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伟 陈兵枝:陆尔奎——不该被忘却的出版家
2018年08月27日 09: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27日第1523期 作者:王佳伟 陈兵枝

  1908年,我国出版史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型辞书《辞源》开始编纂,担任这部辞书第一任主编工作的是出版家陆尔奎。陆尔奎曾主编和倡导编写了出版史上多部具有重大影响的辞书,对我国辞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一直以来,陆尔奎“功成不居,身后寂寞”(见《辞源》第三版序言),他的生平事迹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甚至检索文献数据库也找不到一篇专门研究他的学术论文。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文献资料的零星记载,感受到这位出版家非凡的人格魅力,这对当今的出版工作仍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宁编辞书不做官

  张惟骧编纂的《清代毗陵名人小传稿》卷九“陆尔奎”条记载,陆尔奎,字浦生,号炜士,武进县学附生,光绪辛卯举人。“历充北洋学堂南洋公学教习。与无锡吴稚晖友善,讲维新之学。最早龚心湛任广东广州府知府,延主中学堂校务。融汇新旧,管教有方,诸生翕服。大府两次派赴东瀛考察,归办两广游学预备科于广州,挑选高材生入学,岭南人士宗仰备至。旋与当事不合,两广总督岑春煊延至幕中,代陈培养民德,一疏海内称诵。”由此可以看出,陆尔奎有教学经历,有海外留学经历,有管理能力,做了很多教育界的开拓性工作。正因为如此,各界人士对这位在教育事业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由于陆尔奎和同时期的朱世畴、刘士骥、杨玉衔等四人办学有“卓著成效”,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当时的两广总督岑春煊特意为这四人上书光绪帝,奏请给予他们官衔。其中为陆尔奎和朱世畴上报的是“光禄寺署正衔”。岑春煊在奏折中对陆尔奎大为赞赏,称其“品质端粹”“于教育素所研究”“视办学为性命,视学生如家人”“勤勤恳恳,罕有其伦”,还说“此次开办游学预备科臣复派陆尔奎为教务长以尽其能”。皇上阅后同意,批复“著照所请”。此事可参看《光绪朝朱批奏折》第一〇五辑。

  吴稚晖(吴敬恒)在陆尔奎主编的《新字典·书后》也对陆炜士(陆尔奎)的教育办学能力予以认可:“然先生留心于教育者,日益笃。且旋弃所谓大学者。专从事于中小学之普及教育,远赴粤桂间。彼中大吏兴建学校,莫不延先生创立规程。”以陆尔奎的办学能力、管理能力和人脉,他完全可以一直任职于官场或在教育界做管理工作,但他没有那样做。从教育界转到出版界,是陆尔奎事业的重要转折,这也为他的人生书写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陆尔奎从事出版行业也是为了教育和文化,至于他为什么离开广东到上海干出版,《清代毗陵名人小传稿》卷九记载,他是随岑春煊到上海的,然后受到商务印书馆邀请并入职,“光绪之际,随岑氏至沪,商务印书馆延纂法政书籍,尔奎以为欲求文化普及亟应创编辞书”。

  而更为可信的记载是,1908年,商务印书馆编纂教科书的高凤谦(高梦旦)到广州找到陆尔奎,二人谈到了编辞书的事,谈得很愉快,继而高凤谦把陆尔奎推荐给张元济,然后陆尔奎受邀到了商务印书馆。这一记载见于高凤谦撰写的《新字典·缘起》:“戊申游广州,与陆君炜士谈辞书之关系,所论大洽,归以语张君,乃要陆君主其事,又得傅君伟平蔡君松如方君叔远辈相赞助,至今年而脱稿,命之曰辞源,又刺取其单辞,先付手民,命之曰新字典。”这一说法也与陆尔奎撰写的《〈辞源〉说略》(第一版《辞源》的前言)中的“戊申之春,遂决意编纂此书”相吻合。由这段文字还可以看出,《新字典》是在《辞源》编纂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先于《辞源》出版。该字典有蔡元培先生的序言。张元济的孙子张人凤在其著作《智民之师张元济》一书中,也写到了高凤谦在广州与陆尔奎谈辞书编纂的事,陆尔奎受张元济邀请入职商务印书馆。

