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东:重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向度
2018年06月08日 08: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8日第1468期 作者:祝东

  【核心提示】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并不仅仅是文化工作者的任务,也并非外在于其他“四通”而独立存在。相反,只要有合作,就一定有文化的因素存在。民心相通在切实展开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在国际合作的点点滴滴中都显露出来。

  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所取得的项目成果中,排在前三的行业分别是制造业、建筑业和金融业。据《“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显示,中国的“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最高的产品(26.3%),其次为“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16.3%)。从表面上看,这些行业和产品似乎并不承担文化传播的责任,而实际上这些走在“一带一路”建设前列的行业和产品却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最为切实的使者,扮演着与其他文化碰撞、交流直至融合的角色。

  文化涵盖“一带一路”建设的所有领域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什么?谈及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文化博览会、科技、教育人文交流等方面。当然,这些方面的确属于比较纯粹的文化领域,作为与经贸合作并列的类型,经常被拿出来单独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在这方面也卓有成效,但是这种文化传播概念却属于狭义上的文化传播。并且,这种文化传播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对文化的理解也相当狭隘。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是每个人都必须有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文化,只要“一带一路”进入建设阶段,就一定伴随着文化传播和文化融合的问题。好的建设需要有好的文化融合予以支持,文化融合得好也会给予项目建设以极大的推动力,从而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

  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巨石埃及”项目为例,这个项目得到了埃及政府和人民的广泛认同。虽然项目属于工业制造类,和文化传播看起来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参与项目建设的一千多名埃及员工和几十个中国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的点点滴滴则处处显示出各自所代表的文化,以及二者之间的融合。工厂区的中埃餐厅都是清真食品,员工可以随意选择就餐,埃及工作人员自学中文显示出其对了解中国文化的渴望。公司组织的大量共同活动,比如一起过彼此的节日,展示出项目建设者在促进文化融合上的用心良苦,当然获得的收效也很显著,有了对彼此文化习俗的深入了解,让双方感情更为融洽,也进一步促进了民心相通。这个事例表明,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能够促进民心相通,民心相通反过来也能推动另外“四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发展。也即是说,文化交流并不仅仅是民心相通的建设工作,它应该是全面融合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五通”工作之中。

  文化融合为民心相通提供基础

  在“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贸易合作成效显著。然而,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比如在与中亚地区的合作中,就存在通关效率低、运输效率低、金融支撑能力弱等较为严重的贸易壁垒。因此,文化沟通和民心相通似乎可以从另一方面慢慢来解决这个问题,语言和文化传播就成了独立于贸易合作的领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建设和人文交流开展,成为促进民心相通的抓手。的确,从教育的角度入手,是落实人心相通的重要方式。但这种落实对于众多的“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民众而言,也仅仅涉及少部分人。实际上,“一带一路”致力于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建设,应该在项目合作中具体化。而这种具体化,应该沿着已有的贸易合作来充分展开。现有的文化传播一般是文化机构和民间团体在做的事情,但二者应该是一个二而一、一而二的事情。项目实施、贸易合作、文化交流应该加强融合沟通,通力而行。文化传播的目标在于民心相通,民心相通就是要实现文化融合。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与民心相通之间是一种互相制约、彼此成就的链条。民心相通会促进其他“四通”,其他“四通”也为民心进一步相连提供条件。

  传播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建设良好的中国形象,是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而来的文化传播命题。然而,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来看,我们在讨论这个命题的时候,关于“融合方法”的考虑还太少,在这方面要得到加强。“共同体”的形成,需要经由传播达成,传播即一种交流,交流就需要双方的互动,需要双方在彼此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基于双方想沟通的欲望而达成一种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修正或充实双方彼此的印象,扩大双方的共识。众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众多项目开始展开,为“一带一路”合作国互相了解提供了动力,而这种动力是否能够转化为构建共同体的力量,则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努力通过文化融合来实现民心相通。

  “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要多层次融合

  文化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系统,不同的要素用以满足人类的不同需要。满足基本需要的文化,如饮食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是可以达到互相融合的,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之分,需要的是彼此的尊重和理解。满足社会需要的文化,如宗教文化,虽然在不同的地区、民族和人群中有巨大的差异,但仍然存在共同之处,如都有终极关怀,都教导人向善。中华文化是包容的文化,能够容纳众多差异。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其所宣扬的文化也不是一家独大和一家独尊,而是彼此尊重和互相包容。开放和包容关联在一起,构成了“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核心。开放意味着彼此敞开心扉,包容意味着互相尊重和理解。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传播的达成是双方都扩大自己的信息量,加强理解的双向互动融合过程。“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展开的合作,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融合提供了切实的交流语境,因为作为利益关涉方的身份,合作也提供了双方进一步加深理解的动力,只要有合作的地方,必然就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协商与沟通,只要有协商和沟通就一定存在着文化的传播。

  文化表现在人身上,有表层结构、中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分。表层结构表现为人的一般行为习惯和日常行为模式,中层结构体现为人对真善美的认识的价值标准,深层结构则表现为人的生命观和信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中华文化需要“走出去”,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形成更具包容性的文化。国际合作最终会表现为人与人的合作,人与人的合作必然涉及文化的层面,哪怕是浅层次接触中,合作双方在行为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而如何对待这些差异,如何让合作双方在差异中和谐相处,和而不同,正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融合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因此,在国际合作中,对照自己的文化,主动增加对合作对象各种层次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由浅入深,先由行为习惯和日常行为模式的尊重、理解和互相调适开始,进而深入理解彼此的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加深融合,形成更为有力的竞争共同体,进而共同享有利益、承担责任,成为一条必须之路,也是沟通民心之路。

  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并不仅仅是文化工作者的任务,也并非外在于其他“四通”而独立存在。相反,只要有合作,就一定有文化的因素存在。民心相通在切实展开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在国际合作的点点滴滴中都显露出来。故而,我们应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考虑到合作对象的文化差异性,并主动要求对方对自己文化的尊重,做到尊重而不排斥,由浅入深,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宽容,从细节做起,互相调适,彼此成全,包容一体,从建设项目合作共同体开始,从而构建国家间的命运共同体。

  (本文系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6LZUJBWZX010)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