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伦理诉求及其建构
2018年06月22日 08: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22日第1477期 作者:李卫东

  国际传播领域“妖魔化中国”的现象,一方面源于西方敌对势力臆造“中国威胁论”;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对外传播策略失当、传播技术落后、传播时效滞后等造成误读、误判、误解和误会有关,由此导致并加剧了信息、新闻和舆论传播中的不对等、不均衡和不公正。对外传播不力、国家形象受损,不仅仅因为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有传播理念、新闻语言、接受习惯和叙事伦理文化不兼容甚至冲突等方面原因,建议从传播文化视域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伦理路径。

  讲好中国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任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党的对外宣传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阐述。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希望海外版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国对外宣传和国际传播工作“讲好中国故事”,旨在明确要求传媒界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努力做到增信释疑、凝心聚力,联结中外、沟通世界,“增进民心相通”及“文明交流互鉴”,努力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这是时代和人民赋予对外宣传工作的神圣使命和职责。

  叙事伦理选择与建构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媒体迅速崛起,媒介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开放兼容、公开平等的传播秩序日渐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话语垄断格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对外传播工作,需要叙事伦理的选择和转向。

  一是元真实性。所谓元真实,就是最初的、原始的、未经过加工的本真。新闻真实不同于现实主义小说的“生活真实”,不能以符合生活逻辑、通过合理想象、适当运用夸张等修辞手法,像鲁迅先生那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这摹写出一个现实生活中并不本真存在、但又能够从许多人身上找到影子的人物。新闻真实必须深入第一现场,获取直接材料,捕捉稍纵即逝的事件画面,用富有现场感的全要素、全媒体展现,为公众提供一个尽可能完整的“文化文本”,告诉受众一个真实的新闻故事。

  二是以人为本。讲好中国故事,要把中国人的生命叙事、生活体验、心路历程和人性张力等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文本”呈现在受众面前,供他们审视、接受和评价。讲好中国故事,要尊重新闻人物真实生态、实际状态、变化动态和真情流露的心态,忠实于新闻人物的故事发生、发展的元真实性,不擅自“插入”讲述人自编的“小程序”,也不篡改故事背后的“源代码”(新闻人物的心理活动轨迹)。像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说的,“当他们尝试叙述和修辞技巧时,就设想自己完全在从事非虚构写作,而不去分析事实和虚构之间的哲学分界线”。传媒人新闻叙事的主观能动性的着力点就是在故事讲法上,尊重不同受众的新闻消费体验、认知心理、接受习惯和文化感受,尽可能用新闻人物的“现场同期声”讲好中国故事,创造性地运用事件中的新闻要素,以新时代中国人的鲜活故事精准、适切、生动、有效地建构并传播中国国家形象,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用高品质的报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这种注意力一直保持下去!”

  三是伦理真诚。所谓伦理真诚,是一种高尚的真心和诚意,包含向善的人文关怀、愉悦的审美体验,并产生合目的、合规律的价值追求。叙事伦理所倡导的真实,就是要把改革开放的中国现状展示在世人面前,既有我们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也有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真诚的态度讲真实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要选择适度的视角说事儿,规避污名化叙事、反伦理角色代言叙事。如果传播者缺乏伦理文化关怀,叙事所带来道德混乱和破坏性在所难免,这显然有悖于负责任的传媒人的新闻观、新闻精神、职业道德和社会担当。担负特殊使命的传媒人,在叙事时必须遵守的最高伦理原则,即叙事的“职业道德”就是“纪实传真”, 如美国著名新闻记者迈克·华莱士(Mike Wallace)所言,让“进入叙事活动中的读者”,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传播意图。

  四是善待受众。以发自内心的善意,尊重并满足受众知情权和信息诉求,适应国际传播中不同受众的阅读期待和接受习惯,坚守新闻事实的客观性与记者的主观性和同情心,“以一个细节目击者的姿态”“近距离观察生活”“准确而富有同情地描述生活的沧桑变迁”,产出并传播“详尽的报道”“报道性新闻”和“共鸣新闻”。善待受众,这是国际传播中向善的传播动机和新闻良知,也是从美国新新闻主义(New Journalism)传播实践中得到的启示。

  五是审美体验。新闻传播与被接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审美体验。一条新闻被受众心悦诚服地接受,并非仅靠故事内容真实、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和心理期待,还包括传媒人在采写、制作、传播新闻以及受众在消费新闻产品过程中产生的愉悦的审美体验。媒介机构应将内容产品在生产和传播过程中作为审美对象,打造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审美价值。因此,讲好中国故事,要讲究传播策略,注重传播艺术,让故事的演绎、传播和接受成为一个完整的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接受美的审美体验过程。

  六是中国特色。中国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人民正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创造为人类文明作出中国贡献;中国正在发生有魅力的精彩故事,应关怀、聚焦中华文明、优秀传统和文化个性,展现新时代中国人的智慧、创新、情怀和魅力;中国语言丰富的音形义审美价值独一无二……彰显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告诉世界一个真切、向善、美好的中国,中国新闻人理应充满自信。

  为国际传播贡献中国智慧

  “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要求,是用中国智慧思考“到底是哪些元素让你写的东西从本质上变得有趣和吸引人”的实践智慧和传播创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明代画家王冕的诗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寓意,也不是生编硬造、意在笔先地搞预制件、新闻造假,而是在新闻价值观、传播理念、采写技艺和传播效果方面研究中国故事讲法,探索新时代国际传播的中国道路,提供中国方案、中国贡献。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闻人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只有坚守中国故事发生的第一现场,不断深入新闻人物的真实生活,不断更新传播理念、改进传播方式,才能建构出与国际接轨的叙事伦理文化,交出不负时代、胜任国家形象塑造及传播使命的国际传播答卷。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