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加快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建设
2018年06月08日 08: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8日第1468期 作者:王楠

  “一带一路”倡议根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符号,是中国扩大改革开放和推进软实力外交的大手笔。在历史上,作为贯通亚欧大陆、联接沿海各国的交通要道,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架设了桥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很快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响应。这一倡议的实施,赋予古代丝绸之路新的历史使命,以东西方互鉴共赏、交融发展为切入点,为加快建设沿线的文化产业带来了新契机。

  建设一带一路沿线

  文化产业的历史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在“一带一路”的总体设计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情感与文化情怀。过去几年里,尽管“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文化建设方面还需推进,中国文化软实力仍然亟待增强。从历史底蕴看,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具有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

  第一,悠久深厚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被喻为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运河”。自汉唐开始,丝路上的驼队便不绝于途,向西传播中国的农耕、冶铁、造纸术和印刷术等先进科学技术,丰富了沿线地区的物质文化生活;与此同时,丝路西段的马术、乐器、歌舞和宗教也持续向东传播,融入中原人的文化习俗。海上丝绸之路同样见证了各国人民的友好文化往来:唐朝先进的政治体制和科举制度,都是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输入日本。明朝下西洋的郑和船队,更是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和南亚各地。丝绸之路在文化传播史上,既有“引进来”的成功经验,也有“走出去”的累累硕果。

  第二,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一带一路”沿线既是文化传播的通道,也是文化融合的舞台。丝绸之路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彼此碰撞、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文化整体。丝路沿线不仅容纳了中国传统宗教的虔诚信众,也分布着佛教、祆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摩尼教等外来宗教的文化景观。海上丝绸之路也呈现类似特点:中华文化不断传播扩展,为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形态,又与中华文化发生频繁的互动碰撞,增强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多元性。总之,“一带一路”沿线堪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尽管人们的国家、地区、民族和信仰有所差别,却共同谱写了璀璨多元的文化乐章。

  第三,高度强烈的文化认同。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以其包容开放,赢得了沿线各国家、各地区和各民族的强烈共鸣。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播撒开来的中国文化的种子,在沿线各地生根发芽,并在18世纪初掀起“中国风”:当时中国的民俗艺术、建筑风格和流行服饰,一度为欧洲上层人士所喜爱。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甚至直言不讳地写道:“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赐予西方一切。”古代中国凭借自身文化魅力赢得国际的认可与追随,这种强烈的亲和力与凝聚力,与当代流行的“文化软实力”概念异曲同工。

  建设一带一路沿线

  文化产业的关键发力点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文化建设,最终目标是适应国家定位和各区域、各民族自身的发展需求。为此,应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发挥文化主体的能动性,找准建设文化产业的关键发力点。

  第一,平衡发展,凸显特色,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地区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对文化的发掘利用仍不充分。还有些地区过于追逐短期经济效益,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了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的现象,造成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扭曲和流失。

  针对上述情况,应该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平衡。首先,要加强国家间、区域间和政府间的合作,形成惠及整个沿线地区的文化产业,同时合理进行前瞻性预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消费比重会由日常的衣食住行,逐渐向科学、文化、旅游、教育等精神层面倾斜,应该有重点地规划相关的文化服务业。其次,要打好“一带一路”特色牌,鼓励和引导沿线地区利用其文化聚宝盆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旅游业,创造一批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化品牌,不仅要想出文化发展的“新点子”,还要填满沿线人民的“钱袋子”。再次,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既要追求短期社会经济效益,又不能影响长期发展;要健全文化产业立法,正确引导“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进文化普及教育,树立起公民的文化保护意识。

  第二,建设高端智库,培育专门人才,加强文化的产学研结合。

  “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项目的落地生根,离不开智库机构和专门人才的支持。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相继成立以“一带一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对象的新型智库,培养了大批经济文化研究的专业人才。但是,“智库不智、专业不专”等现象依然存在。另外,“一带一路”沿线分布着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其语言类型和政治经济状况较为复杂,目前小语种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才稀缺,其他特殊领域的人才也储备不足,无法适应“一带一路”沿线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要建设“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产业,必须牢牢抓住智库和人才两大杠杆,密切联系文化的产学研三大环节。一方面,要紧密围绕“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建设做文章,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研究务实、专长突出的新型文化智库;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规划,甘挖人才“蓄水池”,在小语种和民族语言、民族宗教事务、少数民族教育等特殊领域,有针对性地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真正选拔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所需要的专业型人才。

  第三,树立正确的文化心态,推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丝绸之路穿越千年、绵延万里,沿线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人文类型有所不同,文化、宗教和艺术形态也千差万别。文化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目前仍存在某些文化心态上的偏差:一为文化自卑,即崇洋媚外,贬低中华文化;二为文化自负,即唯我独尊,片面宣扬本土文化,否定沿线其他国家的文化和外来文化。此外,沿线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少、聚居区小,其文化陷入了故步自封、缺乏创新,逐渐被社会遗忘的尴尬处境;还有些地区则一味求新求异,为创新而创新,曲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即使短期取得经济效益,从长远看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

  要打造“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产业链,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心态,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可妄自菲薄。既要满怀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又要尊重文化差异,保持文化多样性。此外,还要正确处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既要从沿线的多元文化中吸收营养、捕捉灵感,又要积极寻找新点子、策划新创意,在传承历史底蕴的同时兼顾时代特征,增强“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海疆智库)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