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生:出土文献蕴含丰富修身理政观念
2018年07月06日 07: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7月6日第1487期 作者:代生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以下简称“清华简”)中有许多讲求治国安邦的篇章,包含个人修养、治理国政的真知灼见,不仅能够弥补传世文献的不足,还可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真研究这批竹简所蕴含的修身思想和治国理政观念,将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敬德修身

  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观念,古人很早就注重道德修养、强调以德治国,但对于德的观念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学界尚有争议。有学者根据古文字“德”出现的时间和所代表的意义来讨论,认为德之源头在西周或晚商,最早并非指个人道德。这从文字角度上看似有所依凭,却忽略了思想观念的特殊性。

  2002年入藏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的遂公盨,记载了有关大禹的传说,可与《尚书》等文献相对照,是大禹治水传说的最早“物证”,学术价值重大。值得一提的是,该盨共有铭文98字,竟然六次谈到“德”,有“降民监德”“民好明德”,又有“懿德”“好德”等,铭文认为德的观念贯穿在“孝”“祀”“婚媾”等方面,自然涵盖个人品质的内容,也就是说在遂公盨的制作时代,时人已广泛认可大禹的“德”。更为重要的是,铜盨命名的“遂公”(李学勤《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是虞舜的后代,《左传》昭公八年说:“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置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胡周赐之姓,使祀虞帝。”“遂”之立国就是世代继守舜之明德,可见“德”之渊源甚早,德的思想观念可以推到虞舜时代,《史记》“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之言不虚。

  清华简《尹诰》被认作是失传已久的《咸有一德》,是《尚书·商书》的篇章。《咸有一德》篇名出自首句“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叙述商汤与伊尹有了“一德”才能获得天命,克桀灭夏,这里的“德”显然已有道德的内涵。西周时代,统治者将德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强调“敬德保民”,文献中的“德”可谓俯拾皆是。春秋时期,政权下移,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为适应时代要求,孔子打破学术和教育垄断,总结由尧舜至文武的德,阐发而为具有“自修意识”的个人道德,提出修德、为政以德等思想,甚至哀叹“德之不修……是吾忧也”(《论语·述而》)。经过孔子及后世儒家的改造,“德”虽未完全摆脱“天命”的纠葛,仍有为统治者服务之意,却变得可知、可修、可传,更具有广泛性和认同价值。千百年来,由儒家倡导的德成为中国古代基本的修身治国之道,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新时代,“德治”的思想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持中尚治

  清华简《保训》篇讲述了周文王临终前留给武王的遗言,有意思的是,这一遗言并非克商策略,而是一个故事,说舜虽出身卑微,因求“中”而获得最高权力,上甲微持“中”,可以为父报仇,由此文王教导武王秉承“中”的思想理念。

  姜亮夫对“中”字原始意义及引申义进行了详细分析,他认为古人以旌旗测日时,“中”代表正午时分旌旗及其垂影在一线形象,此时太阳中照,其影不偏不倚,又引申为平正(《释中》),此说甚确。文王强调的“中”并非向壁虚造,而是有着古老的传承,由尧舜而至先商时代的河伯、上甲微,再到周之文王、武王,历虞夏商周而一脉相承。屈原在遭遇谗言之后发出“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离骚》)的呼声,重华即舜,屈原向舜陈词以求“前圣”之中正,说明“中”的观念确实源自虞舜。因此,从“中”以及遂公盨所论德等材料看,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绝非偶然。上古社会“中”是统治者追求的一种思想境界,是治国安邦的重要理念。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们对这种观念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最为显著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将其改造为“中道”“中庸”,这成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巨大的一种主流观念,甚至被看作是“中国古人的核心价值观”。今天,由“中”发展而来的“平等”“公正”理念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倡俭戒奢

  先秦时代,不仅墨家提倡节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也崇尚俭,俭成为先秦诸子共同的主张。统治阶级为了取得长治久安,更是注意节俭等形式的自身修养。已发布的清华简中有多篇论及俭与修身。周人克商后总结成败得失,认为商纣王之覆灭重要的原因就是奢靡,“好酒淫乐,嬖於妇人”,清华简《耆夜》载周人伐耆凯旋的饮至仪式上,周公就作《蟋蟀》一诗强调“康乐而毋荒”,诫勉诸大臣。《子产》篇系统总结了子产的修身理政思想,节俭就是重要体现,简文说子产不扩建住宅、墓地,不使用修饰精美的车马,不穿华丽裘衣,原因是住奢华宅院易使人心思侈大,穿华丽衣服易让人迷失,故而“君子知惧乃忧”。不仅如此,该篇还强调子产“无好恶”,不贪图个人私欲,坚持自己的“君子”之风,等等。《赵简子》篇专门论及俭、奢与国家兴衰的关系,晋卿赵简子向大夫成鱄问政,成鱄以晋国国君俭奢对比与称霸失霸的关系来回答,指出晋献公、襄公注重节俭,甚至减并祭祀,所以能使国势日隆甚至称霸诸侯;晋平公“宫中三十里,驰马四百驷,美其衣裳,饱其饮食,宫中三台,是乃侈矣,然则失霸诸侯”。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纵观千百年来王朝更替、家族兴衰,修身养德者自能长久,奢靡贪逸者早早败亡,此类教训,不可不鉴。

  “德”是品质、品格,由个人道德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练概括;“中”是不偏不倚,引申为公平、中正,是我们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的目标;“俭”是修身、自我约束,可以养德养廉,关乎国家长治久安,这些修身理政观念千百年来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出土文献有助于我们探索这些观念的源头与发展脉络,为研究传统文化提供新的参考资料。中华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出土文献所蕴含的丰富思想,亟待我们去整理、研究和阐发。

  (本文系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出土文献所见虞舜事迹的整理与研究”(J16YD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