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担当与现实关怀——陈望衡的美学研究
2017年03月27日 08: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3月27日第1175期 作者:刘思捷 郝娉婷

  陈望衡从事美学研究四十余年,享誉海内外,是一位在美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重要学者。他出版美学学术专著30余部,其中6部被译成英文。美国《世界日报》称誉陈望衡为“中国美学界翘楚”。陈望衡的美学研究在力求理论突破的基础上,试图以新的学术理念为社会生活、国家建设事业服务。陈望衡是一位既有学术创造追求,同时也有社会担当的学者。

  美学基本问题研究——境界本体与美的本质

  陈望衡的美学研究从三个领域展开。首先是对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这一问题的核心是美的本质研究。美的本质是一个颇有历史性的学术问题,在中西方美学界均引发过长期讨论。他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将“美是自由的形式”结合中国美学,进一步提出美在境界的观点。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一哲学观点作为理论起点,不断深化、细化去推导,进而提出情感对象化。陈望衡认为,“审美活动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其本质力量主要是情感,情感也是人的本质力量”,据此提出了“情感对象化”,即“情象”。“情象”具有审美性质,然而却只表现为审美的初级形态,其中美的含量不够精粹。因此他提出,须通过审美悬置与审美超越,实现精神上的攀升,最后创造出审美境界,这才是美的极致。可见,陈望衡对美的本质探索并未止步于“情象”,而是进一步发展到了审美的高级形态,即“境界”,这一概念的提出既具有创新意义,也与中国古典美学一脉相承。陈望衡所谈境界并不局限于诗词或艺术的审美本体,而是“作为美学概念,是通向哲学的,可以用来标志人的精神世界”。因此,境界从艺术向哲学的升华,超越了单一门类的美学基本观点,而成为整体美学的基本观点。

  其次,陈望衡提出将境界作为审美本体和审美的最高追求,实际上已经将美置于人生三大价值追求“真”、“善”、“美”中的最高位置。将人生的最高追求定为境界,把美定为境界,美才能真正成为真善美三大价值的最高层面。我们需要审美,不仅是因为审美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基本点,更是因为美能引导人类向更高精神层面攀登,因为“从本质上看,境界是审美主体的精神创造”。

  再次,陈望衡在《当代美学原理》一书中分析了审美与素质教育、审美与科技进步、审美与生态平衡以及审美与社会幸福之间的关系。

  同时,他还阐述了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和以美治国的观点。以法治国是以国家意志来推行体现人类共同价值标准的符合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治国手段,体现了国家原则。以德治国是按照社会公认且被广泛接受的道德原则来治理社会,体现了社会的原则,以美治国体现为个人对完善人格的追求。人格追求可以概括为真善美三方面的内涵,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既可以横向展开为三个方面,也可以纵向区分为三个层次。通过治理好个人来治理社会,进而治理好国家,这是最高程度的自律。相较而言,前两种更多是他律,而以美治国则是自律,当一个爱美之人以美来自律,这个自律的律里面自然也包括法与德。至此,陈望衡将审美和社会幸福联系起来,将审美作为创建社会幸福的重要途径。

  陈望衡将审美与人格的完善与提升、国家的富强与繁荣、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人民的幸福与安康、生态的平衡与优化等诸多方面联系起来,这样,他的美学体系就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宏阔的国际文化视野,而且具有深切的现实关怀,引起学界的关注。

  环境美学的重要开拓——家园感和生态乐居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陈望衡将注意力放在环境美学问题上。2002年,他获得教育部社科项目“环境美学基本问题研究”支持,正式着手开辟环境美学新领域,招收了第一批环境美学博士生。在项目支撑下,他首先组织翻译了西方环境美学著作译丛。该译丛的出版获得了较大反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将其指定为研究生教材。陈望衡在带领团队翻译外国环境美学研究著作的同时,也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环境美学体系,他于2007年出版学术专著《环境美学》,这是首部成体系的中国环境美学专著。该著作将环境美的根本性质定义为家园感,对环境的审美就是对家园的审美,而家园的根本性质是生活,其特点是温馨、幸福。从家园角度看待环境,就是将幸福定位为环境美的实质与目标,因此,他提出环境的“宜居”和“乐居”概念。宜居侧重生态与安全,而乐居侧重社会与个人幸福,“乐居是环境美的最高功能”。

  2008年,他在宁波所作演讲“城市——我们的家”,将“居”的层次扩展为“宜居”、“利居”和“乐居”三个层次,引起广泛关注。2010年1月,陈望衡应邀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反响热烈。

