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圣元:习近平文艺思想中的文化与文学经典观
2018年05月11日 07: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11日第1448期 作者:党圣元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经典都是本民族的精神图腾,它构成了本民族内部成员的深层精神结构。文学经典则是这个图腾和深层精神结构的重要扇面。习近平深受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浸润。他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以来,在许多重要会议、重要场合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经常如数家珍地提到、论列、评析中华文化、文学经典,更是喜好援引古今中外文化、文学经典中的名言、片段来阐述他的思想见解、表达他的治国理政方略和文化、文学情怀,对于经典的珍重崇敬之心和钟爱赏析之情溢于言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对于文化、文学经典的言谈、论析、评价,以及他在谈论经典过程中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怀和美学情感,构成了习近平的文化与文学经典观,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智慧、文化情感、美学精神,需要我们深入领会和阐释。

  文化、文学经典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和文艺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人格魅力中也闪耀着文化、文学经典所赋予的诗性智慧光辉。习近平对文化、文学经典有着极深的感情,也有着深刻的认知,这种深刻认知构成了习近平文艺思想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学经典观。概言之,习近平关于文化、文学经典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典是凝练治国理政智慧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他这样理解传统文化,也这样理解文学经典:“文艺与从政虽然‘隔行如隔山’,但是也有一些通行的规律。”文化、文学经典精神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智慧的思想与情感的来源和载体之一。他在文章、讲话与著作中多次引用中国传统文史哲经典中的名句、名言来表达自己的为政思考和为民情怀。如他引用《史记》中的“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来强调人民的重要性;引用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要心系群众,切身体察人民的温饱;引用于谦的诗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来论析领导干部勤政的重要性;引用《庄子》中的“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来申说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引用张九龄的“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来勉励海外华侨要心系祖国;等等。这些引用都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智慧中的文化、文学经典精神元素,可以说,文化、文学经典精神元素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智慧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它们内化在他治国理政智慧、文艺思想的各个方面。对于中外文化、文学经典,习近平总书记习染久、涵泳深,博观而约取,能在传承经典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创新性的转化和应用,确实起到了楷模的作用。

  人民情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智慧的灵魂,他的这种人民情怀与中外文学经典对他的影响密不可分。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到过最偏远的寿宁县,那里交通艰难,“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为了深入了解群众,他一路颠簸,到了寿宁甚至腰疼得都下不了车。他还到过下党乡,在崎岖山路上走了五六个小时。习近平这种心装人民的情怀与冯梦龙和“三言”对其的影响分不开。冯梦龙做过寿宁知县,上任时,一路翻山越岭,走了好几个月。习近平年轻时熟读“三言”,对他影响很大,他觉得共产党人更应该发扬冯梦龙那样的人民情怀,所以,自己身体之、力行之。为了抒发自己的人民情怀,他还改写了郑板桥咏竹石的诗来明志:“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因为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来认识文学经典,所以,习近平勉励领导干部要“了解一些文学知识,通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

  经典是彰显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

  文学的时代性,是习近平文艺思想反复强调的内容,在一系列报告和讲话中,习近平多次强调“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而且明确提出,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是其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有其时代的烙印,文学史上的经典,更是将民族传统与世界视野相结合的为人民书写、彰显时代精神的佳作。

  正是基于对文学经典的时代性的深刻认知,习近平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而不能在恢宏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最终被时代淘汰。习近平曾这样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最有深度的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是最有广度的俄国作家,两相比较,我更喜欢托尔斯泰。”这个论断中也包含着他对文学经典的时代特征的深刻认知。托尔斯泰的作品之所以有广度,受习近平青睐,重要的缘由在于它描绘出了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弹奏了19世纪前叶俄罗斯民族的时代强音。

  也正是基于对文学经典时代性的深刻认知,习近平关心互联网和新媒体形态下的文艺类型,希望它们也能产生经典之作。他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

  经典是传播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

  习近平从小就给自己定下了“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读书目标。在上山下乡物质匮乏忍饥挨饿的年代,读书成了习近平最好的精神食粮。在梁家河的七年中,他阅读了当时能找到的所有文学经典,甚至跑30里的山路去借《浮士德》。这样的经历使习近平对文学经典作为最好的精神食粮有着不同于常人的体会。所以,他反复重申,作家要创作出时代的精品,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

  文学经典是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也是习近平文艺思想对文学经典的一个重要判断。2014年,在北师大视察时,他说自己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因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此外,他还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等等。正是如此,他提出要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习近平还认为,文学经典不仅为本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强调文学经典作为沟通世界的桥梁传播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在历次出访中,他在演讲谈话中不仅经常引用中国文学经典中的名句,而且还时常谈及到访国家的经典作家和作品对自己的影响。如2014年3月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时他表示,“读蒙田、拉封丹、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乔治·桑、福楼拜、小仲马、莫泊桑、罗曼·罗兰等人的著作,让我增加了对人类生活中悲欢离合的感触。冉阿让、卡西莫多、羊脂球等艺术形象至今仍栩栩如生地存在于我的脑海之中。”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的采访时他对俄罗斯文学的熟悉程度让主持人也很惊讶。在德国,他和默克尔谈《浮士德》,他的通过文学经典外交的做法打破了文化隔阂,促进了文明互鉴,也拉近了与到访国家人民间的距离,显示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包容和积极借鉴的姿态,成功树立了中国的大国形象与风采,传播了中国精神,展现了中国气派。

  此外,习近平还认为,文学经典不仅要载道,而且还要给人生以指导。他说自己看《悲惨世界》,读到卞福汝主教感化冉阿让那一刻,受到了很大震撼,觉得伟大的作品,就是要有这样一种爆发性的震撼力量,并且认为,这就是“文以载道”。习近平在梁家河窑洞里读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时,对他心灵产生最大震动的是书中的主人公拉赫美托夫为了磨炼意志而睡在钉板床上,以致扎得浑身是血这一情节,他觉得锻炼毅力就得这么炼,所以自己也撤了褥子睡光板炕。一到下雨下雪天,就出去摸爬滚打,下雨的时候去淋雨,下雪的时候去搓雪,在井台边洗冷水澡。他的这些实际行动都体现出了他把文学经典提高到人生实践的指导高度的思想。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