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山:构建中国当代视觉文化传播研究范式
反思视觉传媒技术 优化媒介文化生态
2018年10月23日 08: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0月23日第1558期 作者:于德山

  当前,在媒介融合不断深化的时代,如何对视觉传媒技术进行反思?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如何发挥再媒介化的功能,与影视传播共建一个共赢的视觉文化传播未来?如何融通视觉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价值与意义?如何规范与引导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良性发展,宣扬视觉行动主义,发挥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的文化价值,优化当代媒介文化生态?中国传统图像精神的内在动力及其当代意义何在?这些成为我们在现象分析和理论总结之后必须认真探讨的紧迫问题。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十余年来,我国视觉文化传播迅速集中于新媒体平台,视觉文化再一次大规模崛起。如何融合传统视觉文化精神,总结中西方视觉文化传播的得失,构建中国当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研究范式?这是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研究的核心,也是学界研究的重要目标。从学科的角度分析,这一研究是对“视觉文化来临(图像转向)”这一重大时代命题的理论回应,体现出新闻传播学、文艺学、文化研究等学科基于中国现实问题的“文化与价值”的研究范式转向,有助于这些学科理论研究的深化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新定位。

  新媒体正渗透并构建社会各领域

  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绢帛、壁画、纸等介质,曾是传统时代视觉传播的主要媒介。摄像术与摄影术发明之后,印刷品、电影屏幕和电视机屏幕逐渐成为视觉传播的重要媒介。随着数字影像技术、智能手机、4G网络的发展,电影屏幕、电视机屏幕、手机屏幕、电脑屏幕、IPAD屏幕、多功能触屏乃至VR眼镜等多屏视觉传播渠道逐渐形成。

  新媒体融合了多层次的互联网应用技术,具有强大而异常便捷的图像制作、储存与互动传播功能。其中,手机屏已成为个人网络视频服务中最重要的一屏。随着网络带宽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盗版等问题的解决,新媒体视觉传播的发展障碍逐渐被消除。当前,新媒体业已形成由新闻资讯平台、社交平台(微博、微信、美图等)、传统视频网站、微视频APP等组成的视觉文化传播格局,其吸纳能力与视觉文化传播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例如传统视频网站(平台)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等,不仅融合了影视和电视频道内容,还存储了海量的图片、影视剧、新闻视频、电视节目(网络自创节目)、节目直播、视频游戏、公开课与用户生成视频(UGC)等视觉传播内容;微视频APP自2016年以来开始爆发式增长,如快手、秒拍、美拍、抖音、西瓜视频等,这些微视频移动客户端操作简便灵活,视频拍摄与传播极为便捷,成为视觉文化传播新的互动空间。这些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平台(应用)用户量与视频内容量巨大,2017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达5.14亿;2017年,微信朋友圈日发表视频次数6800万,较2016年增长22%;据2018年3月的艾瑞mUserTracker数据显示,视频服务类应用的月独立设备总数已达11.77亿台。爱奇艺APP月独立设备数达6.01亿台,腾讯视频、优酷APP分别达到5.88亿和4.62亿。

  从代表用户活跃度的月总使用次数来看,爱奇艺APP以216.04亿次保持领跑地位,腾讯视频、优酷APP紧随其后,分别为176.71亿次和95.54亿次。抖音短视频月总使用次数高达57.59亿次,快手APP月总使用次数为46.92亿次,西瓜视频为43.86亿次。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不仅覆盖传统媒体的视觉文化(内容与渠道),持续改变着电视机和电影屏幕原有的视觉传播的主导地位,而且产生微视频、直播、虚拟影像(VR)、人工智能图像等创新形态(社区、设备),提供基于技术支撑的视觉传播的各种实用与社交互动功能,远远超越传统媒体视觉文化单纯的新闻信息、广告与娱乐功能。

  由此,新媒体视觉文化不仅是当代文化(媒介文化)形成的主因,而且渗透并建构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视觉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当代媒体转型和传播技术发展。结合当代社会语境,从中国本土的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实践与视觉经验出发,在视觉的社会建构和社会的视觉建构中提炼出具有中国问题意识的视觉文化研究理论,是视觉文化本土研究的意义所在。