  近年来,在环境美学研究初期,他将环境美学分为生态维度和文明维度,他逐渐意识到将这两个哲学维度分开并不合理。因为我们的建设目标并非纯粹的生态,也非传统意义上的文明,我们要建设的是生态与文明合一的文明,即生态文明。因此,他不再单纯地谈生态美,而是强调生态文明美,2015年7月15日,他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文章提出“自然环境的美既不在生态,也不在文明,而在生态与文明的统一,即生态文明”。文章强调自然环境美中的生态性,强调荒野的审美价值。在此基础上,陈望衡又提出生态文明美的标志性特点是朴素。朴素本来是中国哲学的概念,中国的儒家和道家都强调朴素,儒家的朴素观重在节俭,道家的朴素观重在自然。然而,儒家的节俭强调节约财富,道家的自然强调生活简单。陈望衡提出的朴素观强调的是对能源和资源的节约,他的朴素观着眼于地球上良好生态环境的保全,其目的在于全人类全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陈望衡强调“生态乐居”的重要思想。生态乐居较过去所提乐居而言,大大强化了对生态的重视。陈望衡将生态置于宜居、乐居层面,使得生态地位得到提升。宜居层面的生态仅具有生命保存的意义,乐居层面的生态不仅致力于生命更好地保存,而且旨在提升生命的质量特别是精神质量。

  生态乐居概念可以增强人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让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要让人活着,而且要让人更有质量、有精神品位地活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消极被动地“治病”,而是积极主动地“强身”。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可持续生产与发展,更关系到人类幸福的提升。它不是文明的保存,而是文明的发展。陈望衡的环境美学思想不仅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与报道,也被不少政府机构运用于城市规划中。

  陈望衡的环境美学思想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在国外也受到广泛关注。他的重要著作《环境美学》的英译本Chinese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由英国劳特利奇出版社2015年出版,海外影响广泛,《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将此书写入环境美学辞条。多位海外重要学者为该书撰写书评,包括美国生态伦理学界重要学者、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特聘教授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国际美学学会前主席、荷兰伊拉斯谟大学美学教授约斯·德·穆尔,美国纽黑文大学教授大卫·布鲁贝克,以及纽约市立大学史丹顿岛学院哲学系助理教授安德鲁·兰伯特等。

  中国美学研究

  ——国家意识和家国情怀

  陈望衡从事中国美学研究四十载,其专著《中国古典美学史》首次为中国美学构建了体系,即,以意象为基本范畴的审美本体论系统、以“味”为核心范畴的审美体验论系统、以“妙”为主要范畴的审美品评论系统、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创作理论系统。2001年9月美国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刊出长篇书评,高度赞扬《中国古典美学史》“首次对中国美学的理论体系作了明确而完整的概括”,“敢破陈说,新见纷呈”。2007年该书扩充为三卷本。

  在基本体系构建完成后,陈望衡又首次将中国美学研究推向史前,其专著《文明前的文明——中华史前审美意识研究》即将出版。至此,陈望衡将中国美学自古至今的历史串通,即由《文明前的文明——中华史前审美意识研究》《狞厉之美——中国青铜艺术》《中国古典美学史》和《二十世纪美学本体论问题》四书组成的从史前至当代的中国美学史。

  陈望衡从事中国美学史研究不是为史而史,而是为中国当代的文化建设寻找精神资源。在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中,他认为中国美学精神的灵魂是家国精神。他从“民为邦本的‘国风’传统”说起,谈到“君国意识——楚骚传统”,再谈到“‘尊王攘夷’——华夏正声”,最后落脚于“江山壮丽——家国情怀”。他说,中国美学有强烈的民族与国家意识,体现着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利国利民、强国富民的宏伟理想。陈望衡由中华民族的“家—国”理念导出“家国情怀”。他认为,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民、国土、国君三位一体,爱民、爱乡、爱国三者统一,这就是传统的家国情怀。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进一步扩展为“天下情怀”。天下情怀不仅包含有天下为公的重要观念,还包含有生态和谐的意义。

  2016年12月19日,陈望衡在人民日报发表《中华美学之魂——为中华美学释名》一文,此文首次阐释“中华”、“华夏”两个重要概念的美学内涵。中华民族主张真善美的统一,这统一的要义是:据真求美,依善臻美。陈望衡认为,中华民族的美学,毫无疑问,堪与世界任何优秀的美学传统相媲美。

  中华美学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力量。事实上,中华美学精神一直在社会治理、国家建设及创造人民幸福的事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古典诗词、山水画、京剧等充分体现中华美学的艺术并没有逝去,它们仍然在丰富着人们的审美生活,提升着人们的精神品位,焕发着璀璨的光辉。弘扬中华美学,有助于树立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它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陈望衡常说美学事业是太阳的事业,它是给人光明,给人温暖的。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