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红雨:一带一路视觉文化传播
2018年06月08日 08: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8日第1468期 作者:秦红雨

  在今天媒介融合的强大背景下,我们进入到一个由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媒体集团与自媒体、现实空间与虚拟世界互渗、互补、共享的“视像屏幕的时代”(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语),由图像构成的视觉文化景观铺天盖地地包围着我们。正如有学者所说:“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转换。”正因如此,我们在“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需要用视觉文化的思维与方式来正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思考我们的“一带一路”的视觉传播,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实施。

  文化传播要向现实层面开掘

  今天,《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也迸发巨大辐射力,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艺术节、影像节、旅游节、文博会等,都推动着“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的发展。但是,梳理目前我们的现实操作和文化传播现实,从视觉传播的角度,我们依然需要克服许多难题和障碍。

  第一,缺乏现实题材传播。不可否认,“一带一路”建设因为涉及亚欧非65个国家、44亿人口,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安全等诸多领域,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地域乃至历史文化等因素,需要照顾到受众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以及宗教信仰等差别,更需要历史文化的总结和风土人情介绍,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彼此了解和接受。我们也与印度、泰国、越南等国拍出了《大唐玄奘》《功夫瑜伽》《大闹天竺》(中印)、《索命暹罗之按摩师》(中泰)、《越来越囧》(中越)等电影,大手笔拍摄了《敦煌》《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等近30部纪录片,甚至把迪玛希、Jessie J打造成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但有关“一带一路”现实题材的视觉转换和传播,以及如何促进沿线国家观众的“共鸣”,在接受与认同方面还远远不够,“一带一路”的视觉传播要向更广阔的现实层面开掘,应该用更生动、更接地气、更具有传播效果的视像故事实现彼此的“认同”。

  第二,“共同体”的故事讲述缺乏深入。文化是软实力,我们应该发挥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优势,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机遇与难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我们有责任积极引导,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我们独有的文化力量。但同时,“一带一路”建设面临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各国、各地区、各族人民的交流、合作与互动,如何打破今天视觉传播“以我为主,突出自我”的心理定式,改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单维认知,讲好“共同体”的故事,当前我们的视觉传播仍然需要不断突破。尤其是面对世界格局的重构与冲突、地球的生态危机和暖冬效应、资源的枯竭与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文明的对峙与局部冲突不断等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往与交流模式、历史文化与人民智慧、合作共赢的范例,又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启示和思考,这恰恰是我们的“共同体”故事讲述中非常缺乏和急需加强的。

  第三,西方视觉霸权影响巨大,还需全方位破壁。在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所制作的电影、电视节目以及网站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屏幕)媒体系统占有明显的霸权地位”(彼得·卢德斯语)。在图像产业的世界格局和国际分工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图像经济的全球化,不仅形成了超强的视觉霸权,更对我们的“一带一路”建设制造了巨大的屏障。早在2001年,英国BBC制作的《中国人要来了》,就用不信任和怀疑的态度,向世界施加了他们的视觉影响力。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铺开和深化,美国CNN的《中国新世界秩序》、PBS的《中国:新丝绸之路》等,都对西方民众认知“一带一路”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将“一带一路”类比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抹黑为“特洛伊木马”,提出防止“中式全球化”等言论不断混淆着全球社会的视听。在世界对“一带一路”有很多杂音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借助更加有力度、更加全面的视觉传播,突破西方视觉霸权。因此,对于西方视觉媒体“霸屏”式的抹黑和曲解,中国的视觉传播在战略性、主动性、影响力等方面,还需要全方面的提升。

  构建视觉形象场域

  有学者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视觉文化时代 ,“图像化传播是后新闻传播业时代符号形式上的显著标志”。面对视觉传播的短板,我们更需要迎头赶上,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更加有力的保证。

  第一,“穿越”文化屏障,发挥图像软实力优势。当今时代,我们可以看到“今日的民族乃至每个个体都根据越来越传播广远的影像,即电视、广告、电影和因特网的形象所构成的价值和激情来表达日常生活、记忆和身份”。习近平主席在关于“一带一路”的论述中,反复强调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要“在深化人文交流、繁荣民族文化的事业中相互借鉴”,这就需要我们多考虑不同国家的文化因素,需要我们的视觉文化产业不断参与进去,开发出更加具有融合性的电影、电视、游戏、动漫等视觉文化产品,弥合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差异,达到彼此的心灵共振。而在媒介融合和西方视觉霸权围城的语境下,同样需要不断发挥视觉传播的优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键意象”符号的呈现与表达,唤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观众的集体视觉记忆和共同期许,准确地赋予视像典型的时代特征,并结合历史把握现实,“生产出符合社会要求并为市场所广泛认可的图像产品”(段钢语),形成一批批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视觉文化精品。

  第二,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的关键视像。有学者指出,“视觉文化需要思考哪些部分与多大比例的视觉世界是适宜其关注的理性主题”,对于“一带一路”的传播,我们同样要激发视觉传播的力量,处理好媒介融合下“关键视像”的生产和传播问题。陆上丝绸之路的驼队,海上丝绸之路无数的航船,这里的人与物,演绎了多少荡气回肠的故事和传奇,这样的文化资源应该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中“关键视像”打造的宝库。当然,这些“关键视像”要具有“一带一路”的关键特征和永恒价值,要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往交流上下功夫,进行持之以恒的关注和持续不断的更新,不断加入新的“关键视像”,从而一方面能够通过“一带一路”传播的连续性和影响力,持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要重点打造能充分满足跨文化传播的“关键视像”,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品,产生重要的国际影响和得到各国民众的认同,从而积极地推动文化的交流和创新。

  第三,通过视觉建构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习俗中发现共同的文化框架,建构不同文化深入交流和传播的平台,这是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内容角度上,学者们都有丰富的开掘。但是,我们除了各个层面的读解、阐释之外,更要从形式上将这种“命运共同体”视为一种融合性、包容性的“视觉形象场域”,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文化,一种图像和文字相结合的文化,一种各种媒介都统摄其中的文化。我们要在视觉传播的基础上,不断发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觉意义和精神价值,从“视觉认知价值”“视觉审美价值”“信息交流价值”“精神沟通价值”“社会认同价值”和“自我认同价值”(段钢语)上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诠释和建构,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能够看得见、感受到、高度认同的精神纽带,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努力、不断激发活力的精神栖息之地。

  (本文系重庆社科基金项目“重庆电子景观与城市文化建构研究”(2013YBCB059)阶段性成果,本文得到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