  视觉文化变迁呼唤研究范式革新

  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资源十分广泛,其基础当然是视觉文化理论。在西方学界,视觉文化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在我国,相关研究则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得到学界关注,相关的西方理论开始被译介到中国。

  整体来看,当前,视觉文化理论资源可以分为以下方面:艺术理论(艺术史)、文化研究、视觉文化哲学(美学)和视觉理论、视觉史学、技术哲学研究。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研究则突出两个新的关键词:新媒体和传播。由此,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资源与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不尽相同。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研究突出视觉文化的新媒体特性、媒介传播特性与图像符号的技术特性,强调文化研究的基本路径。因此,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研究经由视觉文化理论,但是其理论资源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文化研究、新媒体研究、技术哲学。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近30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西方的相关研究更多地集中于新媒体文化现象方面,出现了众多跨学科的研究成果,如詹金斯、特克尔等学者注重从融合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结合大量实验与调查方法,研究当代视像文化尤其是网络游戏的文化特征及其影响。近20年来,欧美众多学者则注重基于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背景,探讨数字文化(digital culture)研究,“视觉文化、抗争文化、网络视频、博客、微博客、手机、客户端、数字劳工、数字鸿沟、隐私、网络审查、监控、自我认同、亲密关系、网络公共参与、游戏等,从媒介和传播的生产、流通到消费和使用的各个环节及层面,应有尽有,但基本都在数字文化研究的范围之内”。与之大致对应,网络文化研究则更加强调技术因素,涉及网络空间、网络认同、网络政治、网络女权主义、网络生活、网络控制等方面,并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与数字文化研究有较大的重叠之处。

  新媒体研究是目前最具理论探索价值的领域之一,聚集了新闻传播学、信息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生物科学、机器学习、新媒体艺术、地理信息学等各个学科,相关的研究成果涉及新媒体信息使用诸多因素,例如新媒体的组织、社交与媒介化过程等热点问题,也涉及新闻传播学转型、信息可视化、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新媒体艺术形式与感知、信息传播建模、视像媒介新技术开发与大规模数据调查等诸多复杂问题。众多互联网公司如谷歌公司、Facebook、微软公司、苹果、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越来越致力于图像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开发,聚集于新型新媒体视像技术和应用平台的研发与市场推广;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的学者则重点研究新型影像数字化应用与影响研究,涉及视像媒介新技术开发与大规模数据调查。这些理论积淀,为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相关的实践发展也使得理论创新研究更加具有紧迫性。

  技术哲学奠基于哲学家对人类与技术关系的思考。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出现了众多技术哲学流派、媒介环境学派,也出现了芒福德、基德勒等理论家们对技术展开反思的高潮。近20年来,技术哲学领域开始将反思的重点集中于虚拟空间、转基因、人工智能、赛博格(半机器人)、数字人类等方面,出现了斯蒂格勒、维利里奥、伊德、哈维尔等大批颇具影响的理论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比较而言,我国当代视觉文化传播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在20世纪末,研究主要集中于文艺美学、文化研究、艺术学等领域。近些年来,开始受到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关注。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我国当代视觉文化传播在20年间经历了剧烈的媒体转型,与传统的视觉文化形态、媒体、主体、受众等各方面相比,新媒体视觉文化是一种迥然相异的视觉文化形态。对于这一新型视觉文化传播形态,我们是否可以完全袭用绘画、摄影与影视的研究理论?西方相关理论是否可以用来分析中国现实问题?从这一背景理解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我们可以体会到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研究这一课题的热度与研究范式的革新特征,也能够深刻领悟到当代科技对人类视觉产品与视觉感知的深度影响,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研究的新问题域和新思路也就显现出来。

  多层面探究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

  在当代媒介文化转型为新媒体文化的现实语境中,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研究需要从媒介技术更新与媒介文化形态嬗变等方面入手,着重分析目前我国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的嬗变,及其在媒介技术、传播内容、传播形态、传播心理、传播效果等方面对中国当代媒介文化、媒介生态与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

