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2018年12月04日 08: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2月4日第1588期 作者:赵婷

  原题: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 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即植根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和世界历史思想。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共同体其实是人与社会的基本存在形式,但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不同阶段,共同体的形式和性质都不一样。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体称为“虚假共同体”,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虽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仍然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仍然是一种剥削方式,所以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克服的。资本主义社会共同体本质上是剥削阶级统治奴役其他一切被剥削阶级的工具,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都发生了异化。经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深入考量,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虚假共同体”的基础上,马克思探索出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真正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所追求的“真正共同体”,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自由王国”,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基础上而实现的人的真正自由发展,是摆脱了对人的依赖关系、对物的依赖关系而实现的人的全面多样发展,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马克思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寻求人类自身解放的过程中,并没有拘泥于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民族或者说某一地域,而是站在世界历史的立场上,从全世界和全人类的视角来思考和研究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而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也就是说,只有在世界历史中,无产阶级才能寻求真正的解放。资本主义工业大发展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随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人类交往方式会突破地域和分工的限制,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揭示的那样,“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正是基于这种世界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站在更宏大的人类视野上将无产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结合起来,认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关于世界历史的预言,现在已经成为现实,历史和现实日益证明这个预言的科学价值。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和推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视角,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综观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的发展,开放、互助、合作、协商的意愿越来越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狭隘和局部,不限于某一民族国家或阶级群体,而将关注点放在整个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上,在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构建覆盖全球的“朋友圈”,将中国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统一起来,以人类社会发展的政治文明成果来回馈、指引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先后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中国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努力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共产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是,当今世界全球性相互依存的现实,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朝着“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目标共同努力。

  (本文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类专项青年团队项目(IFYT18029)、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18AWTJ2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