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能 董妍:生态环境影响社会信任
2017年09月25日 08: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25日第1299期 作者:李哲能 董妍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然环境对个人内在心理特质的发展与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气候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研究者开始着眼探究气候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影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信任是人际关系的基石。在有关信任的近期研究中,人们也发现了生态环境因素对信任的影响,但两者的关联还会受到社会文化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的调节。

  气候环境影响社会信任

  气候经济模型认为,气候的变化作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一种压力源,与社会中居民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而物质财富作为个体的一项重要社会资源,在帮助人们应对压力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人们在应对压力源之前,首先会判断:压力源对自己是否重要;自己是否具有应对压力的资源。根据结果,他们会将压力源评价为一种挑战或威胁。当人们面对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时,如果他们有充足的经济资源来帮助其应对环境所带来的压力,那么他们会将气候视为一种挑战,从而激发出兴奋和渴望的情绪,并且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可能获得利益的机会上,表现出更多的积极合作行为;反之,则会将气候视为一种威胁,从而激发出恐惧和焦虑的情绪,相比获得,他们更害怕失去,常因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而选择消极逃避,主动放弃合作共赢的机会。

  可见,经济资源能影响人们对气候环境压力源的感知,使他们产生不同的信任行为。实证研究也证明,在气候环境适宜的社会中,不管经济水平高低,人们的社会信任水平没有差异;但是在气候环境恶劣的社会中,较高经济水平社会的成员所表现出的社会信任水平也会更高。

  不确定性规避的作用

  研究表明,如果人们能够很好地利用经济资源处理气候环境所带来的压力,将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共安全、社会公平以及个人的自我表现和成长。而这些因素是不确定性规避这一文化层面变量的重要预测指标。

  不确定性规避是指在面对不可预测、不可控制的社会环境时人们所产生的不舒适感,它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于不确定性的厌恶程度。在不确定性规避水平较高的社会中,人们推崇对社会制度的高度遵从,使用法律和规则严格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将不确定性降到最低;反之,人们则推崇个人自由,鼓励成员进行自我管理。因此,相比于后者,前者环境下的社会成员思维更固化、创新能力更低、对社会道德伦理准则的遵守更死板。

  信任行为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在社会活动中充满着不确定性。高不确定性规避的社会不会通过“鼓励人们信任他人”的做法来促成社会合作,他们因害怕背后可能的潜在风险而选择按照公认的规章制度办事。但是,在低不确定性规避的社会中,则恰好相反,人们更愿意通过“信任他人”来促成良好关系的建立。考虑到不确定性规避会影响社会信任,德君·托尼·孔将其纳入社会信任的气候经济模型(见图1)。这一模型得到了实证研究的验证:在经济水平较高的社会中,气候环境能够通过不确定性规避这一变量显著预测社会信任水平。对原有模型来说,文化层面变量的引入,不仅解释了原模型中生态因素对社会信任影响的内在机制问题,而且证明了社会信任既受到生态环境影响,又脱离不了文化环境的作用,进一步扩展了该模型的理论意义。

  生物因素影响社会信任

  研究者认为相比于基因因素或环境因素中的任何单独一个,两者的交互作用对人们社会心理功能的预测都更精确。目前,研究者已经调查出了某些基因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分布情况,这使得从群体层面研究基因对社会信任的影响成为可能。

  5-羟色胺(5-HTT)作为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神经递质,对于人们的情绪加工、感觉认知等都会起到调节作用,尤其能影响到人们对风险的感知与态度。研究证明,5-羟色胺水平的提高,能够减少压力反应,从而促进信任行为。而这种神经递质的产生和释放是受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5-HTTLPR)调控的,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中主要包括S等位基因(S-allele)和L等位基因(L-allele)。个人层面的研究发现,带有S等位基因的个体更倾向于注意负面的刺激和情绪信息,他们更易产生恐惧性条件反射,表现出神经质行为。这样的个体将生活中的压力认知为一种威胁,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是不确定的、充满风险的,从而会体验到恐惧、焦虑情绪,做出规避不确定性的行为。群体层面的研究发现,5-HTTLPR的S等位基因单独在国家民主情况与社会信任的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表现为尽管民主和信任存在正相关,但相较于S等位基因存在率低的社会,在存在率较高的社会中,个体更倾向于悲观地看待民主环境与社会信任之间的联系,他们通常也更不愿意相信他人。

  德君·托尼·孔将5-羟色胺的S等位基因作为一个重要变量,纳入先前的气候经济模型中,提出了社会信任的基因—气候经济模型(见图2)。该模型认为5-HTTLPR的S等位基因在气候—经济环境对信任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它使得群体倾向于避免不确定性,同时降低了社会信任水平,这种调节作用只出现于5-羟色胺S等位基因存在率低的社会中。该模型明确了气候经济因素发生作用的边界效应,进一步解释了在5-羟色胺的S等位基因存在率不同的社会中,气候经济环境是如何影响社会信任的。由于引入了基因变量,通过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来解释社会成员的信任水平,使得模型内容进一步得到丰富与升华。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在影响社会信任的因素中,气候因素和基因因素较为稳定,经济水平和社会文化因素则相对容易改变。因此,这两个因素便成为社会管理者提高居民信任水平的着手点。对于气候环境恶劣、5-羟色胺的S等位基因存在率较低的地区,可以通过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均收入的方法来稳定社会信任水平;但是对于气候环境适宜的地区或者5-羟色胺的S等位基因存在率较高的地区,物质资源的积累对社会信任的影响并不大。对所有国家或地区来说,降低居民的不确定性规避水平,对人们社会信任的稳定或提高都会起到重要作用。居民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源自内心的不安全感,为了消除这种不安全感,政府需要在老百姓关心的领域建立并完善保障机制,相应的民生保障性法律制度的建设工作也要跟上,老百姓自身的不确定性规避水平才能降低,社会信任水平也将随之上升。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绪影响人际信任的效应与机制研究”(315009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