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泓菲 辛自强:助推、促进、由心而治——社会治理的三种心理学路径
2018年03月19日 08: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19日第1413期 作者:陈泓菲 辛自强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理查德·塞勒,以表彰他对行为经济学作出的贡献。塞勒将心理学的现实主义假设纳入到经济决策分析中,通过探索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自控力缺乏等因素引起的后果,揭示了这些人类特性如何系统地影响个人决策以及市场结果。此外,塞勒提出了“助推”(Nudge)的概念,用以改善人们的经济决策和社会决策。传统的社会治理研究都是从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出发,限定在制度、结构等宏观层面的分析上,塞勒的助推思想为社会治理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心理学路径。

  除助推思想外,社会治理还可以运用另外两种类似的思想来进行。一是“适应性理性”国际研究小组组长、德国学者拉尔夫·赫特维希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蒂尔·格鲁恩-雅诺夫提出的“促进”(Boost)思想;二是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的辛自强提出的“由心而治”理念。

  “助推”思想及其应用

  2008年塞勒与卡斯·桑斯坦合作出版《助推》一书,助推思想迅速升温。助推的原意是用胳膊肘或身体其他部位轻推别人,以提醒或引起别人注意,在行为经济学领域被用来表示保留人们选择自由的同时引导人们朝特定方向行动的非监管性和非货币性干预。简单来说,它是一种既不使用“大棒”(行政强制)也不使用“胡萝卜”(经济激励)的干预方法,该方法灵活运用人们的心理规律来改变行为。人类的心理系统是不完善的,在认知和动机上存在缺陷,如思维惯性、拖延和损失厌恶,所以会做出许多不理性的行为。助推旨在通过控制人们认知和动机上的缺陷,“局部修复”其在特定情境下的自主偏差,纠正错误,引导其朝着合适的方向行动。

  助推思想应用于社会治理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塞勒于2004年提出的“为明天储蓄”的养老金储蓄项目。美国人并不爱储蓄,甚至为了今天的生活透支未来的财富,“为明天储蓄”项目通过简单而精巧的助推设计大幅度提升了人们对养老金账户的储蓄率。例如,为减少人们对损失的厌恶情绪,建议企业员工在涨工资时提高储蓄率,此时员工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建议。此外,助推项目运用了人们的思维惯性——“许多人会做的事就是什么也不做”,改变参与养老金计划的默认选项,将原来的默认“不参加”改为默认“参加”。默认“不参加”时,参加需要申请;默认“参加”时,退出需要申请。这一微小的调整显著提高了养老金计划的参保率。

  “促进”方法及其应用

  “促进”(Boost)也可以为社会治理提供可行的心理干预路径。这是2016年瑞典的格鲁恩-雅诺夫和德国的赫特维希提出对人类行为进行干预的另一种科学方法。它是指通过培养人们的能力来帮助人们自主选择的干预方法。促进的干预目标是能力而非即时的行为。目标能力既可以是某一领域的特定能力,也可以是一般性的能力。通过发展已有的能力或培养新的能力可以让人们做出特定的行为,但干预的重心在于保护和行使人们的自主选择权。“促进”思想假定人们的认知与动机过程是可锻造和值得发展的。它将人的思维当成生态理性启发的适应性工具箱,人们在经验的指导下使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启发式策略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因此,“促进”方法关注外部环境(如信息的呈现或物理环境)和内部认知能力(决策的策略、程序化路线、自动化过程)的提升以及两者的结合。与助推相比,“促进”干预的效果更为持久,甚至是永久的、难以逆转的,而且能力的培养需要获得人们的合作意愿,相对更加透明,更能保障人们选择的自由性。

  促进的干预方法已经在各个领域得以运用。同样以养老金储蓄为例,我们可以使用两个已被证实有效的促进方法来为提升养老金储蓄率设计可行的方案。第一个有效的“促进”方法是“简单启发式”模型。“促进”方法侧重于通过“经验法则”来培养个体处理某一特定领域问题的能力。养老金储蓄的专业知识包括复利、通货膨胀和风险分散等,“促进”方法可将这些知识简化为“养老储蓄是多元化的风险分散投资中的一种”这一经验法则,从而帮助人们增强对养老金储蓄的直观理解,使其易于操作。第二个有效的“促进”方法是培养人们在“当下自我”和“未来自我”之间建立心理联系的能力。人们之所以产生对现在回报的偏好而不愿意为未来储蓄,是因为人们较难感受到“未来的自己是今天储蓄的受益者”这一事实。可以通过给人们呈现外貌随时间变化的图片,或者让人们写一篇关于想要后代如何记住自己的短文,来增强人们感受到的当前自我和未来自我的连续性,由此可以帮助人们在养老金储蓄时自主做出更理智的选择。

  “由心而治”理念及其应用

  “由心而治”的基本思想是从心理建设这一内容或目标着手开展社会建设和社区建设,而且要按照心理规律开展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辛自强认为,心理学研究者应该关注社会治理的“内生”心理学问题,最终建立社会治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并开展“由心而治”的国民心理建设实践和社会治理实践。

  “由心而治”的理念是由社会治理的心理本质决定的。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的问题,无论是治理的主体、客体还是治理过程,都涉及各种心理问题或心理学问题,那么问题解决之道就是开展面向人的心理建设,实现“由心而治”:把现实社会心理问题作为社会治理的对象;把提升治理主体的社会治理能力作为改进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把改善群体决策质量作为社会治理干预的核心内容;依循心理学规律开展各项社会治理实践;把心理学方法和技术作为社会治理的工具选项。

  若要系统性地、有计划地解决社会治理主体、客体以及治理过程中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国家和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要开展必要的心理建设。对于心理建设,可能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总体的或专项的心理建设实践方案。由心而治的理念已经被用于社区治理实践。辛自强课题组近期在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的一个社区,通过“影像发声法”这一行动研究方法来干预居民的一种特定社区参与行为——垃圾分类行为,即让居民拍摄有关社区垃圾分类问题的照片(影像),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照片(发声)。研究结果表明,影像发声法的干预(三次照相与讨论活动)改善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行为意向,增加了社区的一般参与行为、邻里互动和社区认同。在这一干预过程中,研究者并没有直接指令社区居民应该如何做垃圾分类,而是由居民自己作为行动者自主定义问题并寻求问题解决之道。

  助推、促进和由心而治这三种社会治理的心理学思想,都是通过心理学对于人性的了解来引导人们做出合适的行为,从而推动对社会的“善治”。助推和促进两种思路都侧重于社会治理的方法取向,关注实现特定目标的心理学策略的运用,而“由心而治”的理念不仅强调社会治理的方法取向,将心理学具体的方法和技术作为社会治理的工具选项,而且强调心理建设是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内容或目标。在社会治理的实践中,要明确这三种心理学路径的异同,并做到综合施策。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的心理建设研究”(16AZD05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