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旭:构建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2019年04月12日 08: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12日第1672期 作者:施旭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涌现出一批优质的成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一些研究中存在西化倾向,自主性、民族性意识匮乏,公共性、实践性欠缺,解释力、传播力低下,更谈不上引领国际学界;另一方面,中国发展所形成的独特经验,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又呼唤中国社会科学抓住机遇,拓展创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新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如何反思过去、向前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战略性问题。

  从“话语”视角理解中国社会科学

  我们所说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对,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目的、性质及状况,包括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我们可以从“话语”视角理解中国社会科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未来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尤其是要建设好相应的“话语体系”。

  “话语”是特定族群以语言使用为特征的社交实践,一般包括六个要素:对话主体、言行意旨、媒介渠道、目的效果、历史关系、文化关系。话语作为人类社交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更有文化性,即历史形成的“交际多样性”和“交际竞争性”。显然,社会科学是特定文化群体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列于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等)。这些以学术研究为特征的社会实践,同样离不开话语包括的各个要素。根据上述对话语的认识,学术话语同样具有文化多样性和竞争性:一是历史形成的不同族群的社会科学话语,虽然具有共性(如关心人、群体关系),但也体现个性(独有的世界观、价值观、问题意识、方法论);二是不同族群的学术话语之间存在着权力关系。如传统中国学术话语强调整体辩证,注重社会伦理,提倡学以致用;而西方学术话语依循二元对立,崇尚个人主义,追求纯粹知识等。此外,长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导国际学术话语,无论从话题、形式、媒介、模式,还是对世界的影响程度来看都是如此,表现出浓厚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而中国学术话语总体上往往处于缺席、失声的状态。

  话语能够维系、传承、奏效,取决于话语实践背后的“话语体系”。话语体系是由“物质性/硬性”的“交际体制”(如组织、机构、制度、平台、媒介)和“精神性/软性”的“交际原则”(如概念、范畴、理论、规则、策略)组成的综合系统。它支撑、形塑、影响话语实践的过程与结果,如同人的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规约行动;它是特定话语群体在特定社会领域为执行特定任务而具备的“话语能力”。学术话语失调、失灵、失语,或者相反能够成功描述、解释、阐明、评价、指导社会实践,并有效传播自己的思想和声音,与其话语体系有密切关系。因此,提升、拓展、创新学术话语,应首先建设好学术话语体系。要建设好一个民族的学术话语体系,除了要求清晰全面,还需要深刻把握自己特殊的使命、价值、目标、语境,特别是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唯其如此,中国社会科学才能有效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构建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肩负着总结过去、启迪未来,辅助国家实现大战略,推动人类知识繁荣进步的重要使命。因此,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思想水平和能力的代表以及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方面。构建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目的就是要构筑一套植根中华民族、放眼人类文明的完善的科学研究系统,使其能够准确阐释中国实践,有效指导中国发展,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秩序治理,从而推动人类知识繁荣创新。

  为了实现话语体系的建设目标,首先,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在语境层面需要一个公正的国际学术环境。然而,现实情况是西方学界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和判断标准,借助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传播上的优势,使学术变成一种西方独白的霸权话语体系。相比而言,中国社会科学话语权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外交、国防等重要国家利益方面。其次,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在精神层面或者说主观上,应达到“高尚而系统”的水平,这包括民族性、世界性、公共性、包容性、连贯性、继承性等。但在西方化等复杂因素影响下,我们的话语体系受到冲击,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一方面是所谓“去政治化”“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等倾向,另一方面是丧失人文性、抛弃公共责任,丢失学以致用的传统等。我们缺乏从本土经验生发的有效理论,导致在学术话语竞争中出现失语甚至学舌的状况。如果任其发展,不仅危害文化安全,而且影响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的表达。究其深层原因,还是学术上缺乏文化自信、理论自信。最后,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在物质层面或者说客观上应具备“精良而稳固”的品质,这包括坚韧性、稳定性、顺畅性、平衡性、专业性、有效性等。

  提升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影响力

  当前,我们面临着管理行政化,信息渠道存在瓶颈,学术评价机制不健全、不公正、不科学,考核量化、僵化,科研基金管理不科学、国际化传播平台建设滞后,出版能力过低、规模过小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的后果就是影响了学者的学术自信心,加之在文章投稿、基金申报、成果评奖、职称晋升等过程中出现不良竞争,一些研究逐渐失去社会关怀,成果不注重现实转化,更产生不了社会影响力。为此,应采取全面、系统、“软”“硬”结合的方式构建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断提升其质量和影响力。

  第一,推动构建平等、包容、多元的国际学术环境。中国学界需主动地、全方位地向世界阐释中国学术优秀成果,与西方学界展开平等交流对话,揭露西方中心主义的缺陷与后果、展示多元对话的创新意义等,并更多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学者展开深度合作,以形塑一个平等、包容、多元的国际学术交流秩序和传播空间。为此,我们应建设系统、畅通、高效、牢固的媒介、平台、渠道、网络,以利于学术交流和传播以及成果的现实转化。知识的传播是学术发展和应用至关重要的方面,不仅决定其方向、内容、质量、速度、效果,而且影响学界社会结构关系。因此,我们应坚持学术成果出版传播的市场化、数字化、国际化、全球化,推动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加快转型升级。

  第二,加强对学术研究的支持和管理。国际经验证明,政府及其政策可以对社会科学进步产生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加强对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支持力度,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创新事业,进一步疏通成果转化渠道,提高各基金成果质量。同时,建立公正、公平、科学的学术评价评审体系,完善相关评审、评价、监管机构和相关机制,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三,立足中国传统和当代现实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应坚持民族立场,弘扬民族精神,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胸怀、情感、境界融入新概念、新范畴、新术语、新理论、新主张、新方法的创造之中。同时,培育具有当代意识、主体意识、社会意识的研究者,使他们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在学术研究中建立中国视角、彰显中国价值,关注和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与西方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和现实环境。因此,构建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突出社会价值、公共价值,探索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助力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如在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化解不同利益群体矛盾,摆脱能源、生态发展危机,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除了从民族文化、域外文化中汲取养分,还应提倡多学科交叉研究,在具体研究领域和研究过程中探索新方法,建立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模式。

  构建完善的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将有力地提升中国学术水平及其国际地位,也必将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知识的繁荣。我们应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不断创新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升其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