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亮:生态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2018年09月14日 09: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14日第1537期 作者:张先亮

  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自己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与语言学结合的交叉学科,属应用语言学范畴,自然也有其研究的对象、任务与方法。但生态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交叉学科比较,似乎还有独特的性质:它既是独立的学科,同时又是一种理论和方法。

  用生态理念审视语言问题

  生态语言学要求研究者用生态的理念去审视现实中的语言问题,用生态的方法解决语言使用中的问题。众所周知,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离不开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语言使用中存在着非生态现象,且比较普遍,有的还比较严重,这些非生态的语言现象不仅影响交际,还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甚至影响到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是研究语言与人、语言与环境的重要理论和方法。首先是对语言使用者的生态要求。为了语言文明、语言诚信与社会和谐,我们要有高度的生态自觉。不说假话、大话、空话,不用媚俗、庸俗、低俗的语言,自觉抵制“语言污染”。要充分认识到“语言污染”不仅会侵害我们“真、善、美”的母语及母语所承载的文化,更会腐蚀国民的精神、伦理和道德,导致道德堕落。其次是对实际使用语言的生态要求。语言的发展与人群、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无论是单一化还是多元化,都不能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要用生态的理念去衡量。凡是与人、社会、环境发展相适应的,就是生态的,否则就是非生态的。因此,在语言保护过程中,在不违反国家语言政策前提下,应遵循个体及族群自愿选择使用何种语言的原则。具体来说,我们不能为了推行通用语而禁止个体或族群说各自母语的权利;同样,我们也不能为了保护语言的多样性而反对个体或族群放弃母语的权利。唯有尊重他们的选择,才是符合生态的。

  生态语言学是一门实证科学

  生态语言学必须建立在充足的语料基础上,因此,田野调查就成为不可或缺的方法。

  过去,不少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取得了不少第一手材料。但总的来说,这些调查和个案研究都缺乏全面性、穷尽性。至今我们还没有看到有文章对某一城镇的语言景观的全面系统的调查,更缺乏有深度的分析,应该说这些个案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但仅此是不够的。

  近年来,大数据的发展为语言生态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大数据的优势,对城市语言景观作全面系统的描写分析研究,以展现城市语言景观的全貌,更好弘扬生态的语言景观,修正非生态的语言景观,为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都市提供语言支持。

  生态语言学不同于生物生态学

  比较是语言学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方法揭示生态语言学的属性特点。生态语言学来源于生态学与语言学的结合,很多概念定义都与生物生态学直接联系,那么生物生态学与语言生态学究竟有哪些联系,尤其存在哪些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然而,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至今仍有不少用生物生态学的理论解释语言学中的生态。这种类比不只限于术语上的借鉴,还表现在将自然或生物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生态语言学中,从而产生了类似于自然生态学方面的一些理论观点,如生物生态学主张生物多样性,生态语言学则主张语言多样性。这种隐喻形式的语言生态研究已经成为生态语言学的主流研究范式,无形中给人造成它们是一样的印象。

  其实,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存在本质的差异:自然生态强调自然性关联,语言生态则强调社会性关联;自然生态主张生物多样性,而语言并非越多越好;语言生态的重要特征是构筑和谐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凡是具备和谐的社会关系的语言都是生态的,否则就是非生态的。这是语言生态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是衡量生态与非生态的唯一标准,而不是语言数量的多少。

  语言生态研究为语言政策和规划提供保障

  语言生态建设离不开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保驾护航,在语言使用中,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我们虽然有宏观的语言政策和规划,但针对性还不够,还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比如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中出现了不少语言生态的问题。在城市中要想出台符合各类城镇语言生态的规划,就必须建立在对不同城镇语言使用特点清晰了解的基础上。而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需要下大力气对各类城镇的语言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比较研究,才能清晰展现出各类城镇语言生态的实际状况,为不同城镇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制定提供保障。

  生态语言学具有跨学科的性质,自然会采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但最主要的方法应该是生态法、调查法和比较法,这些是构建生态语言学、揭示其本质属性必不可少的方法。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政策与语言生态研究院)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