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琳钰 罗如春:文艺理论研究的新时代与新征程
2017年12月25日 08: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25日第1359期 作者:董琳钰 罗如春

  2017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致力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话语新体系,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体而言,本年度文艺理论研究以对中国文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目标,在对基础概念的研究之上探寻文艺理论话语的建构策略,聚焦于开拓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新境界、传统文论的当代化阐释和西方文论的本土化重构的理论转场、新媒介时代的审美范式转换,以及文艺理论的文化阐释策略和政治实践话语的张力研究等,有效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及系列讲话中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重要主张。

  开拓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新境界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论话语新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为核心,发挥其对我国文艺实践的导向作用,这是我国文论建设长远良性发展的根本保证。以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度挖掘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理论资源,重视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批判性话语建构,成为2017年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党圣元认为,作为当下国家意识形态创新性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建设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要始终面向动态中的文艺、文化和社会现实,充分重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成果,坚持回归原典、立足现实、紧跟时代、面向世界。张永清提出,要从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外部”问题着手,确定其理论指涉边界与问题域,厘清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及其批评理论的历史形态,对以往研究存在的整体性问题进行批判性考察,作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认知评判,进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丁国旗立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视域来考察文艺观,认为习近平的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必须重视文艺不可替代的作用。范玉刚则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对人民性的深刻阐释,认为当代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必须以人民为本位。

  在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批判性话语方面,赖大仁提出,要对当代中国文论和文学研究进行理论反思,应引入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最有力量的思想资源,即其强烈的现实主义批评精神和意识形态批评观念;高楠则认为应服从中国文论建构的主体性召唤,建构与强化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批判理性,重视其实践批判功能;《文艺理论研究》杂志则在2017年第4期开设了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专题,赵勇、杨向荣、常培杰和胡国平等学者分别对塞缪尔·韦伯、齐美尔、阿多诺、本雅明的批判性话语理论进行了多维阐释,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批判话语理论建构提供了理论范式和借鉴资源。

  重建中国阐释话语范式

  2015年,张江提出“强制阐释论”,引发重大反响。文艺学界以此为契机,全面讨论并深刻揭橥了“强制阐释论”的理论内涵和哲学意蕴,力图为中国文论话语重建提供一个包容性极强的“问题域”,进而提出本体阐释论和公共阐释论等新的阐述话语范式。

  如果说之前对强制阐释的理论思考,反映了文论家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那么2017年对作为其更深层面的“本体阐释”的关注,则体现了学界希望重建中国文学阐释范式的创新意识。张隆溪认为,阐释是一种艺术,没有机械的硬性规定,文学阐释应立足于文本实际,把握好度——既不能囿于文字本身意义,也不能脱离文本允许的范围和程度。赵炎秋则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了阐释作品时如何处理作者意图与文学作品的关系,认为文学阐释和文学批评离不开读者的参与,读者意图也就成为阐释与批评必不可少的要素。

  避免强制阐释的尴尬,在阐释实践中找到文本阐释的合理性策略,是当代中国文本阐释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张江则一直致力于建构当代中国阐释学理论以应对这一问题。2017年,张江正式推出“公共阐释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理论范畴,其后以对“阐”与“诠”关系的全面辨析,为公共阐释论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践性范本。对于阐释的本质属性、基本过程、主要特征、基本规律,张江结合对中国传统阐释学资源的开掘和对当代西方哲学阐释学的回应,从辩证唯物论的基点出发,作了系统而深入的阐发。就此问题,本年度张江与国际著名学者哈贝马斯、迈克·费瑟斯通、约翰·汤普森展开对话,将阐释视为公共性和社会性行为,进一步确证公共阐释本质上是理性的、整体性的、公度性的、建构性的和反思性的,是当代中国阐释学派的建构性理论阐释范式。

  进行理论转场多维观照

  在传统文论当代化阐释、西方文论本土化重构的理论转场中寻求发展中国文论的新范式,一直以来都是文艺学研究的重点,也是完善中国文艺理论话语生产体系的必然要求。

  高建平强调要在当代世界语境中讨论中国文论的发展,要在理论的多元对话中实现自身的话语建构;曾军从中国问题的西方化焦虑入手,主张采取“需要—选择”、“折返—出入”、“对话—共识”等双向研究模式,经由世界,研究中国;翟彬则以王国维的“古雅说”为例,探究了中国文论衔接传统文论、融合西方文论的范式,指出这是丰富转型期中国文论发展的有效路径。

  金惠敏认为,文论资源和阐释话语不应该局限于中西文化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不管是古代文论资源还是西方文论话语都是作为他者存在的,是主体的面向对象而已,我们要做的是合理取用资源和话语。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这一“用”的原则,从使用层面考察话语和资源,跨越中西二元对立的局限。他强调以“用”为本、立足时代和实践的品格,以此来建构中国文论话语体系,这无疑为理论转场策略提供了本质性的言说维度和理论依据。

  关注图文表征运行机制

  在这个以“图像”命名的时代,视觉文化早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主导形态。随着“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海德格尔语),现代社会图像表征迅速成熟,图文之间的张力也使得文学批评场域发生了与之相适应的视觉文化转向,这无疑对中国当代文化批评提出了新的方法论要求——创构视觉批评理论。

  从对图像时代到来的关注,到对语图符号学的探究,再到积极创构视觉文化批评理论,学界一直试图围绕图文表征机制的研究建立起一套系统化和体系化的阐释话语。赵宪章早就明确提出21世纪图像符号的强势崛起改变了语言表意的霸主地位,语言和图像的互动随之发生裂变,而且这种裂变远未结束,文学图像论成为了新的文学研究母题,语图符号学研究大有可为。

  龚举善认为图像时代应运而生的语图互文诗学,以其动态性的冲突、互补、转化和异质同构等运行机制,兼顾当下鲜活的文艺现实,顺应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拓展文艺研究的多边对话疆域,彰显了文艺理论批评与时俱进的阐释风范。张伟提出,视觉批评在延续传统文学批评主体特征的同时对文学母本的意义延展、审美内涵以及阐释者的主体身份都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营造出文学批评视觉化的现代景观,这一批评范式的形成得益于速度社会、消费意识乃至日常生活审美化等多元文化因素的现实滋养,而其本身的图像主导机制却又使得这一批评范式显露出难以回避的表意缺陷。

  周宪认为,视觉建构、视觉表征和视觉性三个核心概念是探究视觉文化的基础性概念。视觉建构是视觉文化的功能性表述,包含着对主体的社会领域的视觉建构和视觉领域的社会建构;视觉表征涉及表意实践中的视觉编码和解码、从实在物到概念再到符号的复杂过程;视觉性是对“看之方式”的探究。这种“三位一体”的概念系统能够为中国当下的视觉文化研究提供方法论基础。

  回顾2017年,文艺理论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核心指导原则,在对文艺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中来实现文艺价值。立足于中国现实,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主线,建构中国当代文化话语体系,是文艺学必须长期肩负的任务和使命。因此,文艺理论界的学者还需面对时代和未来,紧扣学科发展特点,不断拓宽研究视域,进一步丰富文艺理论话语阐释和实践经验,不断进行新思考新探索,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