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2018年11月06日 08: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6日第1568期 作者:孙洪伟

  工匠精神,是一个源自传统技术的现代词汇。在工匠技术时代,有工匠,有工匠技艺,却缺少“工匠精神”。在当代语境中,所谓工匠精神,主要是指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作为一个新词汇,近年来“工匠精神”之所以在各大媒体、刊物上被频繁提及,与其同时连接历史与现代的价值属性密切相关。

  在手工技术时代,工匠是技术的创造者与传承者。在这一时代,由于生产效率的限制,长时间的专注与投入是工匠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每件产品的完成,都是工匠个人意志与能力的直接体现,这是工匠精神的来源,也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其根源是对体现在其中的工匠精神的认可。这是贯穿整个手工技艺时代的基本逻辑。因此,工匠精神是一个复杂概念,既包括对工匠意志品质层面的要求,如专注、严谨,也包括对工匠技艺和能力层面的要求,如技艺精绝、能力出众。

  在现代社会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人工劳作,工匠让位于机器。在这样的时代,田园牧歌式的工匠精神,还有传承的条件及必要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重新检视工匠精神的两个基本内涵:一是工匠内在的专注与投入,二是工匠外在的技艺与能力。后者是排他性的,而前者却不是。对工作的认真与高要求,适用于每个人。尤其是在工作与工作结果日渐分离的现在,尽管每个人都在从事特定的工作,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只是复杂体系中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但是人们无法对自己工作的整体有完整的认知,更不用说对最终结果的控制。于是,人通过劳动收获成果的成就感被剥夺。工作、劳动的乐趣也随之消失。工作逐渐沦为一种程式化的操作,毫无情感可言。在这样的背景中,工匠精神的引入,有助于人专注于工作的过程,引导人认真、严肃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分钟,将过程视为成果本身,在过程中体验和获得情感的满足。这样,因工作与成果之间的分离而造成的挫败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因此,我们认为,在一个机器、人工智能逐渐取代人的世界中,工匠精神并不会过时,它依然是人的劳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追求。工匠精神的存在,有助于人在碎片化的劳动与工作中获得快乐,使人成为完整的人。

  然而,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劳动并未被完全取代。无论是机器的设计、制造,还是对机器的操作,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尽管人的体力参与度不断降低,但人的智力参与度却在不断增加。无论是传统工匠的体力劳动,还是现代工匠的智力劳动,工匠精神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从蒸汽机火车到高铁,从珠算到高速计算机,每一次技术的跨越,都少不了工匠精神的作用。无论是瓦特,还是莱特兄弟,亦或是冯·诺依曼、图灵,他们无一不是专注而执着的探索者,他们以自身的行动,完美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因此,我们认为,无论是体力的参与,还是智力的投入,无论是工程技术层面的改进,还是基础理论的发展,对发展进步的执着和对完美的追求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不分古今。

  另外,人、社会都是历史进程中的人与社会。我们都从历史中来,又被历史所塑造。工匠技术时代产生的工匠精神,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物质与文化环境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工匠精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与艰苦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中国工匠精神。这不只是中国工匠文化的核心内容,还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是华夏文明智慧的结晶。在全球政治、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只是经济、军事与科技等硬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价值观等层面的竞争。尤其是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当下,对中华文化语境中工匠精神的强调,有助于增强我们的产业文化自信,有助于我们从模仿崇拜西方的老路中走出来,探索适合中国历史与国情的产业发展之路。尽管我们不能盲目地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尊重,对传统工匠精神的重视,是我国产业文化发展的立身之本,也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资源。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产业技术的发展可以借鉴、学习与积累,从而实现跨越。但是,技术背后的文化与精神,却是难以通过学习与借鉴而获得的,唯有代代相承。因此,国家制造业的发展也不仅仅是纯粹的技术问题,还有技术背后的精神传承与文化建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中国工匠精神,必将大有作为。

  (作者单位:齐鲁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