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革新和技术具身开启移动传播新时代
2020年03月27日 00: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27日第1895期 作者:徐天博 张越

  移动传播(mobile communication)是指基于移动媒体的传播。移动媒体则是指个人的、用户控制的便携式交互平台,能接入互联网,可实现用户之间、用户与网络之间信息交换与共享。从硬件上讲,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可穿戴设备的创新是移动传播得以兴起的核心技术支撑;从软件上看,移动支付、融合媒体和社交网络等则是驱动移动传播拓展领域的主要动力。

  智能手机帮助人们实现了在日常生活的移动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流和社会互动的需要,空间的转换成为人们传播行为中被淡化的主观感受,7×24的全天候无线网络连接带来“永远在场感”,技术的“具身性”在传播中的意义愈发凸显。5G技术的到来,则将进一步扩大移动传播的应用范围,甚至带来场景革命。而当代人对于移动终端的难舍难离,从功能上和心理上都加深了技术“具身性”的现实意义。
  
  我国移动传播发展迅猛
  
  中国移动传播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广阔的国内市场和强势的平台化应用(如支付宝、微信、今日头条等)。

  2008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公布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中国提交的TD-SCDMA正式成为国际标准,与欧洲WCDMA、美国CDMA2000成为3G时代最主流的三大技术。以此为标志,我国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浪微博等一批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要内容形式的社交媒体崛起,迅速成为舆论场上的新生力量。2013年底,4G牌照正式发放,标志着我国4G时代的来临。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提速降费的持续推进,移动互联网呈爆炸式发展,云计算、视频直播和智能媒体进入普通用户的日常生活。

  5G时代带来移动传播场景革新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进入5G商用元年。相对4G技术而言,5G具有更高速率、更大容量、更低时延的特点。具体而言,能够使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以及端到端时延等关键能力产生量级上的提升。如果说移动互联网络前四代的发展历程是语音通话、短信传递、有限数据传输到真实数据传输的量变升级,那么从4G网络到5G网络的飞跃则是“真实数据”向“无限数据”迈进的质变提升。

  5G给移动传播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将物联网纳入原有移动互联网的连接之中,使得互联的范畴从“人与人”拓展到“人与物”乃至“物与物”之间。我国IMT-2020(5G)推进组将5G的应用场景分为四个方面:连续广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前两者主要针对4G移动互联网业务进行优化,后两者则对应新增的物联网业务。相应地,5G进一步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带来移动传播原有场景的迭代以及新的传播场景的出现,场景的虚实界限和时空界限被打破。

  “场景”一词本来是影视用语。最早把“场景”一词用于传播领域的是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他们认为场景传播的到来依托技术的支撑,即“场景五力”,分别是移动设备、社交媒体、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场景传播实质上就是特定情境下的个性化传播和精准服务。由于场景同时涵盖基于空间和基于行为与心理的环境氛围,场景革新也将为人与技术之间关系带来新的思考。一方面,5G技术给现有移动传播的场景注入新的活力。由于传输速率的极大提升,VR、AR、MR等技术应用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能够结合体感交互、人工智能、8K超高清视频等技术为用户带来全方位、立体化、沉浸式的感官体验,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日益模糊。身体的在场和体验的获得不再局限于现实的场景,而可存在于纯粹的虚拟场景或者现实与虚拟的叠加场景。这种虚实边界的消弭也暗合了当下视觉文化、感官文化转向的逻辑,将从游戏制作、新闻生产等领域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5G技术也将带来新的移动传播场景。随着GPS、可穿戴设备等现有传感器的换代,以及各种新型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基于场景的个性化服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突破传播的时空界限,并逐步实现对家居、行车等生活领域的全覆盖。如一些汽车公司正在开发一系列实验性的车载媒体技术,试图打破驾驶员只能收听车载广播的传统传播形态,将行驶中的车辆空间发展为一个移动传播的新场景。人与物、物与物依托媒介的连接形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泛在网络,部分场景与场景之间的壁垒将被打通,人的传播行为可能在多重场景交叠中发生。
  
  移动传播与技术具身不可分割
  
  5G技术以及被5G释放潜能的VR、AR、MR技术等本身并不等同于移动传播技术,但现今的发展趋势显示,它们正日益集合在移动终端中供人们使用。换言之,移动终端成为媒介融合的硬件形式和物质化载体。这就使得移动传播给人们带来更深层次的影响:“媒介是人的延伸”的特性将更加突出,技术的具身性与人的发展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根据唐·伊德的观点,技术对身体的嵌入是“准透明的”,无所不在且难以察觉,即具身的技术。新媒介技术之所以是具身的,正是因为技术在驱动自身对人类的心智、身体与世界的交互进行模拟、仿真乃至再造。从较浅层次理解,媒介是人体(body)的延伸,比如曾经颇受关注的谷歌眼镜,就可以被视为延伸了人类视觉器官的一种移动终端。从更深层次来看,移动终端给人带来的具身性体验影响人的心理、认知和行为方式,即“自我的延伸”(the extension of self)。自我的延伸包括三个维度:功能性延伸、拟人性延伸和本体性扩展延伸。功能性延伸是指当外部客体可以为“我”所控制时,该物体在扩展了“我”的能力的同时也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手机形形色色的App提供的各种工具性功能即是体现。拟人性延伸是指手机在被“我”使用时个性化和拟人化,甚至成了“我”情感寄托的对象。同时,手机成为“我”的前台,参与构建了“我”的形象。本体性扩展延伸是指手机模糊了在手机提供的各色场景中的“我”与在真实世界生活的“我”的边界:一方面技术“抽身离去”,“我”在使用手机的时候意识中淡化了它的物质性存在,如同戴眼镜的人不会注意到眼镜本身一样。另一方面,当我发现手机离开“我”,比如丢失的时候,会带来极大的焦虑和恐慌。不难想象,5G技术及其赋能下的VR、AR、MR等技术,将进一步加剧移动终端的具身特性,使得移动传播与技术具身变得更加不可分割。现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的交叠,将使人与媒介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作为率先掌握5G技术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移动传播必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