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林波 宋洋:略论智库成果转化评价机制
2018年11月16日 09: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16日第1576期 作者:荆林波 宋洋

  从投入产出的视角看,智库是将智力要素转化为智力产出并用于指导实践的组织或机构。抽象地看,智库成果的产生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将智力要素输入智库;(2)智库对智力要素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处理过程;(3)得到智库成果,并通过智库产生政策影响力。因此,智力输入(Input)、处理过程(Process)、智力产出(Output)是智库成果产生的三个核心环节,对这三个环节进行系统分析,便能揭示智库成果转化的机制,我们为此提出智库成果转化评价的IPO模型。

  智库成果转化评价的IPO模型

  第一,智力投入是实现智库成果的基础。从概念上说,智库就是将智力要素转化为成果的机构或组织,因此没有智力要素的投入则不可能有智库成果的获得。更具体地,智库首先需要专职的科研人员,这些研究人员掌握丰富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他们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需要重视的研究问题,然后科研人员利用已有的学术知识和科研技能对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从而为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可见,作为智库的投入,智力要素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专职科研人员的学术知识和研究技能,二是调查研究所获得的资料信息,这些信息中包含了需要解决的某些具体问题。如果一个智库拥有研究能力出众的科研队伍,那么它具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观条件;如果一个智库拥有充分的实地调研机会,那么它具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客观条件。因此,对于一个智库,只有同时具备科研人员和调研条件,才有可能得到研究成果,即智力要素的投入是智库成果获得的基础。

  第二,管理过程是实现智库成果的关键。智库本质上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通过将智力要素进行管理,获得智力产出,实现智力价值。因此,智库的管理过程是智力要素能否充分实现价值的关键所在,是智库运行效率的重要决定因素。从组织形态看,智库通过完善管理过程,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让其更好地发挥智力要素的作用。较高的智库管理水平能够更大程度提升科研人员的效率,将科研队伍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否则,管理混乱、定位不明、奖罚不公、人浮于事,科研人员不可能有良好的产出,智库的成果转化必然效率低下。也就是说,我们在智库综合评价AMI模式中提出的“吸引力—管理力—影响力”中的“管理力”,包括了7个要素(战略、组织、系统、人员、技术、风格与共享价值观),就是我们这里所分析的管理过程。

  第三,有效产出是实现智库成果的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环境中,智库的研究成果通常要服务党和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因此,智库成果需呈报给相应的党政机关,通过对决策产生影响而最终实现智力价值。可以说,成果的呈报是智库工作的“临门一脚”,只有将成果展现给决策层,并产生实际影响,推动了实践,才算真正发挥了智库的作用。可见,相比于那些未能呈报给党政决策部门或者虽然呈报但未能对决策发挥作用的成果,只有对决策层产生了积极影响的智库成果才实现了智力要素的价值,这样的成果才是智库的有效产出。一个智库只有不断得到有效产出,才能持续发挥智力要素的价值,积累政策影响力,真正起到智库的决策咨询作用。

  从系统论的视角看,智库实际上是消耗智力要素、获得智库成果的高度有序的组织,是一个耗散结构,只有当智库成果以有效产出的形式不断为智库增加影响力,从而获取更多智力要素时,智库的有序结构才能维持。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智库的成果转化对于智库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智库成果转化时常实效不彰

  基于智库成果转化机制的IPO模型,我们对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研究报告(2017)》和《2018年中国智库成果与人才评价报告》中所收集的智库样本(2017年样本量为722,2018年的样本量为478)进行系统分析,并以座谈形式进行深度调研后,发现当前中国智库在成果转化的各重要环节中均存在问题。

  第一,智库基层调研门路不通,问题需求不明确。调查研究是智库掌握现实情况的基本途径,是获取智力要素的重要方面,然而,调研既需要科研人员有充分的研究准备,又需要足够的经费支持和相应政府部门的配合。一些影响力较小的智库,在科研人员、经费支持、政府配合等环节都无法达到要求,因此很难开展深入基层的调研,有些智库找不到要解决的问题,失去了获取智库成果的基础,愈发陷入发展困境。

