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盈秀 陈幼贞:认知训练改善前瞻记忆年老化现象
2017年11月13日 12: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13日第1329期 作者:郭盈秀 陈幼贞

  前瞻记忆是对未来需要完成的活动或事件的意向的记忆。例如,记得在吃饭前服药、记得明天上午参加重要会议等。前瞻记忆的年老化现象是指老年人的前瞻记忆存在与年龄相关的衰退。Lawton的研究显示,与机体受损或者疼痛相比,这种认知衰退对老年人的生活更具威胁性。目前,研究者建立了两种提高前瞻记忆的认知训练方法:策略训练法和过程训练法,可从不同方面提高老年人的前瞻记忆水平。

  老年人的前瞻记忆呈现出年老化现象

  前瞻记忆包含两种成分:一是回溯成分,即记住要执行的活动以及执行活动的时机;二是前瞻成分,即在适当时机记起去执行这项活动。任何一种成分出现问题都将造成前瞻记忆失败。日常生活中50%—70%的记忆失败都属于前瞻记忆失败。

  前瞻记忆年老化现象表现为老年人前瞻记忆失败的情况更加普遍。一种观点认为前瞻记忆年老化是非特异性的,老年人工作记忆、认知控制等功能的衰退导致了前瞻记忆的衰退。Schnitzspahn等人考察了不同年龄组的前瞻记忆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认知功能测验评估了被试迁移、更新、抑制和工作记忆等能力。结果发现,前瞻记忆和认知功能都出现了年龄相关的衰退,进一步分析发现抑制和迁移能力能够预测前瞻记忆水平。另一种观点认为前瞻记忆年老化是特异性的,前瞻记忆的衰退与意向有关。Craik和Kerr认为,意向的暂时疏忽是老年人前瞻记忆差的原因,前瞻记忆年老化是由于前瞻成分随年龄发生了变化。Maylor则认为,前瞻记忆年老化是由于意向劣势效应,老年人容易忘记要执行的活动,前瞻记忆的回溯成分受损。陈思佚和周仁来发现,前瞻记忆的年老化主要表现在前瞻成分上。上述两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前瞻记忆年老化的原因,同时也为前瞻记忆认知训练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向。

  前瞻记忆的认知训练

  有研究表明,认知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甚至可以延续至老年期。因此,有研究者希望通过认知训练来提高老年人的前瞻记忆。近年来,Kliegel等人提出了前瞻记忆认知训练的理论框架,强调需根据前瞻记忆的不同阶段来确定认知训练的关键成分,进而解决前瞻记忆年老化问题。该理论将前瞻记忆的加工过程分为4个阶段:意向形成阶段,该阶段是意向编码和计划过程;意向保持阶段,意向被保持在长时记忆当中;意向激发阶段,个体根据前瞻记忆线索探测到意向执行的恰当时机,并从记忆中提取意向;意向执行阶段,个体成功地执行意向。成功的前瞻记忆依赖回溯记忆过程(如编码、提取),同时也受意向控制和执行过程的影响。Kliegel等人指出,老年人的前瞻记忆表现能从不同的认知训练中获益。不同的训练方法应该与前瞻记忆不同加工阶段的认知需求相适应,如计划的结构化。

  目前,前瞻记忆的认知训练有两种主要方法:策略训练法和过程训练法。二者均是在已有认知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训练目的、内容和内在机制上与其他类型的老年人认知训练方法具有相同之处。相比于其他类型的认知训练,前瞻记忆训练方法更简单易行,贴近生活,外部效度更高,因此迁移效果会更好。

  策略训练法提高前瞻记忆水平

  策略训练法通过训练老年人使用各种记忆策略,以提高他们利用认知资源的能力。策略分为内部策略和外部策略两种。内部策略通过训练个体的计划、编码和记忆储存能力来提高前瞻记忆水平。执行意向策略是一种有效的内部策略,该策略要求老年人在意向形成阶段将意向用言语表达为“如果X出现,那么我就会执行行为Y”。当遇到特定的情形“X”时,计划行为“Y”将自动激活,信息更容易提取。Brom的研究表明,使用执行意向策略的老年人具有更好的前瞻记忆,执行意向提高了前瞻记忆的编码质量,从而使意向更容易被提取。Zimmermann和Meier则发现执行意向策略只对老年人有效,对青少年和成年人并无影响。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内部策略能起到补偿作用,而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认知能力处于高峰,运用策略无法提高前瞻记忆水平。

  外部策略通过外部记忆工具(如时钟和手机)的使用,来起到记忆线索的作用。Alexandra等人考察了使用电子设备对大脑损伤病人前瞻记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被试使用电子设备时,他们更少地遗忘要执行的意向。外部策略无法直接提高前瞻记忆能力,但通过降低意向提取难度,可以使老年人的前瞻记忆维持在一定水平。从前瞻记忆的过程模型来看,内部策略主要是针对意向形成阶段,外部策略主要是针对意向激发阶段。

  过程训练法提高前瞻记忆水平

  过程训练法是通过对基本认知过程的训练(如工作记忆),来提高特定的认知能力。其基本原理是核心认知神经资源的改善能够促进认知功能的提高。过程训练法一般涉及顺序加工和频繁的记忆更新任务,通常设计成计算机化的适应性训练程序。计算机程序能够根据训练者的数据自动调节任务难度水平,最大限度地接近训练者认知功能的上限。

  Rose等人的研究采用过程训练法版本的虚拟星期范式,检验老年人的前瞻记忆能否提高,以及训练效果能否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研究包括3个实验组,其中过程训练组完成虚拟星期任务的训练,积极控制组完成音乐训练,控制组不做任何训练。训练结束后,所有被试要进行一系列的前瞻记忆测量。例如,回拨电话任务,当被试待在家中接到实验者的电话后,要求他们必须准确地在10、25、35和40分钟后给实验者打电话。实验结果显示,过程训练组的前瞻记忆表现显著高于两个控制组。此外,过程训练组在真实生活中的前瞻记忆也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意味着过程训练法的效果得到了迁移。科学合理的认知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前瞻记忆水平。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