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跨学科与跨领域的口述史
2016年08月02日 07: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2日第1020期 作者:杨祥银

  口述史是新兴的历史学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由于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目标与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口述史在当代的发展呈现出日益明显的跨学科与跨领域的特征与趋势。

  口述史的跨学科与跨领域特征及其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层面的,一是社会层面的。学术上表现为口述史与其他学科及研究领域互动的加强。口述史本身的方法与理论来源是高度跨学科的,在某种程度上,它几乎涵盖了全部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口述史料的采集需要新闻学的方法;采访对象的搜寻和确定需要社会学的方法;口述历史的写作需要文学的手法;口述历史的深入解读需要用到心理学理论;口述历史档案化与数字化需要图书馆学与档案学知识;口述历史的传播需要掌握现代媒体的操作方法;口述历史的著作权、隐私权和名誉权则涉及一些复杂的法律问题。事实上,当代口述史学家充分吸收与借鉴了上述学科的有关概念与理论,初步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口述史操作流程,相应的解释模式与理论框架也在形成中。从事口述史研究需要精研上述各学科的某项具体方法,兼通其余,形成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开放包容的态度。

  反过来看,口述史也引起了其他学科与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并在推动与促进跨学科研究与应用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综观口述史在中国与世界各地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可以发现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图书馆学、档案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心理学等众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这些跨学科与跨领域应用中,其初级形式是利用口述史方法来记录、保存、书写与传播相关学科本身的发展史,即口述形式的学术史。在这方面,较具代表性的口述历史计划是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1部委于2010年启动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通过回顾科学家的人生历程,记录中国自然科学成长发展的历史。当然,更主要的应用还是体现为口述史学术术语、研究方法与视角、学科理论与功能等在其他学科与领域中的交叉借用与整合。

  口述史在实践层面的跨领域现象,是指口述史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互动的加深。目前,以抗战史为代表的军事史仍然是口述史关注的重点,但口述史的实践对象并不限于此,正从军事领域扩大到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诸多具体环节。史学研究者要具备现实感,通过关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和发展发现可研究的问题并予以回答,可以说,史学研究本就是跨领域的。口述史作为史学的分支学科,自然也不例外。但由于口述史比传统史学更加趋向大众化,带有显著的实践特色,因此与现实社会生活的结合也自然更加紧密,这也是口述史健康发展的必然之理。国内口述史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口述史如果要得到学术界、教育界、政府和社会的认同,就必须进一步面向社会和大众,分别去做专题性的口述史,让社会大众通过口述自己的历史,汇聚成厚重的家国记忆。

  需要指出的是,口述史与社会生活的互动是由口述史带动的。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无数事物、事件和人群,都可以进行口述历史记录,也就是说,可以找到相对明确的口述历史访谈对象,但只有通过口述史的方法对其加以挖掘,才能将潜在的历史呈现出来,赋予其以清晰的面貌。事实也证明,口述史一旦进入某个领域,就会引起那一领域人们对历史的重视,或者引起对那一领域历史的重新认识。而这种对历史的重视或重新认识,又会回过头来推动口述历史工作的深入开展。中国口述史发展到今天,涉及的领域已经非常广泛,参与的人群也已达到相当的规模,这为口述史与更多的社会领域深度融合提供了条件。

  口述史对社会生活的跨领域渗透主要表现为实践与研究主体的多元化,典型之一就是社区口述历史计划。这些计划的发起者与实践者绝大部分都不是专业的学术研究者,而通常是一些拥有某种共同业余兴趣与爱好并深耕于某一社区的专业学会、志愿者组织或个人。在某种意义上,口述史近几年来在中国的日益流行与广受关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些社区口述历史计划的倡导与推动。它们围绕特定的街区、乡村、城市、历史遗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一系列的挖掘、记录、保存、整理与传播的工作,进而以口述历史活动来提升个人历史意识、增强社区意识以及凝聚与塑造社区认同。

  时至今日,口述史学科还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创新中不断发展,我们对其的理解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应该对口述史进行更高定位,将其与其他一般性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区别开来,突出其开放性、实践性与兼容性,以利发掘由口述史本身跨学科及跨领域特征所带来的巨大应用价值。未来,学界同仁应努力使口述史在更新学科研究方法、加强文化代际传承、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以及提供决策咨询信息等多个方面发挥更大价值与功能。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