  第二,有智库,无智慧。有相当多的智库,借着智库发展的热潮,仅仅是在形式上成立了智库,但其中科研人员并未达到应有的学术水平。这样的智库,也是没有充分的智力要素的,如同无本之木,显然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智库成果,因此出现了所谓的“有库少智”甚至“有库无智”的现象。

  第三,智库定位不明确,导致学术性低下、专业性缺失。有效智力产出的高回报性,容易引发智库建设的热潮。有些智库并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而是对热门话题趋之若鹜。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智库的科研人员不能施展自己的研究专长,从而无法充分发挥所拥有的智力要素价值;另一方面,科研团队没有机会对某一领域长期持续跟踪,从而不能积累学术基础、提升研究能力,这样十分不利于研究团队的成长,必将带来智库成果转化效率的低下。

  第四,智库成果的报送渠道不畅通。在现实中,智库成果只有报送给相应的党政部门,才有可能对决策层产生影响,从而真正实现智库成果的价值。但是,地方上的很多智库缺乏成果的报送渠道,或者即使有报送渠道,也需要层层审批,过程比较繁琐,相当一批有价值的成果无法向上级报送,从而丧失了产生决策影响力的机会。事实上,即使考虑到报送渠道在客观上的稀缺性,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评估的方式,甄别出质量较高的智库成果进行报送。然而,目前这种机制并未普及,这在客观上使得地方智库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第五,智库成果的绩效评测有难度。在现实中,出台一项重大政策措施,往往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可能源于某些智库成果的影响,还有可能包含了实业界的因素,甚至可能有某些政治因素。同时,重大政策的发布一般都有严格的保密机制,这就更难识别出智库成果所产生的价值。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为一些智库通过不严谨的言论产生影响力提供了“投机机会”,这些智库有可能不是通过扎实的研究和高质量成果而获得影响力,从而使那些真正发现问题、真能解决问题的智库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现象将严重破坏智库发展的良好环境,导致“劣币逐良币”的结果。这是特别需要警惕的。

  加强团队建设 促进成果转化

  针对中国智库成果转化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基于IPO模型的分析框架,结合实际,我们从智力要素、智库管理、智库影响力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在智力要素的获取方面要注意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相结合。一方面,科研团队水平的提高通常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在短期内,智库应集中力量对个别研究问题加强实地调研,并通过智库间的交流尝试获取相对低成本的调研机会,从而为智库成果的产生提供相对丰富的实地调研信息。另一方面,从长期看,应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集中力量以个别领域为突破点,引进或培养高水平研究人员,力争在优势领域产生持续的有效产出,为智库发展积累政策影响力。

  第二,在智库建设方面要加强科研团队的学术建设,并不断改善服务水平。由于面临在短期内提高绩效的压力,智库建设通常更加关注如何快速提高影响力,而忽视了研究团队的基础性作用。为了符合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要求,需要更加重视科研团队的建设,一是要加强智库的专业化、特色化,从而使特定领域的科研人员有机会长期跟踪研究,积累学术基础;二是要注意基础研究与政策研究兼顾,避免厚此薄彼的情况发生;三是要提高智库对科研人员的服务水平,在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更人性化的服务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

  第三,积极提升智库成果的决策影响力。智库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外宣传,增强成果的对外传播能力、人员与机构的对外曝光程度、智库的信息公开化程度等。另外,国际影响力体现一个智库的国际交流状况和国际化程度,这是对一个智库的更高要求,适度开展与国际高端智库的交流,讲求实效与成果,推进长期的深度合作,持续性推出高质量的合作成果,将有助于提高智库的影响力,从而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第四,进一步改善智库建设的外部环境。一是重视地方智库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当地情况更加熟悉的优势;二是逐渐建立健全智库参与决策咨询的制度性安排,为智库更好发挥智力价值提供条件;三是应加强智库成果的第三方评价工作,相对公正客观地将智库成果报送相应的决策部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