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愿志 闫志英:文化对味觉隐喻的塑造
2019年02月28日 10: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2月26日第1640期 作者:郭愿志 闫志英

  隐喻理论认为身体经验为隐喻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而文化背景为其提供了现实性。隐喻主要以语言的形式来表现,相同的身体经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隐喻含义就表现出差异性。

  味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感知能力,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有重要作用。胎儿早在11—12周时就已经完成了味觉器官的发育,人通过对食物味道的判断来决定食物能否食用,人类对“苦甜咸酸鲜”这五种基本味道以及辣味所引起的痛觉有着相同的身体经验。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味觉词的隐喻却表现出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的特征。具体而言,文化对味觉隐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思维方式对苦、甜味隐喻的塑造

  与西方的个体、分析式思维相比,东方比较崇尚整体、辩证的思考方法。苦与甜这两种味道的隐喻差异就是这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在汉语中,苦有“生活艰难、难受的表情、忧伤悲伤”的意思,同样在英语中苦也有“不愉快、失望、难过”的含义。两者的隐喻含义都指向了消极、不利、令人厌恶的情绪体验,与人对苦味的身体经验一致。但是在具体用法中,中国人并不完全将苦视为是消极的,在孟子的述作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被视为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在中国谚语中也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说法,同样在属于东亚文化圈的日本,亦有“苦尽甘来”这一用法。而在英语中,苦味的隐喻并没有表现出这种辩证性。

  汉语中甜味亦与苦味的辩证性隐喻相似。在汉语和英语中甜味都有“愉快,感觉舒服”的基本隐喻含义,但是在汉语的引申隐喻中,甜的消极含义远多于英语。这种现象在汉语成语中尤为突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与甜有关的成语共有17个,其中与苦作为对应,具有苦与甜辩证关系的成语有5个,带有甜字具有消极含义的成语共有9个。而在英语中,甜味有6个隐喻含义,其中也有表示奉承讨好的意思,但是在具体语境中很少有将苦作为甜的对应来使用,苦与甜的辩证关系在英语中几乎不存在。

  东方和西方都将苦与甜作为两种相对应的味道,在味觉体验上感受相同,但是在两种思维方式下其隐喻含义却表现出了差异性。

  饮食习惯对咸、酸味隐喻的塑造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咸被认为是百味之首,虽然中国的八大菜系口味各不相同,但咸味永远是所有味道的基础,在唐代《新修本草》中就曾提出“五味之中,惟此不可缺”。而在汉语中,与咸味相关的隐喻却寥寥无几,有学者认为正是因为在中国的饮食中咸味太过于平常,人们对其关注较少,造成了咸味隐喻在汉语中几乎没有的现象。以越南作为对比,越南地理位置偏南,靠近热带,口味偏向于清淡,咸味在越南的饮食中并没有像中国一样,将其放在很高的位置。越南饮食中的咸味主要来自于当地用鱼肉所制作的鱼露,鱼露长久以来就是越南的调味之王,深受越南人民喜爱。正因如此,造就了咸味在越南语中有着丰富的隐喻含义,在越南语中与咸味相关的隐喻多达8个,多表示好吃、感兴趣、感情深,这与越南人民对鱼露的喜爱密不可分。

  与酸味有关的隐喻亦受饮食习惯的影响较大。中国常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可见酸味在中国并没有像咸味那样被视为必不可少的味觉元素,而是表现出区域性的偏好。中国饮食中酸味主要来自于醋,而醋只有在与部分食材搭配时才会使用,因此中国人对酸味接触不多,这也使得酸味在汉语中有着大量的隐喻含义,在汉语中与酸味有关的隐喻有7个之多,其中多数为消极含义。作为对比,越南与泰国大部分领土处于热带地区,在饮食上偏向于清热开胃偏酸的食物,酸味在越泰两国的食谱中随处可见。因此,在越南语与泰语中,与酸有关的隐喻各自仅有3个,也主要以消极含义为主。不同饮食习惯对酸味的偏好,造就了各国在酸味隐喻数量上的差别,而酸味带给人不愉快的身体经验为隐喻的性质提供了共同的基础。

  基于相同的身体经验,在不同的饮食习惯下,酸与咸的隐喻含义有着各自的表达。

  历史因素对酸、辣味隐喻的塑造

  味觉隐喻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塑造,酸味隐喻的形成不仅受到身体经验、饮食习惯的影响,历史因素在其中也有很大作用。酸味在汉语中有7个隐喻含义,而其中“嫉妒”这一层含义在其他的语言体系中很少见。汉语中将酸与嫉妒联系在一起最早是在唐代的小说《朝野佥载》中,据书中所载,因为房玄龄的妻子卢氏不同意唐太宗让其夫纳妾的做法,便违抗圣意喝下了皇帝赐给她的毒酒,而杯中的“毒酒”其实是醋,由于卢氏善妒,由此嫉妒便与醋和酸味联系在一起。在后世明清小说中也开始不断出现“争风吃醋”“拈酸吃醋”这样的用法,将酸味与嫉妒的关系不断强化,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导致酸与嫉妒这种隐喻在汉语中确立起来。

  辣与“残忍”相关的隐喻形成亦是如此。辣从本质上来说并不属于基本味觉,而是一种口腔受刺激后的疼痛感,但是受饮食习惯的影响,有辣味的食材经常作为食物调味品来使用,因此在汉语、日语、越南语等多种语言体系里都把辣味而非鲜味作为基本味道。同时因为辣味强烈的刺激性,辣味在各国的语言中都有大量隐喻含义。辣椒原产南美洲,在哥伦布发现南美大陆以后直到16世纪才传入中国,在汉语中辣味的本意是指葱、姜、蒜的味道,在东汉的《通俗文》中有载“辛甚曰辣”,即辛和辣是同一种味道。而“辛”在《说文解字》中有犯罪、受刑、处罚的含义,而受刑的痛苦和辛辣味带给人强烈的刺激性感受相似,因此在这种历史文化的演变过程中,汉语中辣便有了形容人手段残忍的意思,常见的词语有“心狠手辣”“毒辣”等。越南和韩国与中国在古代交往甚密,汉字曾长期作为两国的官方文字来使用,比如现代越南语中有60%属于汉越词,而这类词大多与汉语本意相似。因此,辣味关于“手段残忍”的隐喻在这两国语言中也有体现。而受汉语影响较小的泰国和西方国家,在他们的语言体系中辣味就没有这层含义。

  不同的味道在舌尖上流转,它刺激的不仅是味蕾,更拨动了不同文化所塑造的琴弦。基于相同的生理构造,味觉体验与人的情绪反应紧密相连,这种联系为不同文化群体间味觉隐喻所表现出的共性提供了基础。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维方式、饮食习惯、历史积淀等多种因素为味觉隐喻的差异提供了可能性。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