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英 黄茂兴:中国智库成果转化效率的制约因素
2018年11月16日 09: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16日第1576期 作者:张宝英 黄茂兴

  目前,中国智库成果数量快速增长,但中国智库产出质量不一且智库成果转化率较低,影响了中国智库服务社会、经济等各决策部门的成效。这当中,既有智库自身的成果质量、资金管理机制、人才结构等内部制约因素的影响,也有激励机制、市场体系等外部环境条件制约的限制。

  成果质量总体不高,前瞻性不强。中国智库成果转化效率较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智库成果质量总体不高。中国智库层次研究习惯性自上而下布置研究课题,自下而上的根据形势变化的前瞻性智库研究相对较少。换言之,中国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的社会智库建设仍处于初级水平,一方面,缺乏具有较大国际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高质量社会智库,另一方面,缺乏创新性、前瞻性、针对性的高质量社会智库成果。大部分智库主要从事理论研究,其智库成果多停留于学术性、理论性成果的理论层面。部分智库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其研究成果甚至与现实问题相背离,出现了智库成果“大而空”的现象。智库成果“大而空”“高而虚”等现象,表明了中国智库成果还不成熟,无法达到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成熟度。可见,中国智库研究成果还未真正实现从学术研究到智库研究的转变,中国智库成果在构建新理论、新思想上仍显不足,其创新性、前瞻性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智库资金管理机制不健全,独立性缺失。在中国智库成果转化的风险性与中国智库对资本市场作用的有限性的双重影响下,中国智库成果转化的资金链存在缺失等风险,进而致使中国智库成果转化资金管理不健全。一是中国智库经费来源相对单一。其中,政府拨款占据了较大比重,导致中国智库独立性较差,长期依赖政府财政拨款形成的研究经费,基础研究成果少,对策研究成果多,前瞻性研究成果少,应急性研究成果多,从而制约了中国智库成果转化的质量。二是中国智库财政扶持力度尚且有限。由于智库在政府相关政策、决策的制定过程中尚未充分发挥作用,以致对中国智库财政拨款力度尚且有限,从而制约了中国智库成果转化的动力。三是中国智库资金使用效率低。由于管理体制原因,大部分高校智库的项目管理在科研部门,经费管理在财务部门。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衔接不顺畅,使得资金使用的支配权受到重重局限,加之资金内部管理的独立性缺失,导致智库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从而制约了智库成果转化的速度。

  智库人才结构不合理,合力效应弱。智库人才结构不合理制约了中国智库成果转化的效率。一是中国智库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总体来看,中国智库人才储备中,与文史哲类人才相比,理工科类人才偏少,且综合性跨专业跨学科人才则更少。而智库成果转化更多发生于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领域,当前的智库人才知识结构不足以支撑加速中国智库成果转化的人才需求结构。二是中国智库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中国智库成果转化不仅对参与智库研究成果创造的人才有一定的要求,对参与智库研究成果推广的人才也有一定的需求。智库研究型人才多、推广型人才少、专业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的中国智库人才梯队结构,尤其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开展基础研究人才的匮乏,难以支撑加大中国智库成果的应用推广的人才供给结构。三是中国智库人才素质结构不合理。一方面,中国智库多为高校智库、科研院所智库类型,尽管智库人才具备高水平的学历职务职称,但主要是学者型的智库人才,缺乏具备党政机关和企业历练经验的实践型高级人才,以致部分智库成果出现“伪问题”“伪建议”的现象,理论联系实际不足,脱离了问题意识导向的市场化智库成果需求;另一方面,中国智库经营人才、管理人才较为匮乏,以致部分智库内部运行管理环境和体制机制处于低水平,品牌战略定位前瞻性不足,不契合服务效率导向的市场化智库成果需求。四是中国智库人才流转机制缺失。当前中国智库人才供给多以体制编制形式存在,处于“半封闭”运行状态,没有形成适合其灵活发展的人才流转机制,导致以上人才梯队结构、人才素质结构等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从而最终对智库成果转化形成一定的阻碍。

  智库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引导。一是智库成果转化政策激励不足,缺乏有关智库成果转化的法律及配套法规,使得智库成果转化相关主体在进行利益分配时没有明确和权威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从而没有形成相匹配、易落实的制度激励政策,政策红利还主要局限在文件层面,导致智库成果转化相关政策的激励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二是智库成果转化动机不强。目前,中国智库成果的产出更加注重的是其科研性而非应用性,即重视学术性强于应用性,甚至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科技研发人员的激励而非中国智库成果转换的推广和管理的激励。如高校智库的决策咨询研究,不仅没有独立的决策咨询研究的报送渠道,而且缺乏其研究成果的应用渠道。三是智库成果转化评估评价体系不健全。中国智库成果转化评估评价体系还未形成,评估评价指标单一僵化现象仍然存在,同时我国还缺乏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科学评估评价机制以科学评估其市场价值,从而影响成果供求双方的沟通协调和市场转化。可见,当前中国智库激励机制不完善,尤其是激励范围较小和激励力度不足是中国智库成果转化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智库成果的转化。

  智库市场体系不健全,影响力不足。目前大部分智库成果没有被市场吸收,不利于智库与成果需求方形成稳定的合作,二者的协同市场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智库成果转化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智库的市场化发展,要求重视社会智库在市场体系的贡献力。其中,作为智库成果需求方的企业对吸纳智库成果尤其是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不足。这是因为企业倾向风险低、周期短、效益显著的智库成果,排斥风险高、周期长、效益滞后的智库成果,致使相关智库成果(尤其是科技成果)难以转化。另一方面,智库成果转化市场监管过紧。中国智库成果,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会面临不合理的准入障碍,如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智库成果的产业化会因为服务监管问题而面临瓶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6AGJ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