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边界的建立与打破
2017年01月17日 08: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月17日第1132期 作者:周爱保 袁彦

  在儿童2—3岁时,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这是自我边界的第一次建立。这一过程可能持续到青春期或成年之后。自我边界的打破出现在青春期或成年初期。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坠入情网”。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边界的某一部分突然打开,使个体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合而为一。

  人们对这样的场景一定不陌生:单身的小A兴冲冲地回家过年了,七大姑八大姨围上来:“老大不小了,赶紧找个对象结婚”、“早点结婚生孩子才是正事”……小A心里有苦说不出,因为他们自认为“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他只想问:我单身招谁惹谁了?这是我自己的事啊。此时的小A只想逃离。办公室里,同事对小B说:“明天就要检查了,你抓紧把这项工作做完。”彼此都心知肚明,这本来是同事的工作却推给了小B,而小B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说“不”,只好答应,接下来他的痛苦可想而知。最糟糕的是,这种推工作的事还会再次发生……

  看似没有关系的两个场景其实是由同样的原因引起的:小A的七大姑八大姨自我边界不清,把小A的事当成她们自己的事,所以那么着急。小B和同事自我边界不清,同事把别人和自己拉得太近,以为自己的事就是别人的事,小B碍于情面不能分清自己的职责范围,不好意思说“不”。这都是自我边界不清惹的祸,造成的结果就是双方都很痛苦。

  自我边界始建于2—3岁

  有学者认为,人际关系痛苦的根源在于缺乏界限感。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时,常常把自己的事依附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强行跨入他人的界限。就如同心理没有断奶的孩子,既有独立的愿望,又有着与母亲分离的深深恐惧,同时很难形成对事物的理性判别,常处于两难状态。在这样的家庭里,下一代受上一代影响,带着不明确的自我边界与恋人互动,与同事互动,与自己的下一代互动,形成代际传承模式,造成家庭关系悲剧的轮回。

  心理学将“自我边界”定义为:个体能够区别出自己和外在世界的不同,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分清自我与他人,认识到自我与他人都是独立的存在并接纳这样的存在,这样的认知就是自我边界。在人的一生中,自我边界一般要经历“建立—打破—重建”过程,主要涉及两个人:母亲和伴侣。个体只有顺利完成上述过程,才可能免受心理问题的困扰,摆脱因自我边界不清带来的痛苦。

  婴儿在刚出生的最初七个月还无法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界限,因而此时他们是没有“自我边界”的。在婴儿的感觉中,一切移动和固定的事物之间,他和周围的人群之间,单个个体和整个世界之间,没有任何界限和差别。比如,当他在地板上爬来爬去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跟着一起移动;他感觉饥肠辘辘时,以为整个世界与他一起挨饿。随着婴儿慢慢成长,认识和经验不断增加,于是他发现他和世界不是一回事。比如,他感觉饥饿,母亲不见得及时出现给他喂食。于是,在儿童2—3岁时,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这是自我边界的第一次建立。这一过程可能持续到青春期或成年之后。通常,儿童的自我边界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他与母亲的关系是否融洽。如果儿童失去母亲的爱或者母亲有严重的性格缺陷,多数会使得儿童成年后自我边界出现障碍,进而在关系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困扰。

  自我边界的打破出现在青春期或成年初期

  自我边界打破的最典型表现就是“坠入情网”。自我边界会使个体感到孤独和寂寞。有的人会囿于自我边界之中,把外在的一切排斥在外,对他们而言,自我边界是保护伞,孤独和寂寞反而会带来安全感。但大部分人还是渴望摆脱寂寞。坠入情网似乎是有效途径之一。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边界的某一部分突然打开,使个体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合而为一。个体突然冲出自我边界,情感就像决堤的洪流,个体带着难以言喻的狂喜之情与爱人结合在了一起。但是这种摆脱孤独的方法只是暂时有效,这是情感和心灵上的一种退化现象。因为坠入情网还不是真正的爱,相反,情侣只有“脱离情网”才能真正相爱。从坠入情网到脱离情网是自我边界的第二次建立,这种重建意义重大。坠入情网只是亲密关系的一个部分和阶段。情侣之间必须意识到,“我”和“他/她”是两个不同的独立个体,必须尊重、理解、容忍对方,求同存异,这样关系才会长久。否则,情侣之间只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和对方在爱好、兴趣、想法等方面相去甚远,差距好像无法缩短,各自的自我边界重新合拢,他们又恢复为两个不同的个体。幻觉破灭,有可能面临劳燕分飞的局面。根据埃里克森(Erikson)的八阶段理论,第五个阶段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其实就是自我边界的稳固确立,紧接着的第六个阶段是亲密关系的建立,其实是对前一个阶段自我同一性确立的一次检验。如果自我同一性没有很好形成,亲密关系就难以真正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坠入情网只会对自己和对方造成伤害,而且关系也不可能长久。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个体出现心理困扰大多根源于童年时期没有与主要抚养者(一般是母亲)形成正常的依恋。如果母亲有性格缺陷或是对孩子管教不当,就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以爱之名义伤害孩子,越俎代庖,左右孩子的升学、恋爱和婚姻。从咨询与治疗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往往是神经官能症的起因所在。这种情况在很多伴侣之间同样存在。因沉湎于情网而无法自拔,误认为坠入情网就是爱的全部,就是真正的爱,试图让自我边界在应该分化的时候依然保持融合状态,但很快伴侣间就会矛盾重重,冲突不断,亲密关系摇摇欲坠。如果此时双方能够意识到问题所在,做出一些改变,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彼此保持一定的心理空间和独立性,就有可能形成成熟的亲密关系,只有这样关系才可能长久。美国心理医生科斯特·派克将爱定义为一种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自我完善的意愿。也就是说,真正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不只是打着爱对方的幌子满足自己的要求,其目的是达到自己和他人的心智成熟。

  “关系密切”与“自我边界”并不冲突

  根据马库斯(Markus)等人提出的独立型自我构念与互依型自我构念理论,互依型自我中“我”不但包括我自己,还包括我的家人、我的朋友等。这种自我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别见外,都是自己人”,这样才显得关系好、感情好。这种互依型自我有利有弊,对于维持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可能让那些没有很好建构起自我的人迷失自己。这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何况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自我的边界本来就是动态变化的。但作为一个心智成熟而且人格健全的人来说,即使与他最亲密的人在一起,他也一定能清晰地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个人都需要独立的心理空间,彼此的互动总是有一定的边界。因此,形成清晰且具有弹性的自我边界总是必须的。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自我边界是逐渐形成的,如果幼年期没有形成明确的自我边界,将会影响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甚至会造成代际传承。父母应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形成独立的品格和明确、合理的自我边界,为孩子良好的人际互动做好铺垫。在人际关系中,双方都应分清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边界,将真正的爱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和他人的成长,保持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204)资助)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