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简介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阳殷墟遗址时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明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实现了对“第二个结合”核心要义的破题,首次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研究概述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次提出之后,学术理论界高度关注,开展了系列阐释与解读。尤其是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召开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融通、彼此成就的逻辑关系,使学界探讨“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
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内涵与理论意义,是深化相关研究的前提。2023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召开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研讨会,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邃意蕴与科学内涵,为学界深化研究提供了助力。在权威报刊引领下,众多报纸理论版及学术期刊都开辟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关研究专题专栏,组织不同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内涵、历史逻辑、建设路径、价值导向、国际传播及其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关系等诸多层面,展开了多维度系统研究阐释工作,拓展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图景的全新学理视域。
学理解读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交汇期与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时代转折点,连接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昭示了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必然与实践要求。从理论层面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从“两个大局”出发,深入理解历史必然性,重塑人与世界、人与历史的互构关系,把握历史主动的鲜明体现,实现了普遍与特殊、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开拓了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文明叙事新视野。从现实层面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传承好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文脉,蕴含着充分激活中华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保持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独特优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自主现代化发展新路。
学者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础,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宽广的重要前提。不理解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就很难理解现代中国;忽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必然使中国问题简单化,迟滞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中华文明是具有高度包容性的文明,倡导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种具有现代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己任,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实践提供了全新选择。
研究展望
当前,学术理论界开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议题不断拓展,探讨内容持续深化。面向未来,必须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下,在“两个结合”的深入拓展中,深入理解和诠释好“何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何能”“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大命题,既要着眼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在与西方现代文明的比较中回答好“何为中华”“何以中华”“中华何能”等基本问题,又要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运用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诠释好“何为现代”“谁之现代”“如何现代”等关键问题。
要从历史出发,深刻领悟、阐释“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城市是文明的要素之一。良渚古城的发现,确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史。包容性、创新性始终是中华文明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核。城市化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表征,我们应立足建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逻辑,拓展城市史与城市化研究,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自然融入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要致力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城市,发展具有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城市文化,发掘和传承古代城市建设中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持续优化城市化空间布局、消除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使全体中国人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
要理论联系实际,为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发挥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阐明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学术理论研究必须回应重大现实关切。如何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来凝结和提炼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建设一个“理论中国”,进而为解决世界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应紧紧围绕进一步阐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图景、正确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与方法论意义,以及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方面,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刘远舰)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