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峰宇:继续解放思想 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
2018年05月18日 08: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18日第1453期 作者:臧峰宇

  1978年,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从“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四个方面,使人们重温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在历史关键时刻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形成了思想解放的热潮,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这场讨论使人们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务实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凝聚思想共识,以鲜明的问题意识书写了改革开放的哲学宣言,促进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思想解放体现了改革开放的精神气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光芒。两者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生机活力,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变化,使人们从思想到生活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踏上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在充分认识当时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如今,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与此同时,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就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问题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和人们的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显著变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这一科学论断时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表明我们党运用社会主要矛盾分析法,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变化的实际。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哲学蕴涵。

  首先,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认识逐渐清晰和深刻。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理解越来越丰富和具体,开始向往和追寻美好生活。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迈向小康社会,在自我实现过程中形成现代人格,运用自己的理智,摆脱习惯思维和偏见的束缚。在追寻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人们探索人性的密码,领悟自我管理的成功指南,在加快进取节奏的同时,开始理解生存和生活的文化差别,把握自我实现的辩证法。人们对好日子和过得好的状态有了愈加清晰的认识,关于美好生活的构想逐渐对象化为现实生活本身,逐渐理解自己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履行什么样的义务,如何在稍纵即逝的机遇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如何更好地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的素质现代化,实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幸福,成为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学议题。正是通过思考改革的世界对人的意义关系,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愈益本质性的理解,对个性与公共性的关系有了内在认识。人们开始思考什么是我们不能失去的,什么是我们不能辜负的,什么是坏生活最小化的概率。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科学昌明的现实激活了人们愈加丰富的想象力,美好生活的内涵更有质感,它不仅体现为物质丰裕,而且令人精神愉快,这意味着人们的自我实现有了更丰富的可能性,对现实的把握淡定从容,对未来充满文化自信。

  其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反映了人们需要的内涵和层次不断扩展和提升。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需要更多样更有质感,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层次,而是向更高的精神文化领域拓展,逐渐彰显现代生活品质,这是物质生活改善的必然结果。由此表明我国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已不再落后,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物质生活的逐渐丰盈必将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深刻的触动,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文化繁荣和发展,呈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文化格局和文化气象。文化不再只是为经济唱戏而搭台的手段,而成为社会生活的目的本身。人们的文化需要日益丰富,也随着文化不断繁荣发展而逐渐得到满足。

  正是在物质生活不断变革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与时俱进,在日益开放的视域中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人们开始反思:什么是自我的真正需要?如何使个性与公共性互养相成?在此过程中对需要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需要的层次也逐渐提升。当有了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机会,人们也有了更多的梦想和更多的憧憬,破除制约理想实现的各种束缚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的素养和能力逐渐现代化,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现代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对健康、安全、居住、生态、发展空间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前“慢”的生活节奏逐渐加速度,人们在网络化信息化生活空间接收和发送更及时更丰富的信息,也在新社交网络沟通世界、表达自我。

  最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反映了人们对平衡充分的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有些地方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有些地方还相对落后,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还不平衡,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问题逐渐凸显。城乡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相对落后地区人们的心理落差,由此产生的人口流动强化了城乡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为此,必须精准提升相对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乡村振兴等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社会发展程度,提高社会发展总量,稳固社会发展态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实现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持续推进政治和文化进步,加强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呈现改革发展的丰富性和立体感。

  应当看到,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问题制约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创造,不同社会群体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方面还需要缩小差距,公平正义的分配格局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只有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问题,才能使人民群众有更强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逐渐现代化的时候,仅仅为财富奔波的生活将成为过去的记忆。对每个人而言,美好生活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体现为物质充裕、精神丰盈基础上的有个性的生活。正是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上层建筑将更加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人们在追求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将更好地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我们要实现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在继续解放思想的改革实践中创造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憧憬。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遵循历史前进的逻辑,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劲合力,它们是历史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的双重召唤,是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旨归。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15XNLG0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