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组织科研助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2024年05月17日 10: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5月17日第2893期 作者:陈云松

  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推动历史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需要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也需要高度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在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8周年之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有组织科研方式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深刻认识以有组织科研助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从人类知识生产的角度来看,一般存在个体探索与集体协作两种方式。以人类知识生产的整体图谱来衡量的话,知识生产的分工、协作和组织化程度,往往因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当前,社会大众一般存在一种固定思维认识,即有组织科研主要是理、工、医等自然科学学科推进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所使用的方法,传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多是依赖研究者的经验积累、思维革新等个体性因素加以推进。实际上并非如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的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整体性、协同性推进的实践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以有组织科研的方式加以推进。

  第一,“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组织科研提出新要求。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既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问题。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许多都带有跨地区的交叉性、跨领域的融合性等复杂特点,这些都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诸多全新的要求。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理念,将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与自觉回答时代难题、世界难题相互关联。“两个大局”背景下,求解中国问题就是求解世界问题。因为中国问题的时空关联性,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已经实现极大拓展,世界的问题在中国发展中集中聚焦,中国问题在深入推进中集中折射世界问题,这必然要求以跨国别、跨区域、跨学科的交叉方式,有组织地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中国之治”的系统性、复杂性,需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组织科研展开理论解码。当代中国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当代中国最广阔、最生动的现实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超大规模治理等构成了中国治理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也是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总体性”成为描摹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重要属性。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实践中,通过充分发挥政党的超大型动员、组织功能,以及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解码“中国之治”背后的理论密钥,从学术层面深刻剖析中国式现代化显著成就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必须坚持有组织科研的方式,充分调动相关学科、相关研究力量,推动研究视域融合、优势互补,方能真正形成研究合力以解码“中国之治”、阐释“中国之理”。

  第三,现代知识生产的跨学科、交叉性等特征,决定了必须采取有组织科研方式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随着人类现代化实践的深入推进,系统性、交叉性、复杂性既成为现代物质生产的显著特征,也成为基于现代物质生产实践之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属性。较之于前现代知识生产的“手工作坊式”及其呈现出的鲜明渐进性特征,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更多地基于广泛社会分工和交叉协作,并由此形成突出的叠加性、复合性等特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很广,不同学科必然具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受到大数据、云计算等全新技术手段的冲击,知识生产方式发生重要变革。突破传统学科领域、打破传统研究方法,推动学科交叉、方法融合等成为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新动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深刻的系统性、专业性,其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必须坚持有组织科研的方式,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组织科研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其中系统性、专业性是重要特征之一。所谓系统性,就是指因其研究领域具有整体性,涵盖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对象、关涉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所谓专业性,就是指因其研究对象和领域的特殊性,使得相关研究方法和话语体系等都具有其他自然科学研究所不同的内在特殊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系统性、专业性特征的重要论述,为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组织科研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

  第一,坚持系统观念,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多元一体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组织研究,必须注重基础研究,不断协调优化学科布局。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其次,要加快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和重点优势学科建设。一方面,大力推进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着力加强具有长期历史积淀和学科积累的相对比较优势学科,特别是做大做强能够在解释中国问题、探寻中国方案上拿出真本事的重点学科。再次,注重冷门学科的发展。冷门和绝学具有深远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价值,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学科支撑。要经过精心的组织协作和持续的支持激励,使“冷门不冷”“绝学不绝”。最后,推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多领域、多部门、跨学科的交叉性研究,成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不仅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

  第二,坚持交流互鉴,强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在解读中国实践、建构中国理论、发出中国声音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最有发言权。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组织科研,必须紧紧围绕当前我们面临的“卡嗓子”问题集中发力,切实解决好目前存在的“音量小”“音域低”等问题,积极构建能够解释好中国实践、引发国外认同的哲学社会科学“好声音”“响声音”。一方面,要积极提炼标识性概念,哲学社会科学的每个学科都要致力于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自己的学科概念和理论体系,进而引发国际学术界的研究和讨论。另一方面,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国际化水平,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诸如,积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组织,聚焦全球性重大问题牵头设立研究项目,加强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期刊建设,不断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第三,坚持统筹协调,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平台建设。平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当前交叉趋向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以坚实的平台建设整合多方资源是推进有组织科研的中介,是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一方面,要搭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以坚实的平台建设为支撑,鼓励学科交叉、方法融合,整合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优势研究力量,依托创新平台形成研究合力,切实增强研究解决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本领。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平台运行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实现突出人文社科,辅以多学科背景;突出交叉学科,强化优势学科;突出中青年学者,助力人才梯队建设;突出立足地方,服务国之大者。

  探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组织科研的“南大模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第一个南大”的重要指示和对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精神,南京大学深入落实“奋进行动”,围绕深入推进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咨政服务能力提升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组织科研的“南大模式”。

  第一,始终以胸怀“国之大者”为己任,组织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学校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统筹全校优势资源,重点支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阐释、体系化研究,及时设立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专项、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等校级科研项目,鼓励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开展集中学术攻关,形成系统性、标志性、有影响力的学理成果。充分发挥学校文史哲研究的传统优势,集中聚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院,以实体化方式推进研究院的运行工作。积极组织协调全校顶尖学术研究力量开展学术研究,策划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大系丛书、中国改革开放基础数据集成等计划,着力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

  第二,坚持以学科交叉、知识创新为支撑,夯实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平台基础。学科交叉、方法融合,是南京大学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的重要法宝。学校聚焦学术前沿、突出问题导向、推动学科交叉,强化特色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创新和科研方法转型,建设一批科研创新平台,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和服务水平。例如,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逐步建成“国家高端智库—国家级新型智库—省级新型智库—校级科研机构”的新型智库雁阵体系。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交叉研究理念助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其中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入选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序列。与国家新闻出版署共建智慧出版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与江苏省商务厅共建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与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共建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

  第三,聚焦讲好中国故事,着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建设。“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殷切希望。学校围绕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权建设,展开了系列探索性实践。例如,充分发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良好积累,有组织遴选具有代表性、能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学术作品进行外译推介,在世界学术舞台和国际人文交流中发出“南大强音”。推进中文学术综合评价体系逐步完善,构建体系完备的“CSSCI(中文学术期刊引文索引)—CBKCI(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CTTI(中国智库索引)”3C中文学术综合评价系统,为打造中国自主的中文学术评价体系作出南大贡献。打造“南京论坛”等品牌性高端论坛,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以高水平的学术成果、高层次的学术平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作者系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