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次生灾害的特征与应对
2020年10月16日 08: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16日第2027期 作者:赵云泽 项甜甜

  当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除了事件本身的实质性危害以外,信息次生灾害的严重性也不容小觑。这种次生灾害可统称为“信息流行病”。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暴发时期。美国的一位智库负责人大卫·罗斯科夫(David Rothkopf)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他认为“信息流行病将 SARS从一场糟糕的中国区域卫生危机转变为全球经济和社会灾难。一些事实,加上恐惧、猜测和谣言,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全世界迅速放大和传播,影响了国家和国际经济、政治甚至安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这一概念被重新提起,并且成为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2020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对“信息流行病”进行了概念上的进一步阐释,即“疫情暴发期间产生过多的信息(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使得人们在查找所需信息时,难以找到可信赖的信息源和可以依靠的指导,甚至可能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这种公共事件信息次生灾害的产生,与流行病的新奇程度、政府指导政策、医疗体系、全媒体环境以及个人的信息素养等方面息息相关,对社会产生的危害丝毫不亚于流行病本身。

  信息次生灾害的产生原理

  “信息流行病”是信息造成的流行病,实质上也就是信息次生灾害。这里的“信息”一词包括正确或错误的信息、真实或虚假的信息以及谣言或真假参半的信息,正是由于这种信息的产生和传播造成了信息次生灾害。当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社会个体出于对生命的担忧需要通过信息对外界环境进行认知,而这时的信息环境呈现出复杂的局面。正如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所说的“液态新闻”,每一个个体都成为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节点,相互介入并相互渗透。传播主体的液态化,导致了传播的信息内容过载和传播内容质量的参差不齐。信息的过载使人们在选择所需信息上产生障碍,情绪化内容和刺激性信息吸引人们的眼球并产生认知障碍。情绪先于真相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对高情绪性内容和刺激性信息进行分享和转发,造成具有煽动性的信息泛滥,加之尚未有治愈流行病的科学方法,进一步造成社会恐慌和动乱,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信息次生灾害在传播上的特征主要是传播主体的多元性、传播内容的混合性、传播渠道的全媒体性、传播范围的无国界性和传播效果的危害性。第一,传播主体的多元性。信息流行病的传播主体包括官方媒体、网站、社交媒体、自媒体和个人,传播主体间相互交织,各有联系,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第二,传播内容的混合性。传播主体的多元性和交织性决定了传播内容的混合性。传播内容包括真实的事件进展信息、煽情虚假信息、谣言和带有意识形态的诋毁信息等,这些信息混合在一起,真假难分。第三,传播渠道的全媒体性。信息流行病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介形态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影像和动画等媒体表现手段进行信息表达。同时,这些媒体表现手段和媒介形态可以综合起来使用,形成传播信息流行病的媒体传播矩阵。第四,信息次生灾害体现出传播范围的全球性。危机事件中的信息带有争议,因此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在全媒体环境和技术的加持下能够跨越国界和地理空间。第五,由于各国语言的不同而造成的信息误读会进一步加剧信息流行病的传播,导致错误的跨文化传播。

  危害个体与社会

  公共事件中信息次生灾害极容易引发社会恐慌,由此进一步对医疗系统产生冲击、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并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首先,信息次生灾害会引发社会恐慌的螺旋。信息次生灾害的特征之一便是信息过载和信息的混合性。一方面,信息过载使人们无法获取所需信息,产生信息焦虑。另一方面,刺激性信息和情绪化信息会影响人们的认知功能,导致认知偏离和认知障碍,对信息内容进行有选择的理解和记忆。情绪唤起引发的认知障碍使人们更愿意选择去阅读和分享高情绪性内容和危言耸听的错误信息,由此遮蔽客观平和的事实信息。另外,基于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和算法推荐导致社会大范围的情绪共振,会在情绪共振的影响下形成群体性认知障碍,大多数群体的注意力集中于情绪的内容,加剧社会恐慌螺旋的旋转。

  其次,信息次生灾害会对医疗系统产生严重冲击。一方面,医疗卫生知识本身就有专业壁垒,而通俗的、夹杂错误信息、无门槛的传播造成了对医疗专业知识的误读。另一方面,大量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在社会范围内引发舆论讨伐,经过舆论发酵而引发的极端事件,如“暴力伤医”和“医闹”事件,严重影响了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转。另外,人们由于听信谣言而对医疗药物的无节制购买和不科学就医,也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医疗系统工作效率的降低。

  再次,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影响。一方面,基于错误虚假的信息和谣言导致人们处于普遍的担忧和焦虑之中,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导致经济疲软,甚至经济停滞发展。另一方面,人们听信谣言后会对某些特定的医疗物品进行抢购,影响正常交易,扰乱市场秩序。

  最后,信息次生灾害也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一方面,疯抢、囤货和不理智消费在造成经济混乱的同时也会影响社会秩序,甚至一些谣言导致的非理性行为会进一步造成社会动乱。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次生灾害中信息传播的全球性,一些诋毁国家的言论和阴谋论甚嚣尘上,这些情绪化和带有意识形态偏见的内容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导致对某一个国家的污名化,影响了国家形象的建构和国际关系的稳定发展。

  制定防治策略

  信息次生灾害危及个人、社会各个子系统和国家,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行为主体出发,形成一个完整的应对策略来抗击信息次生灾害。总体上来看,防治策略主要从控制不良信息的生产主体、控制传播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提高受体免疫等方面入手。

  首先,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出现,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人们的焦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认知障碍。因此,在关键时刻,主流媒体应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各种媒体及平台要各司其职,共同打造清朗的舆论空间。一方面,主流媒体要生产真实可信的信息,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回击国外不实言论,设置积极的议程,消解社会恐慌情绪和认知障碍。社交媒体等其他信息生产平台也需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生产和传播客观科学的信息。另一方面,各种媒体和平台都需要加强信息的审核,并且建立辟谣和信息更正制度,防止虚假信息和谣言传播。另外,基于算法推荐的媒体和平台需要改良算法,推送性质不同、积极向上和真实可信的信息。

  其次,当信息次生灾害已然危及社会时,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关于信息次生灾害的打击和预防措施。一方面,颁布相关条例对网络上传谣和捏造事实的行为进行处罚,对现实人际传播中捏造事实并造成社会恐慌情绪的行为也要进行相应的惩罚,对虚假、失实信息进行治理和管控。同时,政府部门与主流媒体之间要积极联动,实现良性的信息公开与传播。另一方面,信息次生灾害与医疗系统关系密切,在统筹分配医疗资源的同时,要鼓励医疗系统专业人员开展相应的专业医疗知识普及和自我预防方法的普及宣传。此外,基层社会组织要加强组织,提高管理水平和个人素养,加强和改善社会治理能力。

  最后,社会公众要提高自身对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免疫能力。媒介素养作为一门信息时代的必修课,亟须在社会中进行普及。一是要提高人民群众信息获取和辨别能力,民众要学会通过正确的方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善于区分信息的优劣,以便于更好地对社会环境进行认知。二是要提升对信息中的情绪性内容的识别,在遇到具有煽动性和情感丰富的信息时要善于鉴别,对信息内容进行冷静思考。三是要提高信息运用能力,在能够辨别真假信息后,社会个体要善于运用信息,用正确科学的信息和思想指导实践,规范自身行为。

  (本文系中宣部项目“情绪传播与沟通动力模型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