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在江:外语教学与研究离不开母语自觉
2018年09月14日 09: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14日第1537期 作者:魏在江

  外语研究中的母语自觉,是外语研究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审视,既要清楚其长处,也要了解其短处,同时也要了解和认识西方语言学理论,处理好本土与外来的关系。这样的自觉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共同体,如整个民族、国家或学术团体等。我们需要对母语具备更彻底的认知,并力图建立中国自己的语言学理论,从本土走向世界。重视母语研究,是外语学者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因此外语研究中的母语自觉在外语学科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知己知彼是外语教学与研究的需要

  母语如何影响外语教学,如何充分利用母语实现外语教学与习得过程中的正迁移,并有效地避免负迁移,一直是外语教学中的热门话题。同样,外语研究中如何利用母语进行研究,也是摆在外语学者面前的重任。这些年来,比较语言学在中国非常火热,被广泛地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翻译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比或比较是人类研究问题的根本方法之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世界的眼光、开放的胸怀、虚心的态度学习和汲取全世界一切有用之成果,做到以我为主、洋为中用。要建立中国自己的语言学理论体系,跨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是一条必由之路。

  张岱年认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文化,与另一个不同类型的文化相遇,应主动吸取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取精用宏,使民族文化更加壮大;中国文化前进的唯一出路是综合中西文化之长以创造新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创立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流派的韩礼德明确地说,他的理论最初是从研究汉语发展起来的。

  钱冠连认为,唯有这样穷我们一生之力的重担,才能压出这样的正果:将国外理论“化入”汉语实际,而不是将两者勉强贴附,然后再“化出”自己的有创建的理论来重视语言的理论研究,总结出一套具有很强解释力的中国语言学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几代中国语言学家为之奋斗的一个追求和目标。

  母语自觉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要

  当前学术翻译队伍人才缺乏,专业水平有待提高。陆铭直言,外译时必须注重译著的国际规范性,重视文化话语体系的协调与对接,真正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要从战略上着手,培养一支熟练掌握外语、熟悉国外社会科学讨论语境、能够融入国外学术界的青年人才队伍。“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学者们共同‘呐喊’,才能形成中国强音。”为后人做桥梁,“让中国的声音响彻世界”。中国外语学者要抓住机遇、勇担重任,让更多更好的成果走向世界,为在国际学术界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构筑强有力的中国话语体系而不懈努力。徐烈炯敏锐地洞悉到那些令已有生成语法理论“捉襟见肘”的汉语现象,并坚定地从事实出发去挑战理论,从而促进了理论的进步和发展,是生成语法领域“讲述中国故事”的先行者。

  我们的古人在文字学、音韵、训诂学等方面为世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能不能用外国人能理解的思维模式进一步介绍中国的优秀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外语院校的重要使命。我们今天也要充分利用语言学理论大力推介中国文化,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可见,母语研究也是外语学科研究的必备要素。

  破与立是消除学科壁垒的需要

  外语院校应该多培养钱锺书、陈寅恪式既通国学、又通西学的通家。外语院校应树立大学科意识,走出去、引进来,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不断概括出新概念、新范畴、新术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在学科建设中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追求真理、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中国的语言学理论怎样才能走向世界,怎样才能构建中国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是我们当代学人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理论勇气。当今中国的语言学研究,正确处理古与今、中与西的关系,引进与结合、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意义尤为重大。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语汇、知识概念和话语规则,就必须大胆地破与立。

  实践证明,母语是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外语学者的母语自觉正在形成和加强,这是作为中国人的优势所在,外语学者研究母语是应有之义。这对我们构建中国自己的语言学理论体系、外语教学法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特别重要。我们相信这必将对构建中国语言学理论体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为中国语言学研究带来更加欣欣向荣的局面。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