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积家:抓住历史机遇 繁荣民族心理学
2017年02月21日 08: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2月21日第1151期 作者:张积家

  2015—2016年,是中国民族心理学快速发展的时期。民族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广泛进入了政府、研究者和民众的视野。

  机遇促使民族心理学快速发展

  民族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得力于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机遇。首先,党中央提出“中国梦”的执政理念为民族心理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重要理念。民族心理学研究民族地区人们的社会行为、内在心理特点和规律,涉及特定民族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旨在了解民心、测查民愿、实现民志、增进民福。民族政策的制定、民族工作措施的采取须切合少数民族同胞的心理。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民族心理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力。“一带一路”建设将不仅仅是沿线国家、地区在经济方面的合作与共赢战略,也是沿线不同文明、文化之间和谐对话和民心相通的工程。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目标,“民心相通”是基础,它是指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对“一带一路”的理念和目标有相似的认识,能够相互理解。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者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心理学界的联系,为“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工程提供科学理论和政策建议。我国约有30个跨界民族(指分别在两个或多个现代国家中居住的同一民族),总人口约6600万人。他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同一民族在经济、文化、社会、宗教方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纽带。加强对跨界民族心理的研究,也将推进民族心理学的发展。

  再次,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由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差距有所拉大,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也有所加剧,加之境内外某些势力的挑拨,在部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的局面遭到破坏,民族关系变得紧张。如何改善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是关键,而民族心理学研究将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心理学在有关少数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思维、语言、人格、品德、自我、民族认同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土心理学、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使许多研究者更加关注并用实验法和认知神经科学方法研究本民族的心理。而一些跨学科研究如文化人类学和心理人类学的发展也为民族心理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助力。跨文化心理学关注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比较,研究不同文化下普遍存在的心理规律。文化心理学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心理规律,注重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差异。本土心理学探讨以地域为特性的文化背景下的心理与行为。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文化的特殊性和通则性。心理人类学研究群体的人格、人格的性别差异和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为民族心理学提供有效的实验方法和研究手段。民族心理学成为心理学与人类学两大学科群交叉聚合的领域,二者共同推进了我国民族心理学的深入发展。

  理清学科发展的重要关系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丰富的民族工作经验可以为世界多民族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我国学者也应为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合理建议。这需要研究者加强学科建设,理清学科发展关系,关注民族心理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处理好民族学研究取向与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关系。研究者应加强交流与沟通,相互借鉴与印证各自研究成果,改变“各说各话”的局面。民族学研究者多采用以田野调查为代表的质的研究范式,由于贴近生活,更有利于发现问题;心理学研究者多采用以实验法为代表的量的研究范式,由于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更有利于确定变量间的相关和因果关系。在研究民族相关问题的心理机制时,应同时采用两种研究范式。关注民族关系与民族团结的心理机制问题,包括民族关系、民族团结的类型、形成途径、过程与影响因素;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心理机制问题,包括两种认同之间的关系,遗传、历史、民族标签、教育在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中的作用,内外群体的心理效应在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中的表现与作用机制;跨民族交往与友谊的心理机制问题,包括影响跨民族友谊的心理因素,文化信念、文化符码、民族标记对跨民族友谊的影响等;民族排斥与民族偏见的心理机制问题,包括民族排斥的表现形式,民族排斥对民族交往、民族关系、民族友谊的影响。

  人类心理以生理和生物的结构和过程为基础,因而不同民族的心理具有共性;同时,人类心理又高度依赖所处的文化与情境。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人类共同心理特征与民族特异心理特征的关系。在坚持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同时,重视社会与文化对心理的影响;在提出研究假设和解释研究结果时,应以民族特有的历史与文化为基础,要了解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设身处地地用这个民族成员的眼光去看世界,同时直面现代社会变迁带来的心理冲击和心理震荡,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居住地改变带来的心理不适,文化变迁对少数民族婚姻制度和亲属制度的影响等。具体到研究成果的应用上,就是要处理好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民族心理研究要有利于少数民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但少数民族同胞亦有追求现代化的权利,如何能够达到统一与平衡,是对研究者智慧的挑战。

  语言作为一个民族最明显的特征,其蕴藏的思维规则、符号系统及历史文化是传承民族特有文明和思想的活化石。沃尔夫提出的语言关联性假设认为语言影响认知。民族语言—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表征、语码转换,文化混搭、掌握汉语对少数民族认知与人格的影响,民族语言对双语者基础认知、社会认知、人格的影响,民族语言影响双语者认知与人格的途径,少数民族语言中科学概念表达的缺乏对少数民族学生理科学习的影响等问题需要民族心理学工作者在未来继续深入研究。

  (本文系全国民族教育研究合作课题(MJZXHZ15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国家民委民族语言文化心理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心理与教育重点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