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凡 王沛:三重自我的层级关系
2017年03月21日 08: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3月21日第1171期 作者:高凡 王沛

  自我并非是一个单一的、整体的认知结构,它至少包含三种基本的表征形式:个体自我、关系自我、集体自我。三重自我的同时存在使得人们可以变换个体对于自我的感知。当前,对于个体自我、关系自我、集体自我究竟哪一个占据动机的首要地位还未达成一致性结论。借鉴三重自我动机性地位假设的关系模式来分析三重自我的认知性层级关系,可知越重要的自我对于认知加工的影响越大。

  自我一直是心理学领域内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因为自我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大量研究表明,自我并非是一个单一的、整体的认知结构,它至少包含三种基本的表征形式:个体自我、关系自我、集体自我。个体自我由那些可以区别自我和他人的属性组成,体现着个体独特性的方面;关系自我由那些与重要他人共享的属性组成,并定义关系中的角色,体现个体人际性的方面;集体自我由那些在群体成员之间共享并与外群体相区别的属性组成,反映个体作为核心社会群体的成员以及对于核心社会群体的认同,体现个体群际性的方面。三重自我的同时存在使得人们可以变换个体对于自我的感知。

  动机性视角:提升或保护自我

  尽管每一种自我都很重要,但它们可能并非“同样”重要。研究者主要从自我保护和自我提升的角度对三重自我的动机性地位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以下四个主要的理论假设。

  个体自我首要性假设认为,个体自我是最重要的自我,是人类经验的核心。一方面,为了维持正面的自我形象,人们喜欢将自我与积极特质联结在一起,讨厌将自我与消极特质相联系。与此同时,人们总是感到自己比“一般人”的优秀品质更多、不良品质更少。此外,人们还会产生自我服务偏见,倾向于对自己满意的结果进行内部归因,对不好的结果进行外部归因,即便在群体背景下仍然存在这样的倾向性。另一方面,为了抵御对于正面自我形象的威胁,人们会贬损不利信息的传递者;当无法否认不利信息时,会不予回忆或者贬低此类信息的价值。

  关系自我首要性假设认为,关系自我是最重要的自我,是人类经验的核心。一方面,为了维持和提升自己重要的亲密关系,绝大多数人在评价自己的重要关系时都会产生积极偏差,他们对于亲密关系的评价要比实际情况积极得多,并且常常会认为亲密关系中另一半的特质是积极的,尤其会对那些与亲密关系相关的中心特质产生积极评价。受到提升关系自我动机的驱使,父母会认为他们自己的孩子相比其他儿童拥有更多的积极特质、更少的消极特质。另一方面,受到保护关系自我动机的驱使,人们会极力抵抗现有关系的终结和社会排斥。一旦关系破裂,便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和生理痛苦。

  集体自我首要性假设认为,集体自我是最重要的自我,是人类经验的核心。一方面,受到维持和提升群体关系动机的驱使,人们会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来迎合群体中大多数人的观点,甚至出现群体观念的极化。在此基础上,人们会通过对内群体成员表现出积极的知觉、态度和行为来提升并保护积极的群体形象。群体成员甚至还会对自己所在群体持有积极的认知偏差,表现为倾向于将群体的成功归因为群体本身,将群体的失败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另一方面,受到抵御内群体威胁动机的驱使,人们感受到内群体受到威胁时,会对威胁者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态度和回避行为,有时甚至会产生冲突和暴力行为。

  情境性假设认为,个体所面临的情境决定着当前哪种自我成为最重要的自我。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都不是自我概念的动机核心,这三种自我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情境因素而非自身。当前情境如果要求提升或者保护某种自我,人们就会根据情境的需要将其切换为当前最重要的自我。事实上,有关工作自我概念、符号互动论或者角色理论和万花筒自我的研究都表明,自我表征会分别随着规则显著性、角色重要性以及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等情境性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不难看出,支持每种假设的证据都涉及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人们希望提升或者保护自我,避免自我受到威胁。人们努力维持个体自我的正面形象以及抵御自我威胁是对个体自我的提升和保护,试图维系并促进重要关系以及阻止关系的破裂是对关系自我的提升和保护,尽力维持较好的群体形象以及抵御群体威胁是对集体自我的提升和保护。早期的一些研究通过不同的方法渐次比较考察了个体自我首要性假设、集体自我首要性假设和情境性假设,其研究结果均支持个体自我首要性假设,并且这一结果在不同的情境条件下也得到了证实。但当把关系自我纳入到比较的结构中时,个体自我首要性假设似乎并不总能得到证实。当前,对于个体自我、关系自我、集体自我究竟哪一个占据动机的首要地位还未达成一致性结论。

  认知加工视角:对记忆的促进效应

  我们可以借鉴三重自我动机性地位假设的关系模式来分析三重自我的认知性层级关系:越重要的自我对于认知加工的影响越大。探究自我对于记忆的影响是从认知视角探究自我的重要内容,自我影响记忆的一个具体表现是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它是指相对于其他记忆加工而言,与参照自我进行的加工任务能够获得最好的记忆成绩。那么,当我们参照三种不同的自我进行信息的编码时,其对相关信息记忆的促进效应是否会有所不同?很显然,参照更重要或者更基础的自我进行编码,对于随之而来的记忆的促进效应更大。

  当比较个体自我和集体自我对于记忆的影响时,一些证据支持个体自我对于记忆的促进效应更大,说明个体自我比集体自我更为重要,另一些研究则发现个体自我和集体自我同等重要。造成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所选取的“集体”不同。有的研究者选取群体规模较大的概念来代表集体自我,此时集体自我对于记忆的促进效果要明显小于个体自我。但当研究者选择“大学”这种群体规模较小的概念来代表集体自我时,就会发现集体自我具有与个体自我相同水平的促进效果。

  当比较个体自我和关系自我对于记忆的影响时,更多的证据支持两者能够对记忆产生相似的促进作用,即个体自我和关系自我处于同等的认知地位。关系自我可以被划分为家族自我和亲密他人自我两类,因而研究多选用朋友、伴侣、父亲、母亲等重要他人作为关系自我参照条件。现有研究结果更多显示个体自我和关系自我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处于同等地位,但对于不同国家的被试而言,用来代表关系自我的重要他人可能有所不同。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AD11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