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炎秋: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文艺基础
2018年08月06日 09: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6日第1508期 作者:赵炎秋

  【核心提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基本立场、主要观点、方法和倾向。马克思恩格斯所接受、研究、批评的文艺实践,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具体内容和主要特点。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文艺领域的逻辑表达,是在现实的与历史的文艺语境中,吸收现实的和历史的有益文艺思想资源,在与现实的与历史的文艺对象的互动及其研究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艺,特别是古希腊以来的欧美文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基本立场、主要观点、方法和倾向,那么,马克思恩格斯所接受、研究、批评的文艺实践,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具体内容和主要特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之所以在当今社会仍然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与它的文艺基础是分不开的。

  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文艺基础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接受、研究与批评的文艺作品、现象和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就必须把握它的文艺基础。

  受19世纪欧美文艺影响显著

  与黑格尔、康德等人不同,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思想不是从某一个或某些观念出发,通过推理的方法逻辑地演绎出来的;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也不同,他们不是专业的文学批评家,没有在文学和文学批评中投入自己的主要精力,没有写出文学理论方面的专著,甚至也没有写出成体系的文学批评方面的文章。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思想散见于他们的著作、文章和他们关于文艺的通信中。他们的文艺思想往往是在对于作家、作品和文艺现象的评论中,或者是在以文艺为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时表达出来的。他们阅读和引用的文艺作品对他们的文艺思想必然产生重要的影响,形塑着他们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形态。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历史的创造是这样,物质资料的生产、思想的产生也是这样。任何思想都不可能凭空出现,它既受思想生产者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受思想生产者所遇到和所接受的思想材料的限制。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也是如此。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工业革命已经取得成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全球化的进程才刚刚开始,信息时代还未出现,消费社会还在孕育,全球化的人员、物品、信息的流通还处于初级阶段。世界文学的概念虽然已经出现,但各国之间特别是欧洲国家与亚洲国家、非洲国家之间文化与文学的大规模交流尚处于初始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接触的,主要还是欧美特别是欧洲的文学与艺术。他们讨论的文艺问题,并由此形成的文艺思想,都受到欧美文艺特别是19世纪欧美文艺的影响。比如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电影、电视、电子技术还没有产生。因此,他们的思考就不可能涉及电影、电视、电子图像。图像理论、图像与文字的关系等现在流行的研究话题不可能进入他们的视野,他们的文艺思想中也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内容。与此同时,正因为欧美工人阶级的崛起和欧美社会主义文学的产生,才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文艺和充分的现实主义的论述。

  以解决现实文艺问题为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不是高头讲章,而是与现实密切联系、为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和文艺问题而提出和完善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艺的一些重要观点都是在讨论文艺问题时提出的。如马克思关于神话的思想主要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讨论希腊神话时提出来的。他关于“莎士比亚化”“席勒式”的论述,是在他讨论拉萨尔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时提出来的。恩格斯的“充分的现实主义”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思想、他对现实主义和巴尔扎克的高度肯定,是在讨论哈克奈斯的小说《城市姑娘》时提出来的。他的“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标准,是在讨论拉萨尔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时提出来的。可见,文艺思想的提出与形成,需要一定的现实条件,如提出的契机、针对的问题、现实的材料,等等。毫无疑问,没有这些作品的触发,马克思恩格斯也会提出他们的文艺思想,这是由人类文明进程中精神生产的丰富性与实践性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文艺思想的形成始终离不开相应的文艺基础及其时代特征的现实表达。

  以提倡现实主义文艺为主要特点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特点当然首先是由这一理论体系和实际革命斗争需要所决定的。但是,文艺基础无疑也对其建构过程所具有的鲜明特点产生了重要影响。人的思想不会凭空产生,更不会凭空发展,它总是在与现实的互动中形成并不断接受检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历程也是如此。比如他们的现实主义文艺观。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年轻时都是文艺青年,写过文学作品。他们年轻时倾向浪漫主义,写过一些热情洋溢的浪漫主义诗歌。但思想成熟之后,他们却极力提倡现实主义,对浪漫主义持批判态度。这其中的原因,必然与他们的革命理想与革命实践密切相关。

  恩格斯认为:“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幻想,动摇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世长存的怀疑,那末,即使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任何解决办法,甚至作者有时并没有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我认为这部小说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恩格斯《致敏·考茨基》)马克思恩格斯终生奋斗的目标是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而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就要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对于他们来说,文艺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能通过真实的描写,鞭挞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在资本逻辑与制度过程中对人的异化,而现实主义的作品才有这样的价值。

  从文学基础的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提倡现实主义,与他们生活的时代,现实主义成为欧美文学主流、取得极高的创作成就有关。正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成就,使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把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主义文学上来。从1854年马克思在《英国资产阶级》一文中提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到1888年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赞扬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创作,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关于现实主义的观点与论断,都是在对现实主义创作进行评论时提出来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观与19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

  对后世文艺实践产生持续影响

  当然,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文艺思想也有细微的差异。如在文学爱好上,马克思比较喜欢欧洲古典文学和莎士比亚,恩格斯更加侧重他所生活时代的欧洲文学;在批评方法上,马克思比较直接,恩格斯更为委婉;就思维方式而言,马克思长于抽象、思辨,也不乏机智、犀利、幽默甚至尖刻;而恩格斯则长于综合、概括,写作简洁、清晰。在思想观点上,马克思更重视文艺的人的解放功能,恩格斯则更强调现实主义。但相对而言,这些差异是次要的、细微的,他们文艺观的一致才是主要的、决定性的。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之一,无疑与他们的文艺爱好和所接触的文艺作品有关。这正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文艺基础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建立在欧美文艺特别是19世纪欧美文艺实践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才可能与文艺,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活时代的欧美文艺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具有现实性、实践性的品格。这使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与文艺批评能够有的放矢,正确地解决理论的与现实的文艺问题,使其具有理论的有效性,分析指导当时的文艺现实,并对后世的文艺产生持续的影响。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