  才华横溢一通儒

  陆尔奎是一位学者型的出版家,他在教育、出版、语言、法政等领域均有建树。他的学问和社会影响力在当时是相当高的。吴稚晖在《新字典·书后》中称其:“道德学问,自少见重于乡里,彼之审查时变,善治名物之学,超于其侪辈。”王蕴章在《然脂馀韵》卷一中记载了陆尔奎的学问功底:“前记张船山买妾事,疑为后人附会,偶与武进陆炜士先生谈及,因检《药庵退守集》相示,则此事竟非子虚。”

  陆尔奎的才华在其对联中亦可见一斑。胡君复的《古今联语汇选》中收录了陆尔奎为他人撰写的三副对联,均为挽联。其一为“挽某君联”:“式遏寇虐,用逖蛮方,孰靖长缨成一旅;能执干戈,以卫社稷,不登中寿亦千秋。”其二为挽高啸桐联:“公便讽谏议垣,何益上下偷惰中国;我愿支离病榻,亦为家庭教育良师。”(原跋:啸桐先生,被荐御史入都,尔奎曾以私见,尼之及归而病,每问疾入卧内,辄叹其家庭教育之善侍疾者,虽童稚奴婢,皆恳恳有亲爱,非偶然也。尝戏语先生以病榻为教坛,成绩良好,如此令散人艳羡先生。粲然亦以谐语报之,今书此联盖纪实耳。)其三为挽周香谷联:“极目望西欧,看郎君淬掌陈书,黾勉同心期养志;何辞慰东野,有幼子挽须问字,婉娈茹痛强承欢。”周香谷为历史学家孟森之妻,《古今联语汇选》称其“性磊落,敢任事,持家有法”,孟森之所以能专心研究文史,全靠周香谷打理家务。周香谷的大儿子成家后游学西欧(德国),幼子在家由周香谷照料,周香谷为家事操劳,很少关注自己的身体,后来积劳成疾病故。陆尔奎的三副对联体现了对贤者的敬重之情,其才华也充溢于字里行间。

  此外,1909年,陆尔奎在《教育杂志》(商务印书馆主办)上发表了《论普及教育宜先注重宣讲》《论简易识字宜先定为义务教育》《论教育会之性质》等多篇学术论文,对当时的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刊登在《辞源》第一版上的《〈辞源〉说略》可以说是陆尔奎的代表作。该文分为“辞书之与字书”“辞书之与类书”“普通辞书之与专门辞书”“辞书之注释”“辞书之图表”“编纂此书之缘起”“编纂此书之经历”“此书之所希望”八个部分,系统地阐述了编纂现代辞书《辞源》的重要意义及原则,为后来辞书的编纂工作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1911年,陆尔奎还曾与沈钧儒、高梦旦、张元济等人发起创办了《法政杂志》。1911年该刊第四期刊有发起人名单。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张元济年谱长编》亦有记载。

  1913年,陆尔奎还曾出席中华民国教育部组织召开的读音统一会。那次大会是近代中国语文改革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学术会议,对后来汉语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黎锦熙的《国语运动史纲》记载,出席大会的会员共计80人,多为学界名家,如许寿裳、杜亚泉等。以陆尔奎编纂《辞源》的能力水平来看,他参加此次大会可谓人尽其才。

  公而忘私讲原则

  2016年1月3日《光明日报》刊发了文章《搭建通往传统文化的桥梁——记〈辞源〉第三版修订》,2016年1月12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文章《百年辞源:几辈人的接力》,两篇文章在谈及陆尔奎编纂《辞源》时,都写到了一句特别让人震撼的话:“陆尔奎也因此积劳成疾,目力受损而至双目失明。”此事《清代毗陵名人小传稿》“陆尔奎”条有记载:“成《辞源》四百万言,尔奎始终主持其事,于是我国文风为之丕变。积劳之后,两目遂盲。”为了编纂《辞源》而积劳成疾、双目失明,这是多么伟大的敬业、奉献精神!

