下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城市心理学(urban psychology)这一新兴研究取向也应运而生。

  经历四个阶段

  受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社会问题发展的影响,城市心理学研究先后经历了酝酿、兴起、沉寂和复兴四个阶段。

  20世纪初的酝酿期。一些城市社会学学者敏锐地察觉到城市环境或城市生活对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的消极影响,城市心理学的思想初见端倪。其中,德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齐美尔(Simmel)的“齐美尔之问”或可被视为城市心理学的滥觞。在1905年发表的《大都市与精神生活》(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一文中,齐美尔提出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问题:全新的外部城市环境会对我们的内心生活产生什么影响?他认为人们一旦从安静祥和的农村迁往熙熙攘攘的城市,就可能表现出理智至上、计算性格、傲慢冷漠、矜持保留和自我表现等特征。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城市心理学研究主要散见于部分城市社会学论著之中,而这些论著在某种意义上,不过是学者对现代城市化的大潮即将到来和传统乡村社会濒临瓦解的前瞻性反思。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兴起期。城市心理学之所以兴起,一是源于部分社会心理学家对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实证主义倾向严重不满,倡导开展田野研究和关注“真实世界”;二是1964年发生的凯蒂·吉诺维斯谋杀案促使心理学开展实证研究来检验城市环境是否真会使人变得冷漠无情。总之,心理学研究者走出实验室并投身城市问题改良运动中,推动了城市心理学研究的短暂繁荣。在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Milgram)的研究工作尤为出众。他在1970年发表于Science的《城市生活体验》(The Experience of Living in Cities)一文被认为是现代城市心理学首次发声。此外,他曾在纽约州立大学主持了两届城市心理学的博士答辩。

  20世纪80年代进入沉寂期。由米尔格拉姆引领的城市心理学研究热潮并没有得以延续,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是早期研究者没有形成城市心理学的专业意识,更没有形成学术共同体,米尔格拉姆等人以社会心理学研究者而非城市心理学研究者的身份介入城市问题研究;二是先前突出的城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人们对城市问题的敏感度开始下降,而专门探究城市问题的“应景之作”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关注度。

  21世纪以来的复兴期。随着城市社会质量和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心理学在助推城市发展和提升城市福祉中的作用再次引起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城市心理学开始进入复兴期。美国心理学会(APA)专门成立了城市心理学工作组(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s Task Force on Urban Psychology),旨在促进对城市生活相关问题的认知和改善,鼓励涉及城市问题的心理研究、培训和实践,增进个体生活质量和整体社会福祉。2005年,在齐美尔经典著作发表100周年之际,国际期刊Journal of Social Distress and the Homeless以“城市生活的社会心理学”为题开辟专刊,系统回顾了城市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和目前状况。

  上述发展历程的背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心理学发展趋势的转向,即研究视角从批判现状转向关注优势,研究路径从问题描述转向行动实践。就研究视角而言,早期研究关注的焦点是城市环境的不足和问题,将城市视为各类问题的聚集之地;而当前研究更加重视城市的独特优势,以及如何将这些优势用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福祉。就研究路径而言,早期研究囿于技术和方法,对城市问题的探讨大都停留在描述阶段;而当前研究则强调就问题的解决提供心理学的实践路径。

