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美好生活
2020年03月13日 00: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13日第1885期 作者:毛华兵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环境问题凸显。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生态退化所引发的人类生存危机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单纯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已经难以扭转危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是治本之道。习近平提出的“环境就是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等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创新发展。

  首先,“环境就是民生”,是对马克思主义物质本体的自然观的发展。马克思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的母体,“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把自然界理解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即“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在自然界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人这一生命体,还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物资、能量和信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物质本体的自然观的基础上,习近平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其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化的自然观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活动指向的自然界,是被人类的本质力量中介了的实践的人化自然界。“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现形式。但实践活动过程中,人并不是以自己为中心来使对象无条件地服从,而是要遵循自然规律来进行。恩格斯也强调:“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而,一方面,人必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此表达自身“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人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因为自然界“是作为不依赖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习近平指出,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再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的自然观的发展。马克思在分析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时发现,自然与历史是分割的。马克思把自然界看作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生成的现实的自然界,得出“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才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的结论。正如施密特所说:“马克思的自然观与其他各种自然观的区别,首先在于他的社会历史的特征。”马克思不仅在一般意义上论证了自然与历史、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相互关系,而且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自然观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原始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们的自然观必然带有自然崇拜的痕迹。资本主义对纯粹经济利益的追逐,漠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根本上说,生态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从解决社会问题入手,才能真正克服人与自然的疏离。这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因此,习近平指出当前必须转变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做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然而,并非任何金山银山都必然能带来绿水青山,各行为主体为什么要做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内在的原因在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的自然观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际上是一种生态价值的自然观,内涵着丰富的生态学的见解。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把他的理想社会界定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因而,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的自然观也是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三位一体”的生态价值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在肯定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满足与被满足、需要与被需要的价值关系的基础上,强调人在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时,要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感”,尊重自然的价值。这样,人类才能做到对自然价值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达到人与自然“物我两旺”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的自然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解的内在依据,即在“自然—人—社会”的系统中,只有采用系统辩证的方法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维持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强调,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进行环境治理,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并保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还要立足现代化全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各个领域共同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