  其实,关于陆尔奎的职业操守,其他文献亦有记载。1934年上海长城书局主办的《长城》半月刊第24期刊登了署名白羽的文章《记陆尔奎先生》,文中写到了白羽的朋友赵毅甫从常州到上海参加陆尔奎的追悼会(现在学者认为陆尔奎卒于1935年,依据《长城》杂志《记陆尔奎先生》一文可知其卒于1934年),赵毅甫称“陆尔奎先生是一位很有操守,做事很肯负责的一个人”。赵毅甫回忆自己刚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时,陆尔奎曾和他有过一些对话。陆尔奎问:“如果你在办公的时候,你的工作已经做完,这些剩余的时间,你怎样利用它呢?”赵毅甫回答说:“我利用这些剩余的时间,看些有益于身心修养的书。”陆尔奎说:“阅览有关于身心修养的书,固然很好,不过不能在办公的时间里看修养的书。须知办公的时间是你已经出卖给别人的时间,你怎能自己拿来利用呢。而且你的工作虽已做完,是不是已经做好,恐怕还是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工作已经做到尽善尽美的地步,有了多余的时间,你就应该再计划依你职务所应该做的工作。”《记陆尔奎先生》一文,还记载了陆尔奎在商务印书馆主持辞典工作时,用人“丝毫不苟”“一秉至公的态度”。由这些记载,再联系他在编纂《辞源》时“罗书十万余卷”积劳成疾的辛苦付出,不难看出陆尔奎公而忘私的高尚品格。

  陈存仁的《银元时代生活史》一书中,记载了当时的商务印书馆编委会的“审查委员”拒绝出版胡适《中国哲学史》的事。当时胡适著成了一部《中国哲学史》上册,有的审查委员批了“存疑”二字,意思是说书里有问题需商榷;还有的审查委员批了“似曾相识”四个字,意思是说与其他图书可能有雷同之处;陆尔奎作为审查委员就批了一句“无下册例不刊行”。就因为审查委员们严谨的工作作风,胡适的“问题书”搁置多年未得出版。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陆尔奎对待出版工作讲原则的严谨态度,没有因为作者胡适是名人,就放松出版要求。

  陆尔奎的职业操守还体现在他对读者的态度和他生病期间对待薪水的问题上。《少林武当考》记载,唐范生写信向陆尔奎请教问题,陆尔奎认真回复;《簋笙堂文稿》记载,19岁的谢冠生向陆尔奎提出《辞源》样稿的错误,他“虚怀服善”。200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张元济全集》第6卷“日记”部分记载,1917年“六月廿二日”,张元济看望生病的陆尔奎,劝其静养,“渠辞薪,余未允”。这就是说,陆尔奎生病期间,曾向张元济提出不领取商务印书馆的薪水,但张元济没有答应。以上种种,均可以看出陆尔奎非同一般的职业操守和人格魅力。

  主编倡编大品牌

  除了主持编纂《辞源》和《新字典》,陆尔奎还主持编纂了《学生字典》《实用学生字典》等诸多实用性强、广为流传的品牌工具书。复旦大学葛传椝教授在《与辞典打交道七十年有感》(见《辞书研究》1982年第1期)一文中对《学生字典》有很高的评价:“我生平用过的第一本词典是陆尔奎和方毅合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字典》,我至今不敢轻视这本小字典。”由此可见《学生字典》的高质量和影响力。

  陆尔奎除了主编上述工具书,还提议编写了多部在学术界仍很有影响的品牌工具书。他是《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国医学大辞典》编写的首倡者,这些大部头工具书,至今仍广为流传,惠泽学林。

  《中国人名大辞典》的主要编写者臧励龢(臧励和)在《中国人名辞典·缘起》一文中称该部著作“引其绪者为陆炜士先生”。引绪,即“起头”,“引其绪者”即“发起人”。陆尔奎不仅是这部辞典的编写发起人,也是主要编纂人员之一,这一点在《张元济年谱长编》有记载。

  臧励龢亦是《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的主要编写者,他撰写的《地名大辞典·缘起》中称“陆炜士先生创《中国地名辞典》之议”。实际上,陆尔奎不仅倡议编写了这部著作,还担任了这部著作的校订者,当时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有为其署名。

  另外,陆尔奎还是《中国医学大辞典》的倡导编写者。《张元济年谱长编》记载,1916年4月29日,“高凤谦来函告,陆尔奎意可编《中国医药大辞典》,先生复曰‘可即动手’”(《张元济日记》);1916年5月9日,“与陆尔奎商,‘拟约谢利恒编《医药辞典》’”(《张元济日记》)。《张元济年谱长编》中提到的辞典编写者谢利恒即谢观,他是医药学家,曾担任商务印书馆的编辑。谢观编写的《医药辞典》即至今仍在流传的《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国中医药报》曾称这部著作为“我国第一部综合性中医药辞典的桂冠”。

  陆尔奎主编和倡导编写的这些品牌辞书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人,它们在学界的作用和影响力还将长久持续下去。与此同时,陆尔奎的出版眼光、不朽业绩和人格魅力,也必将引起人们的重视,为越来越多的学者称道。

  (作者单位: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