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峰:谦逊思想贡献给世界的智慧
2018年07月06日 07: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7月6日第1487期 作者:曹峰

  道家思想以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整体思索和独特领悟,在思想上呈现出重要价值。现代工业社会的迅猛发展,使得新兴技术大量涌现、产品过剩、信息爆炸、人际交往的速度日益加快。在人类享受到越来越多文明成果的同时,地球资源的消耗以及生存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人类开始反思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何健康而合理地生活下去,道家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例如万物齐同的平等观、谦逊观;虚静无为、道法自然的管理模式、教育理念;致虚守静、返璞归真的养生观、生死观;朴素简约、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刚柔兼济、动静交织的辩证思维,不仅对于当代,而且对于未来,不仅对于中国,而且对于世界,都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在这些理念中,对人类未来影响最为显著、最为长远者应该是谦逊的观念。虽然中国古代讨论谦逊的文字极为丰富,然而,从理论上全面论述谦虚、谦卑、谦下的重要性、必要性,就理论的深度、广度、高度而言,道家阐释得比较深刻。道家关于谦逊的认识是基于整体性、平等性、关联性的视野展开的,不是零碎的、偶然的思考。

  谦逊体现道的境界

  所谓整体性,指的是道家论述谦逊时,虽然也视其为美德,但并不局限于人际关系的范围,仅仅将其视为一种伦理意义上的品性,而是放在道论中,在整体的、全局的世界观视野下,将“谦”看作是“道”之作用的体现、与“道”相配合的最佳存在方式。《老子》全篇虽然不著一个“谦”字,但后世的诠释却往往从“谦”字入手,例如河上公本《老子》就多用“谦”来命名各章。

  老子在五千言中,通过由“无为”和“玄德”体现出“守雌”“处下”“自卑”“虚无”“不争”等行为方式,反复强调了在道和物的关系、圣人和百姓的关系中,主宰一方克制、让步的重要性,这种克制、让步的精神完全可以用谦逊来形容。《庄子·天下》在描述关尹、老聃时作了这样的描述:“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濡弱谦下”是其表征,而“空虚不毁万物”则为其理想和目标。

  老子特别强调“虚无”,“虚”和“无”归根结底也和谦逊之道相联。老子用山谷、大海、风箱、乐管乃至生殖器官来形容“道”的作用,因为这些存在都具有空虚、不盈的特征,首先,“有”之所以以“无”为前提,是因为“无”空虚、不盈,具备无限的、神妙的、创造性的功能,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代表了未来和希望,而“有”代表的则是有限、既成、堵塞、窒息,所以老子希望人类永远处在“虚无”的境界。其次,从认识的角度看,“虚无”是一种包容、接受的心态,竭力不要让对象失去本然,从而更好地让对象呈现自身。

  谦逊蕴含万物齐等

  所谓平等性,指的是道家认为虽然万物千姿百态、千差万别,但在作为终极根源、终极依据的道面前,万物都来自于“道”,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而也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孰高孰低、孰贵孰贱。人虽然是万物之精灵,但归根结底属于万物之列,因此也就不可能不受到“物”所持有之性质的局限。在认识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从事各种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时,不可能不受特定时空、特定位置的限制,秉持特定的立场、形成特定的好恶。因此,必然造成自以为是、相互排斥的狭隘视野。

  对于人的这种局限,庄子的认识最为清醒,他在《庄子·养生主》中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同时在《庄子·秋水》中,他以夸张的口气描述了人的渺小与局限如“小石小木之在大山”“礨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豪末之在于马体”。庄子警告人类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强加到万物之上,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正处”(正确的居住方式)、“正味”(正确的摄食方式)、“正色”(正确的审美方式)。在他者面前、在万物面前,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局限与渺小,以平等的姿态,对他者、对万物表示出足够的理解与尊重,这种姿态不正是谦逊的精神吗?

  道家认为,世事如幻如梦,这既是事物自身变化的多样性所致,也是人类主观精神活动的丰富性所致。对于世事的无常,与其费力地加以捉摸、加以把握,不如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物化”洪流之中。庄子在冷酷无情地揭示了人的渺小和局限之后,人类不免悲观,要想跳出悲观,“物化”不失为一条豁达的途径,所谓“物化”正是主动放弃寻求人与万物之间的差别,从而以最为平等、最为谦逊的姿态打破物我的差别,寻求与万物之间的齐同,彻底打破“以己为中心”。

  谦逊内含辩证思维

  所谓关联性,指的是道家认为事物运动和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单独的运动,必然表现为与其他事物尤其是与相反事物之间的往来与互动。与《周易》同时注重刚柔阴阳甚至更重阳刚不同,道家更注重阴柔的一面,因而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反向思维,老子就是反向思维的大师。在“有无”“正反”的两极互动中,老子重视“无”,更重视“反”。老子则积极利用物极必反的原理,将反向的视野和思路发挥到极致。老子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要想得到,首先必须付出。圣人没有保留,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世上没有永恒的完美,百分之百的完美,其实并不完美,因为它只是一个即将消失的顶点,预示着衰退的开始,相反,接近完美却不达致完美,才是真正的动态的、可以把握的完美。这一类论述都是在事物关系中,讨论人最佳的存身之道、最合理的处世方式,这种方式无不指向普通人所追求、所向往的反面。这里没有用一个“谦”字,可哪一个不是指向谦逊呢?

  《黄帝四经·十六经·顺道》说“大庭氏之有天下也……安徐正静,柔节先定。宛燮恭俭,卑约生柔。常后而不失体”“立于不敢,行于不能。战示不敢,明执不能。守弱节而坚之,胥雄节之穷而因之”。这说的是上古最佳的帝王以谦卑不争立国,在刚柔、进退、强弱、攻守、动静、盈缩中,柔、退、弱、守、静、缩的一方更为有利,因为代表的是生长、创造、平和、稳定、谦虚、谨慎的一方,而刚、进、强、攻、动、盈的一方则代表着危险、骄傲、自满、贪婪、冒进的一方,依据事物必然走向其反面的规律,处于“雄节”的一方必然提前灭亡,但是事实上“凡人好用雄节”。所以,对于一个高明的统治者而言,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断调节自己的立场,使自己处于“雌节”(或称“弱节”“柔节”)这一永远不败之地。《黄帝四经》明确地将此行为方式称为“顺道”,认为谦下不争,持守柔节,正是天之道的表现。

  总之,“谦”是道家在生活中对“道”的具体理解和运用。道家最为重视的生长、创造、活力、稳定、平和可以说都是“谦”的产物。道家谦逊之道,一言以蔽之,就是“舍己以物为法”,就主体而言,要克制、忍让、宽容、虚心,对客体而言,要欣赏、尊重、不干预、不强制。通过主体的虚无、空灵、不盈、超越,带来客体的开放、多元、自由、通畅。通过主体对于谦逊之道的积极运用,从而使自己永远处于最佳的状态,保持最强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这是道家可以贡献给全人类的、历久而弥新的智慧。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