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国学·双语·研究——在文明互鉴中扬起外译之帆
2018年10月19日 09: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0月19日第1556期 作者:刘利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人民的精神食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可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日益迫切。因此,研究、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已成为当代学界、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国学”,意味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发掘整理之责。“国学”这两个字早在《周礼》《汉书》中就已经能够看到。但是古代典籍中的“国学”,基本上都是“国立学校”的意思。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学东渐”,出现了与“西学”相对的“中学”,如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一方面恢复两汉经学。新文化运动以来,胡适、章炳麟、顾颉刚、钱穆等人都有关于“国学”“国故”“国粹”的论述。这一时期“国学”概念的出现,是为了区别来自西方的“西学”和洋务派的“中学”,其内涵大体是指关于传统思想文化的学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发掘,社会上出现了“国学”热,一些大学也相继成立了“国学院”。但学界对“国学”的概念和内涵尚未达成统一明晰的共识,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些打着弘扬“国学”旗号却传播传统文化糟粕的不良现象。

  在新时代,我们弘扬国学就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门类也很多,因此从事此项工作首先应该明确两点:一是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和经典为根基,这也是国学双语研究会依托先秦史学会而设立的主要原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最核心的内容基本上都形成于先秦时期。我们研究国学,就是要研究、挖掘这些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为结合时代要求加以继承创新奠定基础。二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要取宽广的视角。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历史久远,分布广阔。因此我们在认知和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时,要放眼古今,兼容并包,避免简单地把儒家文化等同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双语”,意味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翻译传播之责。“双语”指的是汉语和外语。汉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言载体,外语是指汉语以外的语言,既包括英语、法语等使用广泛的语言,也包括其他任何需要与汉语和中华文化进行交流互鉴的语言。翻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非常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有一部分经典文献翻译成了重要的外语,例如理雅各英译的多卷本《中国经典》,本身也已经成为翻译的经典,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仅有这些译作还远远不够。因此,包括国学双语研究会在内的机构和相关学者应以“国学外传、文明互鉴”为核心目标,组建国学双语课题组,制定“百部经典英译计划”,有计划地遴选适当规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以高水平的学术标准,坚持“以经译经、以诗译诗”,传承“信”“达”“雅”的精神追求,将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巧妙地融会贯通,既是国际视野下的阐释与发展,也是更深层次上的传播和弘扬,必将很好地满足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需求。

  “研究”,意味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创造性转化之责。“研究”彰显了对一流学术水准的追求。“研究”不只着眼于对典籍在文本层面进行解读、分析和阐释,还意味着更加关注传统文化对人的精神人格的陶冶和塑造。就是说,在弘扬国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工程中,高水平的研究固然是基础,十分重要,但更为艰巨的任务则是实践,即“传承创新”,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的讲话中都曾引用过古代的典籍,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孔子》《孟子》《老子》《管子》《荀子》等,都是他经常引用的典籍。2015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用典》一书,遴选了135则典故,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孔子到毛泽东,习近平总书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无不恰到好处,尽显画龙点睛之妙,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精神激荡。这些精妙的用典,其实就是在打造一张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片,向世界讲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是对中国智慧的最好“代言”,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生动范本。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其要义之一就是要大力培养国学双语人才,尤其要着重培养青少年和学习汉语、中华文化的外国青年学生。我们要汇聚文化研究专家、教育专家、语言学家和翻译家等各个方面的人才,充分发挥国学双语研究会以及大学、科研机构的平台资源优势,合理设计国学双语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国学研究传承创新项目,让中外青少年学生不仅能够自主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更能自觉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融入他们的生活生命之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同时提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为国学双语研究会今后的工作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大力开展国学双语研究,积极培养具有良好国学素养的双语人才,必将有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作出特殊的贡献。

  (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国学双语研究会会长)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