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科学探索生命能量
2014年12月29日 08: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29日第686期 作者:席居哲

  

  研究表明,即便童年经历了严重的压力/逆境,长大成人后出现严重心理社会问题者也不会超出半数,所以生态系统质量与个体心理社会功能发展的关联,并非简单的、线性的或注定的。由此引发了心理学有关心理发展影响因素多重性和发展结果多样性的探讨,传统的心理病理学转向发展心理病理学,心理弹性研究脱颖而出,成为心理学界热议的话题。

  心理弹性变革传统发展观念

  与传统心理病理学研究视角相比,心理弹性研究带来了发展观念的变革:人蕴藏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能量,不会轻易地被严重压力/逆境摧垮。在此观念指引下,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视点、研究方法产生重大变化。

  研究视点上,心理弹性研究促使研究者从全域视野审视生态系统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还原了完整的发展图景:处境不利者既有发展得不好的(缺乏心理弹性),也有发展得好的(富有心理弹性);类似地,身处优裕环境者,既有发展得不好的(能力不济),也有发展得好的(充分发展)。

  在研究方法上,既有聚焦于人的研究方法进路(包括个案模型、弹性—非弹性模型、一般人群模型),也有聚焦于变量的研究方法进路(包括累加模型、相互作用模型、间接模型),还有聚焦于时间的研究方法进路(包括个案追踪模型、群体追踪模型),更有因素—过程整合模型(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将因素与过程整合到心理弹性研究中),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研究方法进路体系。

  弹性科学意义重大

  第一,弹性科学促使研究者从更宏观、更整体的视角来审视环境质量与发展结果的关系。将环境质量(从“差”至“好”的连续体)看作一维(X轴),将发展结果(从“差”至“好”的连续体)看作另一维(Y轴),构建平面二维坐标系,可看到四个象限:顺境而发展好者(第Ⅰ象限)、逆境而发展好者(第Ⅱ象限)、逆境而发展差者(第Ⅲ象限)和顺境而发展差者(第Ⅳ象限)。对于第Ⅰ、Ⅲ象限,研究者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而对于Ⅱ、Ⅳ象限,却被有意无意忽略了。印裔美国学者苏尼亚·卢塔尔指出,几个象限的结果相互印证,才能更好地把握发展的实质。

  第二,弹性科学丰富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到各种挑战或变化。弹性科学生动阐释了个体或组织系统对于挑战(包括压力、逆境、危险、巨变等)的成功适应、积极成长和蓬勃发展。这不是一种被动、无奈的适应,而是一种主动、成功的适应;这不是一种“无压一身轻”的发展,而是一种“迎难而上”的积极成长;这不是一种“勉为其难”的“凑合式”、“还说得过去”的发展,而是一种彰显人类积极向上生命能量的蓬勃发展。

  第三,弹性科学为发展干预及促进提示了新路径。对于个体而言,当前已有称为“弹性心理治疗”的技术,旨在调动诸多利于个体健康发展的因子和过程,增强个体的抗压能力,促进其实现成功适应和积极发展。对于组织而言,弹性科学既有助于帮助管理层分析所面临的挑战,从而找出应对的好办法,也有助于帮助组织发现潜在危险,避免恶性事故发生。

  第四,弹性科学为心理自助带来了新希望。心理弹性发展研究提示:健康发展并非必须以撤除压力/逆境为前提;更何况,一些人生中的压力事件(如疾病、死亡、离别等)是任何人都不能逃脱的。如何在充满压力的社会里保持良好的心身状态和积极的健康水平,就成为人们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弹性科学研究为我们准备了一个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的方案备选表。

  心理弹性被引入心理健康促进与干预领域

  迄今为止,心理弹性研究已掀起四波浪潮。在第三波浪潮时,基于心理弹性的个体心理健康促进与干预预防工作已悄然兴起,众多实践者的经历为学界提供了丰富而坚实的证据。这些证据反复提示,聚焦于心理弹性的心理健康促进及干预预防工作前景广阔。笔者及所在团队在一些学校中的干预实验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增进方案不仅富有成效且易于推广。数据显示,通过提升心理弹性,可以持续性地增进参与者的心理健康,这是一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积极健康。目前,我们正在将心理弹性增进方案用于对企业员工的帮助计划中。

  国际学术界有关心理弹性增进方案中,围绕个体水平的心理弹性增进方案最多,策略最多样。有的通过提供资源,对个体进行一些解决生活问题的技巧训练;有的通过活动体验,提升参与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其中既有认知—行为导向的团体干预,也有通过艺术治疗方式进行的小组干预,更有经由压力管理策略提升从而增进心理弹性的路径。

  紧扣家庭单元的心理弹性增进方案也颇具推广性。研究者认为,家庭作为个体发展的近端生态系统,诸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有学者探讨了增进军属家庭成员心理弹性的家庭教育策略;还有学者通过“优质家长工作坊”,提高亲子沟通技巧,通过改善亲子关系来提升儿童的心理弹性。

  聚焦于社会因素的心理弹性增进方案则探讨了基于学校、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心理弹性干预的可能性。比如,澳大利亚的语法学校积极心理学计划,通过课程设计,将心理弹性、乐观及其他积极心理学内容有机融入学校文化。

  确定有效整合的研究主题是当务之急

  心理弹性被视为心理资本的重要构件之一,弹性商的高低不仅与个体的适应和健康有关,更与个体的社会成就密不可分。心理弹性将成为21世纪最有前景、最为活跃、最有感召力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之一,但目前尚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在理论上,心理弹性研究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有效整合的研究主题,研究课题碎片化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当务之急是确定具有整合功能的主题。此外,心理弹性研究多具有测量驱动的意味,理论建构的步伐与实证研究的进展不成比例。尝试建构心理弹性理论和操作化较强的模型,并对之进行实证研究,亦是心理弹性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

  在实践中,心理弹性增进方案及其推进尚有以下不足:干预、预防及促进方面着力不均等,事后补救意味仍然比较浓;缺乏对心理弹性增进的持续性、追踪性干预研究;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弹性提升方案研究较多,对成人群体的探索相对较少;关于诸方案的效果评定,主观评估居多,客观测量较为缺乏。此外,要真正设计好和实施好一套切实可行的心理弹性增进方案,还需要充分考虑各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武勇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