  主要关注两个议题

  城市心理学的研究议题主要包括城市环境可能造成的心理与行为影响,以及心理学在助推城市发展或解决城市问题中的应用。

  第一,城市环境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城市环境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是城市心理学的传统议题之一,心理学研究者参与最多、取得成果最丰硕的领域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1)城市与社会行为。如城市居民是否比非城市居民更为冷漠和缺乏友爱,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行为实验和现场实验等对该观点进行了实证检验,但相关研究结论莫衷一是。一方面,虽有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居民比非城市居民表现出更少的利他行为或助人行为,但是也有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上述争议或源于人们的助人行为或利他行为本身更多受情境因素的影响。(2)城市与人格特质。不同城市也可能塑造具有迥异风格的城市个性(city personality)。相关研究证实,曾经或当下生活的城市对个体的人格特质、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形塑作用。在一项针对美国50个最大城市居民的调查中,帕克(Park)和皮特森(Peterson)发现不同城市居民的性格具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可形象地归纳为“心”(感情)与“脑”(智力)之别。前者具有注重社区或团队合作、生育意愿高和性情友善温和等特点,而后者的创造性和创新性较为突出。(3)城市与心理健康。一般而言,城市之中的压力源(urban stress)在数量、频率和强度上通常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也可能遭受相当的消极影响。一些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对某些心理疾患的发病率作了地区对比,结果发现城市居民患有抑郁、焦虑或其他精神疾病的风险显著高于非城市居民。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城市与心理健康的现有研究结论只能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而且这一相关关系还受到社会经济地位和个体健康状况等因素的调节。

  第二,心理学在解决城市问题中的应用。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资源短缺以及贫困人口等一系列问题,即所谓的“城市病”。城市心理学正积极致力于将心理学技术、服务和方法用于解决城市问题。美国心理学会认为,与城市生活有关的社会、经济和心理等广泛议题都可纳入城市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并将城市心理学研究者所关注的核心议题总结为四方面:城市人口与人际关系(如城市老龄化、同性恋和双性恋、性别与城市、群际关系)、城市社会问题(如集中贫困与经济分割、犯罪与暴力、罪犯融入社会、城市流浪人员)、城市物理环境(如拥挤与噪音、城市扩张、恐怖袭击、环境可持续)、心理学与城市制度(如城市教育、城市失业、城市社区发展、城市志愿团体)。虽然关注和探究城市问题被视为城市心理学的应有之义,但这一主题的研究并未在城市心理学框架内开展和进行,而是分散在心理学相关领域或其他相关学科。如环境心理学尤为强调城市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心理学视角下的贫困问题形成了贫困心理学研究取向;有关个人生活福祉与社会系统的交互关系则是社区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而将心理学运用于城市空间与建筑设计的主要是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

  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第一,提升城市心理学的专业意识。虽然涉及城市问题的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为数不少,但学界迄今未将这一领域界定为“城市心理学”。城市心理学专业意识缺失的直接后果之一便是研究的碎片化,难以形成对城市问题的持续关注,从而进一步造成城市心理学没有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发展壮大。因此,提升城市心理学的专业意识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心理学研究者有效且协作地致力于城市问题研究,从而逐步形成学术共同体,还有助于同城市社会学和城市人类学等临近学科展开对话,共同促进城市科学的发展。

  第二,倡导城市心理学的实践研究。从学科定位上来说,城市心理学是一门面向社会需求和回应社会现实的应用学科,研究者的学术使命便是助推城市发展和提升城市福祉。因此,城市心理学研究应强调和倡导从解释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实践取向。以城市心理健康问题为例,不同于一般心理学研究仅将城市看作心理问题的产生背景,城市心理学更多地将城市视为一种关键自变量。在此意义上,城市心理学不仅限于对问题的描述和解释,或局限于微观层面(个体或家庭)的心理干预和辅导,还应积极参与创建健康城市,从社区支持、经济发展、文化培育、医疗保健和物理环境改善等宏观层面提出框架性方案。

  第三,开展城市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我国正以整个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速率和量级推进城市化,此过程产生的社会心理影响广泛而深远,心理学研究者应积极关注和参与当下中国城市化的研究。一方面,与20世纪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倒逼”心理学家走出实验室的境况相仿,我国心理学发展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和机遇,即心理学研究如何回应现实需求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既有与国外情况的相似之处(如与凯蒂·吉诺维斯谋杀案惊人相似的“小悦悦事件”不得不令人反思城市冷漠行为),但同时也有其特殊性(如城管污名化、空巢老人、房屋拆迁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入等)。这些问题不仅为城市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也亟须研究者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贡献心理学解决方案。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