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冬青:向儿童学习美学
2019年02月25日 09: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2月25日第1639期 作者:骆冬青

 

  马克思赞美古希腊的神话和艺术,认为她们是人类童年时代美丽的诗。人类童年时代,是以“童年”比拟人类历史的初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如此奇妙的方式凸显并揭示了儿童时代在人类精神整体中的永恒魅力。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有名句:“儿童乃是成人的父亲。”这种悖谬的表达,着眼点是美学的:“我一见彩虹高悬天上,心儿便欢跳不止。”儿童面对天然美好事物的那种内心激荡,自是与审美天性的觉醒有关,更代表着一种真挚单纯的世界观,那是天真的心灵具有的真纯美感。儿童之所以是成人的父亲,恰是因为成人往往消磨甚至丧失了这种审美的天真。天真与经验、儿童与成人,往往是后者在自以为逐渐熟悉了世界时,却丧失对世界有如朝霞初生般绚丽丰盈的美感。弥尔顿说:“儿童引导成人,像晨光引导白昼。”也宣示了儿童对成人的重要意义。所以,苏东坡赞曰:“天真烂漫是吾师。”此语与华兹华斯的意念隐然相通:我们应当向儿童学习,拜天真烂漫的儿童为师,向儿童学习美学!

  美学,作为哲学的一部分,具有高深的学术意蕴。可是,作为研究人的感性的学问,又是深入到人的心灵根源的,她直接和我们的人生形式相关,是活生生的学问,更是关乎生命的真谛。“天上的彩虹”,既具有绚烂的感性,又有着超感性的境界,所以,在儿童心中激起的“欢跳”,正是一种美学的反映。

  为什么儿童的眼睛更容易被美感动?一切对初生的孩童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们的眼睛,没有受到任何驯化和污染,他们的思想,也未被一些观念所束缚,他们似乎能以更真实的方式看待世界,这个道理也可以解释原始人所具有的感性敏锐性。美国艺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以“纯真之眼”称之。他认为,年幼的孩子能以真实的方式看待世界,而成人被认知和语言能力等削弱了感官能力,其眼中的世界原貌被不断弱化。

  所以,天才的艺术家往往最能保持这种“纯真之眼”,恢复世界在我们第一眼看到时的那种丰富复杂的感性形态、那种新鲜、那种扑面而来的陌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太白的诗歌,总有一种得自儿童的天真。“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写出的是一种儿童的善良与敬畏的交织。“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多么亲切,多么美好,大自然和人和谐交融,却又带上了自然的人间情感。只有洞悉儿童那种“两小无嫌猜”的情感,才会写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淳朴深挚,却又如一汪碧水般澄澈透明的诗句吧!

  现在的儿童,往往自小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就是李白的《静夜思》。这首像童话般天真,像童眸般透明,又充满着童年的惆怅的诗,正是得自那种“纯真之眼”,得自恍然之“疑”,举头之“望”,低头之“思”。难怪毕加索要说,他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其实,最重要的是如何像儿童一样“看”世界。

  儿童的审美表达,让天真的生命以烂漫的形态照亮世界。“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成人世界中的“周旋杂痴黠”,必须在梦中以文学、以审美创造,才能回到“歌泣无端字字真”的真纯。

  所以,是儿童召唤我们回归生命的本真。从呼唤“鹅鹅鹅”,我们就在用一个音——一个元音,称呼一个事物,得到一种莫名的快乐!诗歌中,“a”“o”“e”“i”“u”,这几个元音往往表达了最天真的情感。用这几个音来发端或结尾,诗歌常常是表达最崇高、最神圣的情感:“啊!妈妈,我想回家!”这种儿童的呼告,才是最纯最美的诗!所以,文化人类学家说,“我要回家”是所有民族共同的心灵密码。

  骆宾王用“曲项向天歌”来描述“鹅鹅鹅”时,似乎诉说了生命中的曲折乃至屈辱,可是,“向天歌”,却还是表达了那种童真的“天性”——那种不屈的、茁壮的生命活力。我们需要保护这种生命的野性和灵性,保护这种“怀想天空”的生命追求,提升人生的境界。维科在《新科学》中,将人类的儿童最初创造事物的智慧,称作“诗性智慧”。我们认为,这种诗性智慧与儿童的美学有着深刻的一致性,值得我们凝神审视。

  老子曰:“复归于婴儿。”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都是在呼唤我们回归童真,回归赤子之心。李贽在《童心说》中阐释童心曰:“童心者,真心也!”又曰:“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最初一念之本心”,说出了儿童美学的全部秘密,那就是纯真之眼和天真烂漫表达背后的童心!

  由繁复回归单纯,由异化回归正常,是更为艰难的寻找与复归。历史在前进,可是,那些人类童年时期创造的具有永久魅力的艺术,仍然令后人高山仰止。同样,人类生活在历史中进化出崭新的形式,可是,儿童那种高贵的单纯,那种天真,那种无限可能的创始意识,那种游戏精神,都能够永远产生出新的艺术创作契机。

  向儿童学习美学,给美学引进鲜活的源泉!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