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 徐景:手机使用对认知有消极影响
2017年02月27日 08: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2月27日第1155期 作者:杨玲 徐景

  【核心提示】随着手机存在数量以及使用频率的增加,人们极有可能频繁地受到手机的影响。研究发现,手机使用造成的认知分心降低了个体对情境的感知,大大增加了危险行为发生的概率,不但将个体自身置于危险的情境,也会对他人的安全造成一定危害。

  手机作为一种无线通信设备,是人际间沟通最常依赖的设备,在公共场所中被广泛使用。最近的研究表明,人们变得越来越依赖手机。人们将使用手机描述为经历了“一场与手机的个人连接”,很多人认为,自己与手机有一种情感性的连接,如果没有手机他们会感到非常焦虑。随着通信设备的发展以及科技能力的增强,如个人备忘录和导航功能等,人们更加将手机视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会觉得他们与自己的手机有一种密切的“私人关系”。调查显示,76%的人表示他们的手机一直处于开机或者大多数时候处于开机的状态,24%的人认为即使他们正在开会或吃饭,也必须要接电话。随着手机存在数量以及使用频率的增加,人们极有可能频繁地受到手机的影响,因为不论是自己还是周围的其他人都正在使用手机。

  手机使用会造成认知分心

  大多数对于手机使用的研究都关注于使用手机是如何影响司机的认知状态的。司机注意力分散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使用手机则是导致其注意力分散的一个关键原因。类似于酒驾引发事故的风险,由使用手机所引发的这些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并且,这种影响并不会随着个体练习使用手机次数的增多而降低。许多研究使用模拟驾驶任务考察使用手机对司机的影响,发现不管是通过手提还是免提的方式使用手机,司机在改变速度或方向的时候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刹车反应会更慢,闯红灯的次数也会更多。也就是说,司机在打电话的时候,尽管他们的眼睛看着马路,但思想上的注意力已经被转移开了。大卫(David)等人通过实验考察了打电话对模拟驾驶的影响,结果发现被试一边打电话一边开车时,即使他们直视前方,但能够记住前方物体的时间也是非常短暂的。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握住手机并开始拨号这一行为对司机产生影响,而是打电话影响了司机的认知。人们在打电话时,视觉注意受到损伤导致认知损伤,以至于司机在行驶过程中“看见”得更少,并对他们直接看到的物体记住得也更少。或者说,司机在使用电话的时候,认知负荷增加,导致他们的注意搜索能力减弱。尽管对于司机来说,行车路线可能往往是比较固定的,但是操作手机所需要的额外的认知努力使得司机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司机在开车时使用手机会产生一种“疏忽性的视觉缺失”,这种认知状态增加了司机的反应时间,限制了其探测公路条件并做出改变的能力。

  近期已有人开始研究行走时打电话对人们的影响,行人在过马路时发生事故的概率要远远高于行走于其他地方发生事故的概率,在这些事故中,又有很多是由于行人注意力缺乏所造成的。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在走路时打电话会影响到他们的视觉注意,比如,研究人员发现,在过马路的时候,大多数对着手机讲话的人看不见他们旁边骑着单轮车的小丑。再如,在杰克(Jack)等人的研究中,被试沿着一条规定的路线行走,其中一半被试正在用手机通话,而另一半被试握着手机等电话(其实一直都不会有电话打进来),实验结束后让两组被试回忆种植在道路两旁的植物,结果显示,用手机通话的被试回忆的植物数量明显少于没有通话的被试。所以说,对于使用手机的行人来说,注意力分散会增加他们发生事故的风险。

  不管是对于使用手机的行人还是司机,使用电话造成的认知分心降低了个体对情境的感知,大大增加了危险行为发生的概率,不但将个体自身置于危险的情境,也会对他人的安全造成一定危害。

  手机交谈更能打扰到他人

  考虑到每年可能有数百万旁人会听到数百万通电话交谈,手机交谈对偶然听到的旁人是否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一问题值得研究。有研究者发现,82%的被调查者都曾经受到过电话交谈的打扰,且其恼怒程度取决于公共位置。

  爱默生(Emerson)等人首次考察了单边交谈对路人的认知影响。在他们的研究中,被试需要在计算机上完成语词任务和动作任务,任务期间会有时长为60秒的不同类型的讲话:单边交谈(即打电话)、双边交谈(两个人在谈话)、独白以及沉默。研究人员告知被试他们听到的讲话的声音来自电脑发音,要求他们忽略讲话内容,并将注意力集中在计算机任务上。在这个研究中,所有被试都会在语词和动作任务中“无意”听到上述五种不同类型的听觉干扰。研究发现,当与基线水平(即沉默)相比较时,被试会更容易受到偶然听到的电话交谈(不管是相比于独白还是双边交谈)的影响并分心。在随后的研究中,爱默生及其同事过滤了谈话内容,使得谈话变得令人费解。不同于他们的第一项研究,将独白、双边交谈和单边交谈分别与沉默相比较时,都没有发现显著差异。这说明不管是打电话还是双边谈话,当谈话内容变得不可理解时,对旁人造成的影响也会降低。因此,研究者认为,由于手机交谈更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手机交谈比其他对话形式更能够分散注意力。

  后来,蒙克(Monk)等人在公交车站或火车上调查了偶然听到打电话或双边交谈的人们,同样发现打电话会更引人注意并更具有打扰性。这种差异并不是由于手机的存在,而是打电话这种单边交谈的形式会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他们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打电话的认知效应,并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实验和纯粹的自然环境实验中架起了一座桥梁。在研究中,他们要求被试进行猜字谜任务,其间实验助手会伪装成假被试,在真被试身边打电话或进行双边交谈,谈话时间和谈话内容都是事先规定好的,实验结束后,让被试对谈话中出现的单词进行再认,考察他们对谈话内容的记忆。相比于爱默生等人的研究,蒙克的研究是将被试置于一个更加真实的交谈环境中,比如不会通知他们交谈会在哪里发生,被试也不会意识到这个谈话其实是实验的一部分。这个研究的现实性使得它对人们不经意听到谈话的真实环境更具有囊括性。研究人员假设,在自我报告问卷、猜字谜任务以及再认任务中均会显示,听到打电话的被试比听到双边交谈的被试更易分心。而结果也正如他们所假设的那样,听到打电话的被试确实比听到双边交谈的被试更心烦意乱。此外,听到打电话的被试在再认任务中表现更好,在对谈话中的单词进行反应时,表现得更自信且更准确,这说明他们记住了更多的谈话内容。因此,研究人员普遍认为,打电话也会对周围人的认知造成消极的影响。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