  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的超大规模发展掀起的新一股浪潮,再次宣告“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改变着当代社会的视觉生产与视觉逻辑,由此带动了信息与知识的视觉化生产和视觉文化传播场域的深刻变化,其影响深深渗透到新闻出版业、娱乐业、教育界、广告业等行业与日常生活中。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转型直接与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相关联,出现了众多新的视觉文化形态与传播现象,例如,网络自制节目、网络自拍、网络直播、可视化新闻、VR新闻、游戏新闻、视频趣缘社区、微信图像表情、图像恶搞、网络公开课、弹幕文化等,这些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促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与自我认同乃至社会的精神状况等方面的变化。同时,近几年来,表情包在日常生活交往活动之中运用广泛。而不少负面的视觉内容如图像假新闻、不雅视频(不雅照)、暴力图像等通过新媒体传播,则产生消极影响,甚至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舆情事件。新媒体图像恶搞、负面事件等方面的视觉文化传播涉及新闻事件、社会问题、虚拟现实等内容,成为颇具特色的新媒体亚文化形式,体现了较强的社会趣味、情绪。这些新现象可能包含着媒介文化价值的失范问题,这需要我们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从媒介文化的道德责任、社会认同、文化新理性塑造、媒介政策等方面,规划转型期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生态传播的整体格局。

  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研究的中观层面,是基于微观的个案与现象,并超越这一层面而进行的特征、模式、规律研究,涉及新媒体视觉文化的媒介技术、产业形态与传播内容、传播形态、传播心理、传播效果、传播修辞、传播影响等问题。新媒体完全是媒介新技术的产物,虽然影响新媒体发展的因素有许多,但是媒介技术无疑是最为根本的因素。因此,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研究强调图像媒介技术的技术分析范式,分析图像符号的技术本性以及媒介技术发展对图像符号的本质改造,分析图像媒介技术发展的社会选择与文化影响。美国学者詹金斯、特克尔等学者近些年来注重从融合文化、心理学、媒介技术的角度,结合大量实验与调查方法,研究当代视像文化尤其是电脑游戏的文化特征及其影响,值得我们借鉴。例如,目前国内众多高校的相关专业都建立了融合媒介研究室、VR演播室、传播心理实验室等,他们与行业发展相结合,进行电视融合传播以及视觉文化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视觉大数据的分析;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的传播内容、传播形态、传播心理、传播效果、传播修辞等问题的研究则强调了视觉文化的传播特征。实际上,新媒体强化了视觉文化生产与传播各个环节的互动特征,由此,新媒体视觉文化的传播因素研究不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与内容,而且也显现出其研究与传统视觉文化研究的不同之处。

  从表层看,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的新应用和新现象层出不穷,不断影响着传播产业格局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从深层次分析,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改变着视觉文化传播格局,进而影响到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生态。因此,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不仅仅是图像媒介技术不断更新的问题,而在其生产、传播与社会效果方面其实更是深层的文化问题。

  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的宏观研究,涉及我国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格局的嬗变与传播生态。近几年来,我国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迅猛发展,新媒体视觉文化对原有的视觉文化传播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持续的影响。因此,我们从中西方有关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研究入手,具体分析我国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的社会文化背景,由此展开一个可供对比借鉴的基础。

  当前,在媒介融合不断深化的时代,如何对视觉传媒技术进行反思?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如何发挥再媒介化的功能,与影视传播共建一个共赢的视觉文化传播未来?如何融通视觉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价值与意义?如何规范与引导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良性发展,宣扬视觉行动主义,发挥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的文化价值,优化当代媒介文化生态?中国传统图像精神的内在动力及其当代意义何在?这些成为我们在现象分析和理论总结之后必须认真探讨的紧迫问题,需要我们从内容监管、受众需求、产业开发、中国传统图像精神、文化价值、媒介文化生态等层面探究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的未来发展与管理策略。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研究”(16AXW00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