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林 陈雨:解读互联网对国际关系变革的影响
2019年03月29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3月29日第1663期 作者:蔡春林 陈雨

  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为人类社会带来生产力本质的飞跃,并且对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代表,互联网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个人电脑和数字移动电话的普及,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效率获得了空前的提高,全球化进程迅速推进,人们的社交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无一不受其影响,逐渐呈现出新的样貌,国际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及军事关系等均涌现出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

  互联网技术弥合各国发展差距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20世纪80年代,日本、西欧的经济实力曾一度接近美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通过对于高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研发使得经济实现飞速发展。事实上,多数发达国家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基础,集中力量,大力投资信息技术的研究,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同传统产业相辅相成,引领经济发展模式革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经济迎来新的高速发展期。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由于网络信息建设处于较低水平,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然而,当前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技术鸿沟”在逐步缩小,众多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获得了质的提升,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且互联网技术事实上打破了长久以来知识被大学、科研机构等垄断的状况,把全球不同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军事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为各国尤其是欠发达国家的民众打通了获取知识的通道,促进知识传播和普及,并且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远程教育使得人人接受教育逐渐成为现实,因而互联网使得欠发达国家民众获取知识、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可能。提高民众受教育水平已经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成为欠发达国家的国家建设的重要引擎。当前新兴经济体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传统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比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互联网技术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仍在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等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加速到来,欠发达国家若能抓住此次经济增长契机,将为自身实现跨越式增长带来可能。

  网络舆论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关系新因素

  互联网为广大民众表达个人政治主张提供了重要平台,使得普通民众表达政治主张、参与政治决策成为可能。网民在网络上发表的意见、观点汇集成为网络舆论是民意集中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任何政府都不能忽略这股力量,因而这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公开性。一国的外交关系、对外政策往往是民众关注的焦点,民众的意见会对政府的外交政策制定和国际政治关系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网络舆论作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如果被恶意引导、被滥用也将对国际关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正如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在《乌合之众》中指出的那样,当个体融入群体之后,容易呈现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等特点,如果虚假不实的信息广泛传播或者信息被断章取义、模糊地极具引导性地传播将会对政府形成压力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进而对国际政治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在促进经济增长、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也滋生了新型的网络犯罪。例如,2017年全球网络犯罪成本已经高达6000亿美元,约占全球GDP总额的0.8%。网络犯罪给世界各国的发展造成日益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严重影响民众及国家的信息安全。各国展开合作、积极协同处理网络犯罪符合各国共同的利益诉求,是势在必行之举。

  增强文化交流和文化自信

  地理大发现时代以来,全球化历程就已经拉开帷幕,互联网作为全球化的信息传递媒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了全球化进程,加速了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及文化融合。“它打破了国家和地区之间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跨越了地域、时间、文化、政治等因素的障碍,把世界变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系统的整体。”传统信息传递媒介如报纸、广播和电视,由于空间覆盖面有限、节目线性传播等特点,无法帮助民众有效获取别国的信息;借助互联网,我们足不出户也可以了解别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同时互联网技术催生了跨境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贸易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物质、精神生活。互联网通过一种浸润式的方式,逐步扩大了不同国家民众的文化交流、增进了不同国家民众的互相了解,夯实了国家交往的民意基础。互联网技术使得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全球意识普遍崛起,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时代已经来临。

  但与此同时,随着信息传递效率的加快,时间、空间等壁垒的逐渐瓦解,建立在民族国家意识基础上的文化归属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入侵”现象。文化自信是民族的软实力、支撑力,对于国家的发展是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代的“文化入侵”具有主动性、自发性,更多地表现为对本民族文化兴趣及自信的缺失,主动吸纳国民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的文化。同时,吸纳的文化中既包括优质文化也包括低俗文化,这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相对缺乏文化自信的民族、国家而言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或将对国际关系、民族关系产生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技术极大增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同时,更应该提倡文化自信。

  全球军事关系新特点已经显现

  在以网络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到来之时,美军推出网络中心战,开启新军事革命。当今世界各国军事革命加速发展,在互联网作用下,信息主导成为了制胜关键,网络空间成为崭新战场,各国都在加紧推进军事转型。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战争形态的革命性变化,对国际政治、军事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同时,多媒体技术同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之后的第四媒体,它对战争正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利用其信息传播全球化、速度快、多向互动的特点,各国民众能够迅速且较为准确地掌握战争决策或战争具体进展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动用了大量高科技新闻手段,利用近乎现场直播的方式,对“斩首行动”“震慑行动”等均进行了集中报道,对伊拉克军民的战斗意志产生极大消极作用,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传播技术,民众可以更容易地表达自己的意愿,针对战争的民意更容易集中、快速的表达,民众意愿对于战争的制约作用将显著增强。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